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运输论文

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原则

发布时间:2013-01-25 09:30:48更新时间:2013-01-25 09:34:22 1

摘 要: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轨道设计特别是线网的设计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并从可持续的角度,对城市轨道交通中轨道设计的前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轨道设计;线网设计;可持续发展

前言:

1683年在伦敦诞生了第一条地铁,可谓是城市轨道交通的起源,从此以后的四百多年,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可谓是势不可挡,特别是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智能化的探索与应用无不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起步较晚,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只是在近二十年的时间。但是经过这是几年的探索实践以及学习借鉴,我国的轨道交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目前我国在建或正在筹建轨道交通的城市达30余座,未来的十年将会是我国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时期。未来的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我们应该注重轨道线网的设计与发展。

1. 城市轨道线网设计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面临的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不断的加剧,特别是交通问题。从国内外的大量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城市的交通要想有所缓解要紧紧依靠轨道交通,要全面的利用公共交通的主体地位,各个辅助交通方式全面发展,是整个城市处于一种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大型工程,涉及到比较复杂的技术和相关众多专业的配合,具有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在进行轨道交通设计的过程中,线网的规划是整个设计的重点,是轨道交通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它不仅仅关系到今后的地铁建设和运营能否顺利实施还关系到是否有利于节省投资等重要的问题。线网的规划设计中设计的问题比较的多,一下就线网规模确定、线网规划设计原则等方面对线网设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行讨论。

1.1线网规模的确定

线网的规划以及研究的前提是进行规模的确定,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合理规模的确定来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范围。线网规模的确定要根据城市今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的发展政策以及服务水平进行多方位的比较。坚持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重要的原则。线路的布局尽可能的满足城市的布局结构和出行总量的需求并适当的考虑预留发展的余地。

线网的规模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结合城市特点、出行需求、客流预测,对重点发展地区、商业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进行重点开发。对人口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分布进行科学的预测,以指导和帮助我们更合理地确定不同区域中线网的编织密度。

线网的规模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这不仅仅表现在经济的进步支持带动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从而影响着交通建设的投资力度,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程度与及机动化的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直接的影响到总出行率和私人机动车出行率之间的关系,因此经济对交通的发展意义重大。线网的规模要紧紧的依靠城市交通发展的政策、要建立的合理的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的目标上。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目标的制定对线网规模的确定起到重要指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线网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建设速度。

1.2制定线网规划的原则

在线网规模确定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轨道线网规划设计原则,为进一步轨道交通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各种交通模式进行分类,选择适合不同城市的不同功能等级和交通服务等级的交通模式。

1.2.1按照线路的服务功能等级不同分为市域线、市区线、局域线。按照运量的大小分为重型大运量的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系统;按照封闭形式分为混合交通、半封闭、全封闭线路;为满足不同等级的交通服务,车站分为大型枢纽站、一般换乘车站和一般车站;根据客流的要求选择不同的车辆类型,目前我国规范规定:有A、B、C三种车型。

1.2.2依据城市的出行特征来确定线网的结构形式。经过科学的客流预测,分区域测算出城市中的主要交通走廊,是从市区-市郊的放射形出行、还是穿越市中心的穿越形出行;是优先考虑线路走向,还是先锚固住车站的站位;多种设计思路组合运用可构造出不同的线网结构形式。但无论以哪种思路为出发点来设计的结构形式都需要用客流预测来验证其适用性,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后,再进行测试,直到其合理为止。

1.2.3对线网中线路和车站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并选取最优方案。

1.2.4对于大型公交枢纽,我们应当根据枢纽站周边的环境条件及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对此区域的土地规划、预留发展和客流预测进行深入的研究,合理确定枢纽站的规模。并且优化其易达性,方便乘客进入车站或与其他交通模式的换乘(地面公交、出租车、自行车、步行),从而使其更有效地吸引客流。

1.3线网的规划与统计

线网的规模确定以后,紧紧的依靠所提到的设计原则,对城市轨道的鲜网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从而形成一个城市的主要交通骨架。随后,对所涉及的线网进行详细设计统计以及分析。得出能够反映路网各方面性能的数据,这词儿数据是线网方案客观评价的有力依据。

2.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轨道设计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以来一直作为一个准绳来规划、约束我们的发展形式。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在经济、资源、社会、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协调的发展。这一概念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共识,对于轨道交通而言,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形成了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群。目前,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系统集成技术的不断创新,成为了轨道交通装备技术的主流。系统集成技术,支撑着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运营与管理,支持着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资源共享,同时也在提高效率、即时反映、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构建系统集成平台已成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是实现轨道交通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之现实要求。

以安全、高效、创新为指导方针,推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集成科学、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论坛,最大限度地促进信息、技术、资金、理念、经验的交流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诠释自动化创新技术、应用实例和中国轨道交通市场发展趋势;展开高层次的交流和推广;促进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自动化信息技术发展与合作;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产业自动化系统集成的发展,建设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加快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链的现代化进程。

3结束语

本文对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设计工作中,规划的主要制定过程和思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希望对于我国各大城市正在蓬勃发展的轨道交通事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值得强调的是,轨道交通建设中,首先要做好线网规划工作,这是进行其他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对于轨道交通的全局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进行详细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充分的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做好轨道交通的设计和发展。

参考文献:【1】毛保华,姜帆,刘迁,等.城市轨道交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陆化普,朱军,等.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叶霞飞,顾保南.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tongyunshulw/19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