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月期刊cssci论文发表网范文建筑火灾扑救中的注意事项

发布时间:2014-08-15 16:01:22更新时间:2018-11-14 16:24:19 1

  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土地的稀缺和人口的高度密集越来越加剧,形式多样化、功能复杂化的建筑物数量急剧增长,此举使得建筑火灾日益凸显。因此,进一步提高消防部队对建筑火灾的扑救能力,尽快完善一套系统的、科学的建筑火灾扑救技战术体系,从而实现救援的科学性,提高扑救的成功率势在必行。

  摘要:建筑火灾是当前火灾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从第一出动力量到场时的扑救方案、灭火战斗行动中的安全、充分发挥建筑固定消防设施的作用三个方面研究了建筑火灾扑救的问题。

  关键词:cssci论文发表网,建筑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 第一出动力量到场时的扑救方案

  公安消防部队接到建筑火灾报警并受理火警后,第一出动力量到达现场时,火势往往已经处于全面燃烧阶段,燃烧时间较长,这就需要根据火情与到场力量的具体情况,抓住火场的主要方面,搞好救人与灭火的结合,搜救人员和灭火战斗展开一定要快。

  在到场力量充足的情况下,救人要与灭火同时进行,抓住救人与灭火的最佳时机,实现救人、灭火两不误。到场力量不足的情况下,应视火场情况将主要力量集中在救人方面或控制火势蔓延扩大方面。如果火灾持续时间较长,在短时间内不能有效控制火势,而建筑主体是大跨度框架结构,要把主要力量集中在冷却建筑物主体,防止倒塌方面。

  2 灭火战斗行动中的安全

  2.1 内攻行动安全措施

  a)加强个人防护。各级指战员在进入火场前,必须采取充分的个人装备,进入燃烧物发烟量大、密闭的燃烧间、地下室、有毒气体存在等场所时,要佩戴空(氧)气呼吸器,并要准确把握空(氧)气呼吸器的使用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安全退至室外。

  b)靠墙行进,防止砸伤或坠落。进入有一定燃烧时间、视线不清的室内,要尽量靠墙边或靠近承重墙行进,防止混泥土爆裂、物资烧塌掉落砸伤;在屋面或楼板上行走,应当前虚后实防止踏空,若瓦条或其他被踩断,身体突然下坠时,要迅速张开两臂,这样有利于在下落过程中因两臂的宽度搁住身体,或者利用张开的双手抓住某一固定物,避免身体下坠造成伤亡。

  c)确保火场通信畅通。指战员进入火场进行内部火情侦查和内攻灭火时,要根据实际需要,携带手持对讲机等移动通信设备,时刻与指挥部保持联系,及时通报火场情况和自身处境;进入地下建筑时,要随身携带通信导向绳,防止通讯工具出现故障而中断通信;出现紧急情况时,要采取规定进攻时间,利用照明信号或扩音喇叭喊话等方式进行联络。

  d)合理选择进攻阵地。选择阵地时,要注意以下几点:是否依靠承重墙,要科学推断墙的承重、受力情况,有无变形等,严禁站立于柱、梁、非承重墙、屋顶等下面;装饰使用的水泥、石膏等饰物材料,是否会因受热后内外膨胀不同而掉落,砸伤人员;普通民房中是否有泥墙受水浸泡,或与倒塌墙体有钢筋相连的墙体下面严禁设水枪阵地;在窗台、阳台、屋顶、墙体上、梯上设水枪时,水枪压力不应太大,持枪人员要有相应的固定措施,防止跌落。

  e)跟踪掩护,定时轮换。内攻近战时,火场温度高、辐射强,作战环境恶劣,这就要求进攻时要组织水枪跟进掩护,必要时对掩护人员进行掩护。水枪手要选择能及时躲避热浪的位置进行射水,射水时一般不使用直流水而应采取喷雾水流,以防止高温、热气浪反扑伤人。同时,对于作战时间较长或者内攻难度较大的现场,内攻水枪手要定时轮换,谨防疲劳过度,出现意外。

  2.2 防建筑物倒塌措施

  a)设立火场安全观察员。扑救建筑火灾,火场至少要安排一名或多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指挥员作为火场安全观察员,全程监控着火建筑的结构异常变化和火场潜在的其他不安全因素,及时判断着火建筑倒塌征兆。当安全观察员发现着火建筑结构变形或预测其他突变情况时,要及时向火场指挥部报告,以便火场指挥部作出果断决策,尽早采取相应措施。

  b)减少楼板蓄水荷载。扑救建筑火灾,尤其是有仓储或者可燃物较集中的建筑火灾,要坚持“不见明火不射水”的原则,采取灭疏结合措施,并及时组织人员排除楼板和承重构件上的积水,以降低建筑的承重荷载,防止倒塌伤人和阻塞进攻通道。

  c)及时冷却建筑物构件 。对于建筑火灾的扑救,在灭火战斗中,应对受高温严重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楼板、墙体等承重构件进行不间断均匀冷却。因为钢架结构建筑在高温作用下,短时间内会失去承载能力,容易发生扭曲、倒塌现象,要加强对受火势威胁较大的承重钢结构实施冷却。

