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运输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船坞工程方向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07-01 09:49:20更新时间:2013-07-01 09:52:32 1

  交通运输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核心期刊公路交通科技》,从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到管理方面,《公路交通科技》都紧密结合工程实际推出相关报道,为我国在公路交通工程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是国家重点工程 项目,也提供了大量的可参考与借鉴的科技信息。为我国各省、市交通厅、公路局、高速公路指挥部以及各施工、监理单位和从事公路交通建设的规划、勘测设计、 科研、管理、养护和建设管理的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
  摘要:当前我国船舶行业发展迅速,船坞工程发展状况良好,因此对其现状和大型船坞工程的技术工艺、结构设计、施工工艺以及船坞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主要施工技术,如坞口施工技术进行了重点的分析,旨在通过本次研究对以后船坞工程的坞口施工设计有重大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船坞工程,坞口施工,关键,技术,问题探究

  一、我国船坞工程发展的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船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的修船业和造船业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世界第十七位跃居到目前世界的第三位,仅次于日本和韩国。就我国目前船舶工业的发展态势,预计在2015年,在实际修船和造船市场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到15%左右。船舶工业已经成为了我国主要的出口支柱性产业,目前我国的修船业和造船业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且获得了高额的利润,我国凭借优越的成本竞争力,使得世界各国船商纷纷同我国进行船坞方面的多方面合作。

  二、船坞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船坞制造业的发展,船坞规模越来越大,施工周期越来越短,应用的施工工艺也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是对船坞复杂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同时也加大了施工风险系数。我国大量的船坞基地选址一般在软土分布区修建,而一些在软土地基上采用的施工工艺较为传统,经过不断的完善改进和优化,已经在船坞工程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在我国舟山地区已经建成的船坞工程,桩基施工技术,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沉井施工技术、高压旋喷、深层搅拌桩等地基加固施工技术等以及坞口施工技术,都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三、船坞工程坞口施工技术分析

  1.我国某船务工程施工概述

  我国位于长江中下游河段的,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大型船坞,船坞设计尺寸为550mx116mx11.5m,其中坞口平面尺寸为139.5mx28m,底板标高—8.70m,底板厚度为2.9m到4.0m。坞口基础采用的是phc800-110ab型管桩,桩长20m,坞口结构包括坞口地板、坞墩、水泵房,为u形整体式钢筋砼结构型式。坞墩顶标高6m,下游侧宽8m;上游侧宽15.5m,坞门靠座均采用花岗岩,预埋在坞门靠墩上形成u形布置,以两期砼和坞口的砼为一体。水泵房尺度为37.4mx17mx17.2m,采用空箱式梁板结构,从上至下主要分为了电机层、水泵层、流道层和前池、沉砂池。

  2.船坞工程坞口施工地貌地质以及水温条件的分析

  该船坞工程建设的场地属于长江漫滩以及长江河道地貌单元,坞口前沿线和江堤紧贴,临时防汛土堤距离坞口前沿线大约有15m左右,堤顶标高约为5.5m;土堤的外侧是滩地,地面标高约为3.5m,在水域上夹江岸线较为平直,水下坡度陡峭。坞口场地的标高大约有2.3m,船坞坐在地区域地下水类型,上部是粘性土层中的钱水和下部粉细砂层中的弱承压水,潜水由于受到季节影响较大。在下部的粉细砂层底的标高在负7.06m到负19.03m之间,平均厚度为6.26m,中等压缩性,最下的含水层是弱承压水,和长江水相连通。

  3.船坞工程坞口关键技术问题

  (一)防汛

  该船坞工程所在地的年平均降水量较大,年最大降水量达到1400mm,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20mm,该河段是淮河汇入长江的主航道,在加上长江水位影响,该工程对防汛的要求较高。在对船坞工程施工时,要尽量的避开汛期,对于中部原防汛大堤应该拆除。

  (二)深基坑支护

  坞口基坑开挖的深度较大,最深处可以达到15m,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需要有效的解决边取土边基坑支护的问题。

  (三)砼浇注问题

  砼底板不仅厚,体积大,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底板的受力条件、从而减小温度应力,以防止出现裂缝;水泵房墙体砼防渗要求较高,水泵层和电机层预埋件较多、精度要求也较高。

