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现阶段的施工中外墙保温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嘎严格的控制施工过程,从而更好地对其质量问题进行控制和预防。
关键词:建筑节能,外墙保温
一、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组成
所谓外墙外保温,是指在垂直外墙的外表面上建造保温层,该外墙用砖石或混凝土建造,此种外保温,可用于新建墙体,也可以用于既有建筑外墙的改造。该保层对于外墙的保温效能增加明显。这其中包括以下几点:
1.保温层
应采用热阻值高,即导热系数小的高效保温材料,此外,保温材料的吸湿率要低,而粘结性能要好;为了使所用的粘结剂及其表面的应力尽可能减少,对于保温材料,一方面要用收缩率小的材料,另一方面,尺寸变动时产生的应力要小。
2.保温板的固定
不同的外保温体系,采用的固定保温板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是将保温板粘结或锚固在基底上,有的为两者结合,以粘结主为,或以锚固为主。
3.面层
薄型抹灰面层为在保温层的所有外表面上涂抹聚合物粘结胶浆。直接涂覆于保温层上的为底涂层,厚度较薄(一般为2~3mm)。内部包覆有加强材料。加强材料一般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包含在抹灰面层内部,与抹灰面层结合为一体,其作用为改善抹灰层的机械强度,保证其连续性,分散面层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避免应力集中,防止面层出现裂纹。网格布必顺完全埋入底涂层内,从外部不能看见,以使不致与外界水分接触(因网格布受潮后,其极限强度会明显降低)。不同的外保温体系,面层厚度有一定差别。但总体要求是,面层厚度必顺适当,薄型的一般在2~3mm以内。如果面层厚度过薄,结实程度不够。就难以抵抗可能产生外力的撞击;但如果过厚,加强材料离外表面较远,又难以起到抗裂的作用。
4.零配件与辅助材料
在外墙外保温体系中,在接缝处、边角部,还要使用一些零配件与辅助材料,如墙角、端头、角部使用的边角配件和螺栓、锚栓等。
二、外墙外保温施工及验收要点
(一)施工条件
1、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各项隐蔽工程已经验收完毕。主体工程已经验收且工程质量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结构构件超差部分已经处理完成。
3、预留洞口的规格化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4、临时固定设施已经封堵和拆除完成。
(二)施工过程
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墙面处理—放线—水泥砂浆找平层或聚苯板粘结剂层—粘结聚苯板(挤塑板)—聚合物抗裂砂浆再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外墙涂料
1、基层墙面处理
清除基底上的浮灰、油污等影响粘结强度的杂质。
2、放线
确定终端位置,弹出水平、垂直控制线。
3、水泥砂浆找平层或聚苯板粘结剂层
由于有时外墙墙面因为砌墙手法问题起墙墙面平整度有时不太好,这就需要在粘贴保温板前需要在基层墙面上作一层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粘贴保温板时可以控制其平整度。
4、粘结聚苯板(挤塑板)
a.保温板应按水平顺序排列,上下层错缝面贴,阴阳角处保温板应交错互锁。板与板之间应严密,无粘结剂,门窗洞口四周处保温板不得拼接,应采用整块保温板切割成形,保温板接缝应离开角部至少200㎜;楼层在7层以下建筑有效粘接面积率不小于40%;7以上建筑有效粘接面积率不小于70%。
b.锚固件应根据不同基材的允许承载力,按负风压计算确定。
c.在建筑物外墙阴、阳角、洞口、变形缝、装饰线及其他必要部位设置控制线,细部节点做法应符合相关标准图籍的要求。
d.现场裁切保温板时,切口与板面应垂直。墙面边角处应用宽度不小于300㎜的保温半粘贴。
e.采用锚固件辅助固定保温板时,锚固件安装应在粘贴保温板24h后进行;锚固件安装应符合设计及相关要求标准。
f.所有保温板缝应采用聚氨酯灌填并抹平表面,灌填缝隙干燥后应对保温板表面进行打磨。复合保温板接缝处轻质水泥板部分磨出50㎜宽,5㎜深的槽,并用聚合物砂浆填平,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抗裂处理。
g.当采用挤塑板保温时,为增加挤塑板与基层及保护面层的粘结力,应在挤塑板表面涂刷专用界面剂。
