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运输论文

论违章占压输油管道的综合治理

发布时间:2012-07-17 09:58:03更新时间:2012-07-17 09:58:31 1

摘要:本文阐述了违章占压输油管道的危害性,分析了造成违章占压输油管道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管道占压隐患的危害

长输管道输送的介质一般是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等易燃、有毒物质,易燃、易爆,一旦发生事故,无论是经济损失,还是社会影响,都是巨大的。

一是管道违章占压物造成管道不均匀沉降的危害。违章占压输油管道,会使输油管道局部受力不均匀,逐渐导致管道变形、拉裂,从而发生原油泄漏,污染环境,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是占压物内人员人为破坏造成的危害。个别单位和管道沿线群众缺乏法律知识和管道保护意识,对管道被占压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当人在管道占压物建筑内生活、工作、办公,将增加管道被人为破坏的危险。

三是着火、爆炸对管道上方占压物破坏。根据对中洛管道占压隐患的调查,占压物有托儿所、书店、民营企业等,占压物内常有人员、易燃物品等货品存在,特别是一些单位、个人严重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在占压物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很容易引发二次灾害。

四是由于违章建筑直接占压管道或距输油管道的安全间距不足,因而造成巡检人员无法观察到管道情况,无法使用专用的巡检仪器对输油管道进行检查、检测,当管道发生锈蚀、老化、泄漏等情况时,不易及时发现、处置。

五是在管道上方或5米内种植树木,其植物根系会不断深入地下逐渐穿透管道防腐层,可造成管道腐蚀泄露,并对管道维护造成严重影响。

(二)管道占压隐患的形成原因

产生违章占压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管理的原因,也有社会发展的原因,复杂性和反复性是其主要特点。有关数据显示,中洛管道运行二十多年,违章占压累计151处,严重影响了管道的安全。

一、 长期以来,由于重站轻线的思想影响,导致管道保护体系尚未建立,人员、车辆、器具等要素配备尚未到位,致使管道沿线新增违章占压层出不穷,最多时增至一百五十余处,其中有幼儿园、居民住宅、学校、民营小厂、商店、加油站等,如此之多的违章占压物,就如同一枚枚定时炸弹隐藏在管道周围。

二、 巡护人员未尽到责任。在巡线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按时巡线或巡线不到位,致使发现时,违章占压己基本形成。违章占压形成很快,但清理周期却很长,致使违章占压越积越多。

三、 宣传不到位。由于对《管道保护法》宣传不到位,,使管道沿线的政府、企业和群众不了解管道保护的重要性,在城市规划、民宅、厂房建设中忽视或无视输油管道安全,而导致大量占压产生。

四、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重点工程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这些都将与管道发生交叉,如近年来国家南水北调工程、高铁、高速公路等重点工程建设。

五、 为适应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扩张需要,地方政府对城乡规划进行新的调整,中洛管道沿线各市县在城乡建设规划中,都与中洛管道产生新的交叉和占压。

(三)管道占压隐患处理方法

2011年管道企业发生几起管道原油泄漏事件警示我们,管道违章占压显现出来的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重大安全隐患不断增多,清理己刻不容缓。管道企业必须克服重重阻力,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选择违章占压的清理。

一、 依法拆除己形成的违章占压

长期以来,受利益的驱动,不法分子在管道上猖獗盗油,使管道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管道沿线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威胁。这一严峻形势引起了国家和地方部门的高度重视,建立了全国整治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治安秩序联席会议制度。2010年6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为管道清障工作也提供了依据。

一是要充分依靠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形成 “政府督导、企地联动、强力配合、措施到位”的工作方式解决问题。2010年中洛线在清障工作中,多次促成了省、市管道保护联席会议,就管道安全保护、清理违章占压工作做出安排部署。成功拆除了新乡市洪门建材市场等违章占压建筑,将两个加油站将地下储油罐搬离至管道安全距离外。

二是 加强领导,明确分工。为确保清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新乡处在清障工作中成立了清障领导小组,制定了《新乡处管道违章占压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将151处的违章占压进行梳理、分类,按照“先易后难、从小到大、以点带面、轻重缓急”的清障工作原则,对确定的36处重点清理对象逐一签订了处领导、机关科室长、站长“三级”承包人,规定了具体的清理时间,形成分级管理,各负其责的清障格局,经过艰苦努力,顺利完成清障任务。

三是要依法清理。在清理违章占压过程中,新乡处坚持依法解决问题。滑县站管段的田中豪住宅占压管道案,从2007年至2010年,历时3年,几经周折,但新乡处始终坚持依法行事,最终田中豪主动拆除违章占压,维护了管道的合法权益。田中豪一案成为新乡处在清障工作中最有说服力的案件。依靠法律的武器,2010年共清除违章151处,拆除违章建筑面积累计达6100多平方米,清理树木8000余棵。

四是要加强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坚持做到“四个到位”,即责任明确到位、活动开展到位、经费保障到位、宣传引导到位。要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管道保护法》、违章占压的危害。向管道沿线附近的居民、企事业单位送达管道危害告知书,使沿线群众清楚违章占压管道的危害,自觉配合企业拆除管道违章占压。

二、加强管道管理杜绝新增违章占压

根据中洛管道近年来违章占压隐患的治理经验说明,防止新增占压与清理违章占压同等重要。

一是加强管道巡检。管道巡护主要是由各输油站管道人员、农民巡线工通过沿管道巡查的方式进行巡检。为巡线员配备先进的管道检测设备,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管道运行企业还应制定并不断完善巡检的考核办法和相关管理制度,按时填写巡检记录、报送巡检报告,并将不产生新的违章建筑物作为考核巡检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巡检工作中应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如GPS定位系统等,提高管道巡检工作质量。

二是加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配合,定期向政府反映和汇报企业整治占压隐患的成果与新发现的占压隐患,使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占压隐患的发生与处理情况。要将管道走向图送达管道沿线市、县政府、规划、交通等部门,使政府部门在市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避开输油管道或按《管道保护法》的要求进行管道保护。

三是加强宣传与舆论监督。努力营造有利于管道安全的社会环境。利用新闻媒体、电视、报纸等向群众宣传维护输油设施的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并对一些地区发生的典型管道占压行为和案件,进行新闻媒体曝光和追踪,起到警示作用。

四是在管道周边人口密集区、路口、河流水渠等管道通过的重点场所、地段设置管道警示标志,使沿线企业、群众了解管道走向,在工农业生产中维护好输油管道,从源头上防范和杜绝了新增违章占压事件发生。

五是设立免费服务热线,接受群众对违章占压管道行为的投诉与举报,并向社会公开,加大举报的奖励力度,做到奖励及时到位,提高管道沿线人民群众保护管道的积极性、主动性。

违章占压隐患严重威胁着输油大动脉的运行安全,关系到国家财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环境安全。近年来新乡处对占压隐患整治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零占压”工作目标,较好地控制了新生成隐患,管道的安全系数不断增强。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日益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日趋完善,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隐患处理方法,进一步落实占压隐患的管理措施,中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一定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tongyunshulw/16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