  4.船坞工程坞口主要的施工方法

  (一)砼板桩的施工

  开挖沟槽:按板桩设计中心线放出控制桩,按轴线位置,挖置宽500m、深500m的沟槽,设置导向围囹:在板桩墙两侧平行于板桩墙设置导向围囹,导向围囹形式为双蕊单层,围团立柱桩采用400x400m工字型钢,导梁采用350x35m0工宇型钢,立柱间距3~5m,立柱入土深度需大于6m,导梁宽度略大于板桩厚度3~5m。沉桩:起始桩打入前设置导向架,确保起始桩定位准确,垂直度符和设计要求,打桩机平行于板墙轴线前进,边打边行。采用阶梯式逐块打入法,当板桩沉至离围囹导粱50cm时停止沉桩,拆除围囹后,再将板桩送至设计标高,送桩方向与打桩方向相逆,防止桩墙沿轴线方向倾斜。

  (二)船坞坞室底板减压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首先坞室自基坑标高以上20cm厚土体由人工挖除,以确保基底原状土不受扰动,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后,用人工平整好基坑面,同时根据坐标测放排水沟,管槽位置,平整后为防止基坑内原土被扰动,在基坑成型经复核后先铺设一层土工布,然后排设300硬聚氯乙烯透水管,最后用土工布封口。其次土工布的铺设:第一层土工布铺设在基坑开挖成型后,防止杂物进入滤层及透水管,土工布铺设时纵向、槽向接缝的搭接长度大于1000mm,土工布横向接缝,应避免与管道接头重合。土工布在检查井处用“百得胶”与井壁粘牢,遇中间坞门处要伸出1000—2000mm重合折叠,并且用线缝合,确保施工缝接层清晰,严禁层次混乱或堵塞透水管。最后碎石滤层的铺设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由于坞室底板桩位较密,原土不宜破坏,砂、碎石材料采用人工搭设滑槽下料,铺设木板路面,人工担运铺设至主设计标高,用平板式振动器振平,再用土工布收口用线封死,直至收紧为止,碎石、砂场外运输采用15t自卸汽车沿坡道运输进入施工现场使用。

  (三)混凝土浇筑

  坞底板砼浇筑,为了保证坞口底板砼的浇筑质量,方式裂缝以及温度裂缝的产生,混凝土浇筑采用水平分层、竖向分缝的施工方法。坞口底板横向主要分为了三块浇筑砼,中间设有量条闭合块,宽2m,其中第一、第三块浇筑砼两端包括对应坞墩地板基础,由于要安装花岗岩,底板垂直向分层浇筑时分2次浇筑砼,第一次浇筑至顶,第二次浇筑在花岗岩镶面完成后浇筑二期砼。闭合块将接缝做成凹凸状,待两侧坞墩浇筑到设计标高后,以微膨胀砼浇筑,在接缝处增加桥型橡胶作为止水措施。为了能够降低砼的温度,减少砼温度差,避免产生砼裂缝,要求砼水泥使用低热产品,并且控制砼入仓温度,预埋温度计,浇筑过程中检测砼温升情况,浇筑完成以后,应该及时做好保温保湿养护。

  (四)围堰筑堤

  船坞的设计,要高水位6.06m,设计洪水位6.49m,船坞中部原有的防汛大堤顶的标高大约为8.3m,坞口前沿线紧紧贴在江侧的一个土堤和防洪大堤相连接,稳定性较高。该船坞工程主要采用加高原土堤到8.3m,并且和原来的防洪大堤相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防汛体系。同时,在基坑围护钢板桩的顶结构圈梁的上部,设置第二道临时防汛墙,防汛墙定高程为6.5m,经过实践证明,这样的围堰筑堤不仅仅能够安全度汛,也大幅度的节省了工程的建筑投资和施工干扰,有效的缩短了工期。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船务工程坞口施工,主要针对工程的特点、具体情况、施工地点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制定了合理,可行的施工措施,并且在坞口施工的过程中采用各项关键技术,保证坞口施工的顺利开展,为整个船坞工程的顺利实施起到了保证作用,也为以后我国船坞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徐蕾,黄晓明.船坞工程施工关键技术问题发的探究[J].造船技术,2010年

  [2]王志强,胡克飞等.船坞工程中坞墩施工关键技术[J].水运工程,2011年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tongyunshulw/20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