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詹琪
摘 要:现如今,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但运输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交通事故的最严重的问题。针对我国的道路及客运的现状,完善道路客运的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尝试从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加以探讨。
关键词:道路客运;安全管理;监管;必要性
社会交通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增长,城乡交通活动也随之增加,而道路建设和运输管理的发展逐渐不能满足交通运输发展的客观需要,道路运输安全问题凸显[1][2]。近年来,道路客运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尤其是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随之增加了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概率,而客运死亡人数已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主要位次,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一、客运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客运业发展迅速,客运量不断增大,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然而,客运过程中,交通事故也越发频繁,事故的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也一直居高不下,客运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有效地预防交通事故应作为道路客运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客运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实事,其安全状况直接涉及到千家万户,影响到国家及个人的财产,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也深受老百姓的关注,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安全的管理,确保道路的安全通畅[3][4]。
二、影响道路客运安全的因素
1、道路设施及安全管理投入不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参与道路交通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交通也越发拥挤,道路运输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况且,一些道路存在着技术问题,缺少安全设施,安全隐患突出,交通事故频繁发生。道路的发展速度滞后于人们对道路发展的需要[5]。
2、驾驶员的技术和素质达不到要求
在道路交通的三要素(人、车、路)中,人占主要因素,驾驶员是道路交通最直接参与者,其技术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交通的安全,客运驾驶员的违法超速、违法超车、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3、对运输车辆的技术管理存在漏洞
一些运输车辆到没有资质的修理厂进行二级维护等技术维护,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存在;也有一些人使用达不到技术要求的车辆进行道路运输。
4、道路客运企业的不规范管理
一些道路客运企业没有落实主体责任,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管理手段落后,没有认真落实企业的规章制度,有些甚至走形式。
5、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交通管理任务日趋增加,监管部门的人力不足,某些路段和区域存在着管理的“真空”现象,从而使一些超载、超速、无证驾驶、疲劳驾驶等违章行为成“漏网之鱼”。
6、乘客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目前,一些乘客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薄弱,不系安全带、不懂得超载的严重危害、乘坐违规的客运车辆等。
三、解决现存安全问题的措施
1、加强对道路的管理,加大对道路的投资
各地应该抓好道路建设,完善道路设施,对事故频发的路段进行整改和完善,多设置一些醒目的提醒标志。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路线应明确分开,在道路边设置碰撞保护措施等。
2、把好驾驶员的准入关,加强素质教育和培训
严把驾驶员准入关,要在其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还要取得从业资格证和企业准驾证,严禁资格证是由替考或买卖等行为取得,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法律法规、专业技能、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紧急救护和应急救援等教育培训,提高客运驾驶员的技术能力和安全意识 [6]。
3、加强客运车辆的安全技术管理
客运企业应严格对进出站车辆进行检验,对未达到标准的车辆应严禁其使用。对车辆出车前、运行中和收车后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同时要配足灭火器、反光牌、三角木、防滑链等安全设备设施 [7]。
4、规范客运企业的管理
客运企业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认真落实国家安全方针政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组织机构,建立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客运企业的管理,关键在于抓落实,不然的话千忙万忙都是“白忙”、千条万条都是“白条”。
5、监管部门要做好本职工作
交通管理任务艰巨,对管理部门要求很高。监管部门要尽力克服困难,坚决抵制违法违规现象,要做好组织工作,同时应加强与群众的联系,开通沟通渠道,使群众的举报、意见和建议等可以顺利得到反映。
6、完善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
道路交通事故表明,如果在事故发生后5分钟内采取紧急救援措施,30分钟内采用急诊,至少可以使18%-25%的重伤者免于死亡,因此实施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紧急救援是降低事故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所以道路客运企业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现场,做到分秒必争,不拖延拯救受伤人员。
7、做好安全宣传工作
群众的安全意识薄弱,对一些法律法规理解不到位,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安全的宣传工作,加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在公共场所进行安全教育,也可以利用候车大厅等的地方安置多媒体等设备,对群众进行安全教育。
8、加大安全投入,运用科技手段来预防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落实资金保障制度,安全资金专户储存,专项专用,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尽量避免事故发生后的资金投入,将资金运用在预防事故的发生之上;加大科技的投入,积极运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安全设备。
道路客运安全现状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随着有关部门各种专项行动不断推行,需要参与交通各要素相互协调,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道路交通安全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爱红, 米雪玉, 张鹏. 论公路班车客运安全的现状及管理[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 (1): 275-276.
[2] 林丽, 张永强, 高敏杰. 道路交通事故黑点成因鉴别与改善对策[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6): 157-160.
[3] 郭天聚, 关晓辉. 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管理[J]. 公路与汽运, 2001, (4): 47-48.
[4] 王勃松, 沈凌, 洪志杰. 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 交通企业管理, 2008, 23(9): 31-32.
[5] 鲍枫, 唐祯敏. 投资对城市公共交通客运安全的控制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15(2): 16-18.
[6] 符迎. 对海南省道路客运应对城际高速铁路的思考[J]. 交通企业管理, 2010, (9): 8-9.
[7] 陈庆礽. 道路客运行业发展与构建社会公共安全[J]. 交通企业管理, 2006, 21(12): 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