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
杨俊
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南方分公司邮编516367
摘要:电力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保障,安全用电则是这重要保障能否起到应有作用的决定性因素。在施工现象用电的形式多为临时用电,所以对在施工工程中的临时用电的安全的重视程度必须提到第一位,否则工程无法顺序进行,不仅影响工期而且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同时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本文从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特点和现阶段我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出现的问题从技术角度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安全技术
一、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一)在施工现场中,临时用电具有以下特点:
1、临时性
这点主要是由建筑工程工期决定的,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多为1至2年,一些比较小的项目期限只有几个月,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马上拆除。
2、风险性
鉴于施工现场用电环境较差,人员、设备进出较为频繁,多工种交叉作业时常进行,随时都有较大的碰触供电线路引发安全事故的可能。
3、流动性
伴随着工程的进行,工作面的延伸拓展,电气线路和电气设备以及手持电动工具不断移动,同时人员也随着流动,施工现场的用电设施就要跟着施工的进度变换位置。
(二)现阶段我国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用电量不固定。工程随着施工进度的进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用电量差异较大。
2、外电防护措施欠缺。普遍存在防护严密程度差、防护屏障上缺警告牌、防护材料不符合要求等现象。
3、用电接零保护不规范。诸多现场施工人员认识不清晰,并未将用电的安全性纳入考虑范围内,仍沿用三相四线制,个别特殊用电设施才采用接地保护。有些工地即使采用三相五线制,但重复接地仅有1到2处,或根本没有重复接地,出现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交叉使用,保护零线并未采取绿黄双色线加以标识区别。
4、开关箱缺少漏电保护装置。临时用电没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现象在施工现场普遍存在,这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中是不容许的,违背了“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及“三线配电、二级保护”等规定。
5、用电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现场是多工种交替作业的场所,非电气专业人员使用电气设备相当普遍,而这些人员的安全用电知识和技能水平又相对偏低,甚至毫无安全用电意识,造成悲剧发生。
二、针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的相关建议
(一)各种临时用电设施故障的可能性分析
漏电现象的产生有两种,一种是设备线路绝缘损坏或者绝缘性降低,产生对设备的漏电;另一种是发生电路短路使设备带电。而人体触电的形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间接触及带电体,另一种是直接触及带电体。现场内所有用电设备同时做接零保护和漏电保护,做到这两条,发生设备带电或人体触电的可能性将会降低到极其微小的程度。具体工作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在正常情况下,设备既有接零保护,又有漏电保护,促使设备本身不会带电。
2、设备的接零保护良好,即使漏电开关失灵一个,由于漏电开关保护达到三级以上,当产生漏电时会引起本回路另外的漏电开关跳闸和断电。
3、设备接零保护良好,即使出现最小发生率极小的所接回路漏电开关全部失灵,但是我们选择的保护零线的截面足够大,当发生电路短路时能足以引起短路保护跳闸或熔断。当发生轻微漏电,由于保护零线电阻很小,设备本身不会产生危险电位,但由于人体对电的敏感,轻微漏电也有可能使人触及时引发二次伤害,如高坠等情况。
4、设备接零保护虚接或漏接。漏电开关完好时,与自然楼地面直接接触的固定设备,人与设备处楼和地面的电阻要比设备与楼地面的电阻一定要大,当设备漏电时首先会促使漏电开关跳闸,当设备与楼和地面绝缘,设备漏电时,人触摸设备在达到摆脱电流前也能造成漏电开关跳闸。
5、设备保护零线漏接适当,即使漏电开关失灵一个,但是当发生故障漏电时也会引起本回路其它漏电开关跳闸。
(二)配电设施的布置
1、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应尽量接近负荷中心,以缩短配电线中的长度和减小导线截面,根据科学验证用电机械离配电箱的距离应为3米最好。
2、科学选择配电设施位置,提升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3、按规范要求实行三级配备电二级保护。个别工地必须坚持做到三级配电三级保护,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制和照明、动力分别设置的原则。
4、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提出的技术管理要求,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技术档案和用电巡查记录。
(三)做好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
1、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V/380V低压电力供电系统中,对于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配电系统。
2、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和配电室的总配电箱所属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输入电源中的零线引出。
3、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应分别设置,确保不可作它用。保护零线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以便区分。
4、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得小于工作零线截面,并且必须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的截面不小于2.5毫米的绝缘多股铜线。
5、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为保证接地的作用和效果,除在中性点处直接接地外,还必须在中性线上,即保护零线的中端和末端做不低于三处的重复接地。
6、在没有专用保护零线的施工现场内,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每一重复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欧姆。
7、确保金属操作平台、需设避雷装置的井字架等必须做重复接地。
(四)外电防护的措施
1、保证安全距离
所谓安全距离是指带电导体与附近接地物体、人身不同极导体,地面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空间距离或最小空气间隙,也就是说在任何情况下,不会造成发生相间放电,而且还应确保带电体周围的工作人员不受损害。
2、对用电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不同的外电线路电压与安全距离必须制定规定。例如因现场条件所限而造成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的情况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增加屏障和遮拦、围栏或保护网,并放置警告标志牌于醒目位置。
3、加强用电监督
在对外电线路架设防护设施时,应有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或专职安全人员在场负责监护。
4、实行用电事故多方案预警
当防护措施无法兑现时,必须与有关部门协商采取停电并迁移外电线路或改变工程位置等措施,否则严禁施工。
(五)正确选择和配置漏电保护器
1、对施工现场的配电箱或者配电室和开关箱应至少配置两级漏电保护器。
2、漏电保护器应选用电流动作型,一般场所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毫安,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秒。
3、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接线应与基本保护系统相适应配合,在任何情况下,漏电保护器只能通过工作零线,禁止通过保护零线。
4、根据用电规范需求,施工现场必须同时达到三级配电和两级保护。
5、在选择过程中,应根据用电设备容量大小,科学配置,不可单方面认为漏电动作电流越小就越好,必须根据漏电保护器运行测试中说明要求。当然,从安全角度考虑,一般情况下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选择得越小越好。
(六)落实临时用电及设备的检测和验收的工作
1、建立各类电气检测和测试记录
具体包括配电线路和配电箱、开关箱及设备的绝缘测试;工作接地电阻测试;保护接地电阻测试;重复接地电阻测试;防雷接地电阻测试;漏电保护器动作测试;设备试运转测试。
2、临时用电工程的检查验收
主要工作为查验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电气配置图;查看电器、导线选择是否正确,配置图是否清晰,用电器具标注是否准确等。查验支线、干线架设及电缆敷设;查看线杆的高度、埋地深度、电线架设支点有无使用合格的绝缘子及横担,相序排列是否正确,配置箱引出线是否规范、整齐,电线是否出现破损、老化等现象,埋地线是否套管等。检查总配电、分配电及开关箱。查看是否达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电箱材质是否合格,漏电保护器、熔断器设置是否合理,电箱安装的位置和高度、防雨措施等是否达到要求。照明线路与灯具。检查是否使用安全电压,安装是否合理,高度防护等是否符合规定,包括在建工程与高压线的距离。查看高压电压具体值,安全距离是否达到,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
参考文献:
[1]李秀环.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日用电器[J],2010(4)
[2]李勇,段明道,冷文波.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接地型式探讨.电气安全[J],2009(4)
[3]张静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建筑安全[J],2010(3)
[4]温伟航.浅谈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科技咨询[J],2007(7)
[5]姜勇俊.浅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建筑工程[J],2009(1)
[6]董大旻;建设施工安全生产中的危险源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薛文萍;对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的几点思考[J];山西水利科技;2006年(02)
上一篇:构建和谐单位实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