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运输论文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浅析-职称评审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6-24 09:34:14更新时间:2011-06-24 09:36:06 1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浅析
王冰
摘要:我国目前的公路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鉴于公路工程施工较为复杂、且易受外界干扰等因素,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十分必要。文章从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概念入手,介绍了质量管理的依据、发展阶段和检查手段。继而分析了如何建立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上说明了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应采取的措施,以期对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有所启发。
关键词:公路工程 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也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是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因此就有必要总结公路工程管理工作经验和不足,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公路使用质量和资金效益。
1 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概述
1.1 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的活动。质量控制管理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2 控制工程质量的依据
1)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都要严格遵守国家颁市的技术范和有关的法律、法规,这就使公路工程质量管理有法可依。在规范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交通部质量监督总站制定了《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实施细则》。2)在具体实施阶段,业务根据上规定,并结合工程自身特点,制定了专项的工程管理及测试方法。
1.3质量管理的发展
质量管理是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的活动。质量控制管理贯穿于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质量管理的产生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质量检验阶段;第二个阶段是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1.4工程质量检查的手段
工程质量的验收和评定主要是通过检、量、测三种手段的数据而定,这三种手段,对工程从局部到整体、从外表到内从原材料到产品都能给予全面客观的质量评定。
2如何建立公路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2.1分析质量环
任何产品的质量都有一个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要实现规定产品质量,就必须加强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的控制或管理。为了便于实现控制或管理,需将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分解为若干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阶段。根据施工企业的产品特点,分析品形成过程,从中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环节或阶段,并确定每阶段的质量职能,是施工企业设计和建设质量体系的第一步。
2.2研究确定质量体系的具体结构
根据对质量环的分析结果,研究和确定施工企业质量体系的具体结构,确定质量体系的具体要素及对每项要素进行控制的要求和措施,为生产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提供必需的设备和人员,是质量体系设计的关键步骤。质量体系是个系统。质量体系由体系要素组成,但体系要素不能直接形成体系的属性和功能,它必须通过结构才能形成,质量体系的整体功能就是由质量体系结构实现的。质量体系结构是各要素在质量体系范围内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这些联接关系的总和表现为系统内部的组织机构、质量职责和职权、资源和人员、程序文件。
2.3形成质量体系文件
质量体系文件是质量体系的文件化,是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文件的形式对质量体系进行充分的阐述。质量体系文件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是质量体系运行的法规性依据。通过质量体系文件的贯彻实施,来控制各项影响质量的因素,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质量体系文件一般由4部分组成。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和质量记录。
2.4质量体系审核
质量体系审核是审查质量体系要素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评价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并确定其实现所规定目标的有效性。质量体系审核可分为3种类型:内部审核、顾客审核和第三方认证审核。内部审核是施工企业组织内部有计划地定期开展;顾客审核是根据顾客的需要来开展审核;第三方认证审核是以施工企业的质量体系能被注册为目的,由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的审核。
2.5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指为向本组织及其顾客提供更多的收益,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其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种措施。质量改进的原动力是向顾客提供更高的价值和使顾客满意。通过质量改进,提高效益和效率,通常对顾客、组织及其成员乃至社会都有利,它还可以为组织成员作贡献、求进步、争先进创造机会。质量改进是通过改进过程来实现的,它是一种以追求更高的过程效益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活动。
3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3.1 宏观方面
3.1.1全过程工程质量控制
全过程工程质量控制是对某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指对工程准备阶段的控制,如测量成果的复核,试验数据的审批,施工工艺的慎重推敲等;事中控制是指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如突发事件的处理,人为因素的监督等;事后控制是指工程结束后质量的控制,如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返工处理,在不影响内部质量下的修整等。
3.1.2建立健全业务素质较强的管理队伍
1)选择具有相应资质、资信等级的施工单位,参建的施工单位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丰富的施工经验,并能配备高素质的足够的施工人员及配置齐全的机械设备。2)管理单位除具有相应资质、资信等级外,还应具备一批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高,有着多年施工及管理经验的人员,从而保证“三控二管一协调”的具体落实。3)“严格管理、热情服务”要求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施工管理要避免简单、粗俗的工作方法。
3.2微观方面
3.2.1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充分的施工准备是管理好施工现场的基础。施工单位只有通过充分的施工准备,才能保障施工过程的连续、协调、均衡和经济。
3.2.2确立合适施工方案
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对建设项目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并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完成起关键作用的、甚至会影响全局的关键单项工程,为了进行技术和资源的准备工作、施工进程的顺利开展和现场的合理布置,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顺序与工艺流程;兼顾工艺的先进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的施工方法;既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又能发挥其效能的施工机械。通过技术、组织、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科学、合理地编制,经过分析比较后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
3.2.3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项目经理部要制定和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主要职责,明确分工,有分有合。在一个项目施工中,成立一个以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为领导的质量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质量试验员、现场施工负责人、各作业队(班)队(班)长。由项目总工招集小组成员对施工蓝图进行会审、复核。对关键部位要进行设计校核,由项目总工进行质量和安全交底。
3.2.4 加强现场质量管理
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要以治理质量通病为突破口,重点做好下述几方面的工作:(1)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 (2)认真处理路基与桥涵接头,防止桥头涵顶跳车。(3)严格控制路线的线型与标高。(4)认真处理沥青混凝土面层离析现象。(5)确保结构物的内在和外观质量。
4 结语
总之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公司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自然环境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覆盖所有工程项目和每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同时不断改进提高管理组织的管理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把公路工程管理工作搞的更好、更完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tongyunshulw/1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