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交通运输论文

浅析水利工程管理与关键技术-水利职称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6-04 14:39:57更新时间:2011-06-04 14:40:56 1

浅析水利工程管理与关键技术
原发 国庆
水利工程管理是水利工程的运用、操作、维修和保护工作,是水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建成后,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和验证原来规划、设计的正确性。

一、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  
1.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制不活。目前,水管单位缺乏科学定性,既不像事业单位,又不像企业。水利工程大部分为综合利用工程,既有公益性功能,又有一定的经营开发功能,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混在一起,界限不清。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水管单位之间的管理关系不顺, 权责不明。内部运行机制不活,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导致大多数水管单位亏损经营。
2.单位机构臃肿,社会保障机制不全。水管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科学,机构臃肿,非工程管理岗位较多,因人设事,因人设岗,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无法满足工程管理的基本需求。
3.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足,影响水利工程正常投入。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维修无经费,老化失修严重;有管理单位的等、靠、要,无管理单位的没有人问;多数工程没有专兼职管护人员,个别工程甚至没有建完就遭到破坏。
二、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强化计收管理。水利工程供水水费为经营性收费,供水价格要按照补偿成木、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对农业用水和非农业用水要区别对待,分类定价。农业用水水价按补偿供水成本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非农业用水价格在补偿供水成本、费用、计提合理利润的基础上确定。要改进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和方法,逐步推广按立方米计量的方法。积极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改进收费办法,减少收费环节,提高缴费率。供水经营者与用水户要通过签订供水合同,规范双方的责任和权利要充分发挥用水户的监督作用,促进供水经营者降低供水成本。
2.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水管单位必须结合白身的优点实事求是的开展多种经营,思路要清晰、重点要明确。水管单位开展多种经营的思路要遵循中央新时期的治水方针,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前提下,依托自身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壮大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水管单位进行经营行活动管理要规范化;政府部门要加强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上作;水管单位要对多种经营活动进行充分的论证,确保投资效益;要加强财务管理,对多种经营独立核算、严格资金管理、加强内部审计;水管单位要深化内部改革,实行单位内部企、事分开。多种经营项日要建立现代企业制管理机制,条件成熟时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要求运用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承包制多种形式融资,搞活生产和经营。
3.积极推行管养分离,降低运行成本。积极推行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精简管理机构,提高养护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在对水管单位科学定岗和核定管理人员编制基础上,将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业务和养护人员从水管单位剥离出来,独立或联合组建专业化的养护企业,以后逐步通过招标方式择优确定维修养护企业。为确保水利工程管养分离的顺利实施,各级财政部门应保证经核定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资金足额到位,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尽快制定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企业的资质标准,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应当努力创造条件,,规范维修养护市场环境。
4.积极探索有效的内部分配机制。根据各类人员岗位不同,建立岗位、业绩津贴制度,激励各类人员争取任务、多做贡献。对管理人员,主要依据其工作责任大小和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建立以岗位、工作业绩为主的津贴制度;对个人类辅助人员,根据各岗位工种、岗位级别和实际工作量的差别,建立以工种、工作业绩为主的津贴制度。人员一旦变动,岗位津贴随之调整,真正做到在什么岗位享受什么待遇。真正实现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机制。
5.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妥善安置分流人员。水管单位要按照国家关于建议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和统一部署,积极参加当地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参照国有人中型企业富余人员的安置办法和相关的国务院精神,可以对利用“三产”进行创业的人员给子一定的优惠政策,帮助他们顺利走向市场。同时,要根据有关法规进行明确资产划分和重组,依法**相关的资产转移、产权登记手续。
三、水利工程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1.深覆盖层堤坝地基渗流控制技术 。完善防渗体系、防渗效果检测技术,分析超深、超薄防渗墙防渗机理,开发质优价廉的新型防渗土工合成材料,开发适应大变形的高抗渗塑性混凝土
2.堤防崩岸机理分析、预报及处理措施 。崩岸形成的地质资料及河流地质作用分析、崩岸变形破坏机理分析、崩岸稳定性分析及评价研究、崩岸监测研究及预报技术研究、崩岸防治及施工技术研究、崩岸预警抢险应急技术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3.水利工程老化及病险问题分析 。水利工程老化病害机理、堤防隐患探测技术与关键设备、病险堤坝安全评价与除险加固决策系统、堤坝渗流控制和加固关键技术、长效减压技术、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已有堤坝防渗加固技术的完善与规范化。
4.水利工程监测技术。高精度、耐久、强抗干扰的小量程钢弦式孔隙水压力计,智能型分布式自动化监测系统,水利工程中的光导纤维监测技术,大型水利工程泄水建筑物长期动态观测及数据分析评价方法研究,网络技术在水利工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大坝工作与安全性态评价专家系统,堤防安全监测技术,水利工程工情与水情自动监测系统,及高坝及超高坝的关键技术:设计参数的分析,强度、变形及稳定计算分析,高速及超高速水力学研究。
四、结语
现在我国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采取措施来解决。加大对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做到管理、建设两手抓。重视对领导干部在思想上认识工程的运行管理的重要。增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认真学习专业水利工程的管理知识足,做到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otongyunshulw/1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