  2.3 高层救援行动安全措施

  a)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加强自我保护措施。外部绳索救援时,要选择牢固的支点,检验绳索的强度;登梯救援时,应用安全绳加以保护,并采取牢固消防梯的措施。

  b)确保被救人员安全。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受火势威胁时要及时布置水枪阵地,压制火势保护人员疏散;在浓烟环境中,要尽量采取低姿或是匍匐前进;利用登高器材救人时要用安全绳保护;用举高消防车救人时,要防止车辆倾翻。

  2.4 特殊情况下的紧急扑救措施

  a)坍塌。在灭火战斗进程中,若遇建筑物倒塌或是有物品坠落时,要迅速转移到可以承受坠落物品的空间内,并用水枪扫射悬挂物,将悬挂物清除,检验其承载能力。坍塌征兆十分明显时,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实施有计划的撤退。情况十分紧急时,应当人撤留器材;在条件允许下,人员和装备同时撤退。

  b)轰燃。建筑火灾在缺氧到瞬间供氧的过程中,以及火灾蔓延到悬浮的可燃粉尘空间时,会发生轰燃,轰燃的冲击波有极大的破坏力。因此,在破拆救人、破拆排烟前,要依托坚实的建筑物构件设置水枪阵地,做好射水准备,危险性大的场所可以先冷却再破拆,或者冷却与破拆同时进行。破拆门和窗的人员要用喷雾水枪进行掩护,破拆后应立即射水,防止轰燃。

  c)爆炸。火场爆炸包括爆炸物质(**、粉尘等)的爆炸和轰燃(爆轰)。听到爆炸声响或者感觉到明显的热气流后应及时到坚固的建筑物主体后面隐蔽或是迅速卧倒,以防被冲击波掀翻而摔伤。   3 充分发挥建筑固定消防设施的作用

  固定设施主要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供配电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广播系统、防排烟系统、空调系统、防火分割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在扑救火灾中的作用是巨大的,利用固定消防设施灭火速度快、成本低、效率高、作用大,是扑救建筑火灾的最佳选择。但有些建筑虽然安装了固定消防设施,火灾时这些设施并没有发挥作用,消防队赶到火场也没能控制火势,反而使火势扩大蔓延,有的整幢大楼被烧毁,教训深刻。因此,扑救建筑火灾,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正确使用固定消防设施,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

  3.1利用消防控制中心火情侦察

  发生火灾时,利用消防控制中心进行火情侦察,这是全面了解火场情况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做出行动部署的重要前提。在消防控制中心进行火情侦察的主要方法有:

  a)通过指挥中心显示器,了解查看最先报警的火灾探测器,以及其他火灾探测器报警顺序情况,依此确定最先发生火灾的部位和蔓延方向;

  b)通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水流指示器的报警情况,确定火灾发生的具体楼层或具体防火分区;

  c)检查控制中心控制操作显示器的联动控制情况,确认防火卷帘和防火门是否关闭;通风、空调系统等非消防电源是否切断;防排烟系统、消防水泵是否启动等。

  3.2 启动消防泵供水灭火

  对于大体量的高层建筑火灾,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启动消防泵,优先利用固定灭火系统灭火。高层建筑一般都装有18m3以上的消防水箱,可供喷淋和室内消火栓十分钟的消防用水量,同时,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室都设有消防泵,自动喷水系统的管网、喷淋头覆盖于每层建筑的顶部,室内消火栓设在走道、楼梯附近,间距一般为30m~50m,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能同时到达起火部位。消防队员到达阵地后,可利用室内消火栓进行灭火,利用建筑内的灭火系统灭火,出水快又安全,如果人工去铺设水带将是费时费力,甚至会延误灭火时机。

  3.3 利用水泵接合器供水

  高层建筑附近设有水泵接合器,距水泵接合器15~40米范围内一般都有消防水源,扑救大体量建筑火灾,需要源源不断地组织供水,为此,消防队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利用水泵接合器供水,以满足供水需求。也只有在第一时间内向水泵接合器供水,才能出更多的水枪,才能充分发挥喷水系统的更大作用,才能扑灭和控制更大面积的火灾,赢得灭火救援的主动权。

  3.4 关闭防火分隔物

  规模较大的建筑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防火分区,当火灾报警时,防火分隔物会自动下降或关闭,把火控制在一个防火区域内。为此,首先要求自动报警系统处于自动状态;其次,在侦察时,消防队员如果发现防火门、防火卷帘没有关闭,应立即在控制中心或现场设法将所有的防火门、防火卷帘关闭,防止火势向另外区域蔓延。

  3.5 启动防排烟系统

  火灾中的烟气高温、有毒,易引起热传播、人员窒息中毒,浓烟还会影响视线,不易发现起火点,不利于人员疏散和火灾扑救。消防队员在侦察时若发现防排烟系统没有自动启动,应立即人工启动正压送风机和排烟风机。与此同时,根据人员安全疏散要求,对于高层建筑内不具备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的前室或合用前室;设置自然排烟设施的楼梯间,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都要求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因此,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首先要使用这些设施,其特点是操作方便风量大、省时省力效果好。

  3.6 开启应急广播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乃至一般建筑都设置了火灾应急广播,在建筑内的走道、大厅等场所都设有扬声器。当确认火灾后,会自动启动火灾应急广播系统,通知人员安全疏散,但前提条件是报警系统和广播系统要处于自动状态。如果消防队到场后应急广播仍未启动,应设法进入消防控制中心手动开启应急广播,稳定被困人员情绪,指明疏散途径,引导被困人员有序疏散,防止惊慌、拥挤或跳楼。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43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