h.楼层超过7层时,山墙部位应设置工字型金属嵌固带连同锚栓辅助固定,在7层至18层隔层设置;18层以上每层设置。
5、聚合物抗裂砂浆再压入耐碱玻纤网格布
a.首先在变形缝处固定分隔条。其宽度同变形缝宽度,厚度应比砂浆保护层厚度10㎜,分隔条的固定高度要考虑保护层的厚度。
b.用抹子在保温板表面均匀涂抹一道厚度为1.7~2㎜左右的抹面砂浆(面积略大于一块网格布),立即将网格布压入砂浆内,网格布应平整无褶皱。严禁先贴网格布在抹砂浆。
c.网格布应自上而下沿外墙角铺设,左右搭接宽度不小于100㎜,上下搭接宽度不小于80㎜。阳角处应加铺宽400㎜网格布一道;门窗洞口四角沿45度方向加铺300㎜×200㎜网格布加强层;加强层要铺设在大面网格布下面。变形缝处网格布要断开,并预先在缝两侧粘贴保温板上预贴250㎜宽的翻网包网格布。
d.待第一道砂浆硬化后方可抹第二道抗裂砂浆,本道砂浆要全部覆盖网格布。抗裂砂浆总厚度按材料的不同,可控制在最小厚度不小于3㎜,最大厚度不大于6㎜之间。
e.分隔线处网格布不得断开,且不得在此处搭接,分隔缝施工完毕后硬是用耐候密封胶封闭。
f.抹面砂浆应随用随拌,已搅拌好的砂浆应在规定时间内用完。
6、外墙涂料
外墙涂料施工时,要保证保温板的平整度,这是对建筑整体效果的要求。
(三)施工验收
除了工程地基、基础、主体和竣工四个阶段的验收,还应增添节能验收这一阶段,节能验收在竣工验收之前,对于节能验收的主控项目包括:
1、墙体保温系统组成材料的性能等应符合设计和先行国家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要求。
2、保温层和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保温板的粘接面积应符合其相关规定。
4、以粘、喷、抹等方式施工的外墙外保温层应进行现场拉伸粘结强度试验。
三、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其控制
(一)外墙保温体系面层产生裂缝的原因
外墙外保温在本地区还是一门新兴的施工技术,由于施工技术还不成熟,因此会出现一些问题,而面层裂缝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外墙保温体系面层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包括:
1、构造设计上的不足
a.外墙外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
b.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构造设计存在的不足
c.胶粉聚苯颗粒预混合干拌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体系设计存在的不足
d.面砖饰面外墙外保温体系设计存在的缺陷
e.局部节点设计缺陷
2、保温及粘结材料
过于松软的保温层使得防护层无所依靠,抗冲击及承受荷载能力差;过于高强的保温层自身柔韧性差易开裂,所以过于松软和过于高强的保温板材均不利于整个体系的稳定和抗裂性能。因此我们要对保温板进行表观密度、压缩强度、导热系数、燃烧性能、尺寸稳定性、水蒸气透过系数、吸水率的复试(这几项复试限于笔者所在地区),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3、施工原因
外墙外保温体系通常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完成,施工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外墙外保温体系的质量,也是造成体系面层开裂的重要因素。
(二)对外墙保温体系面层产生裂缝的控制
1.粘结胶浆的选择
使用双组份的聚合物胶浆由于现场掺加水泥,在施工时难以控制水泥的质量和配比,增加施工工艺的复杂性。所以单组份粘结胶浆施工简单,只需在现场加水搅拌即可使用,避免掺加水泥及其他材料不当而引起粘结胶浆的质量下降。
2.玻璃纤维网格布的优选
在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中使用的玻璃纤维网格布要求其有耐碱性。资料介绍,聚苯板外墙保温体系可以达到40-50年的使用期。如果使用了不耐碱的玻璃纤维网格布,其提前在水泥碱性环境下粉化断裂,将大大缩短整个体系使用年限,所以一定要选用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3.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24h内,基层及环境空气温度不应低于5C,夏季应避免阳光曝晒。在5级以上大风天和雨雪天不得施工,保温工程施工后应对成品进行保护,严禁留置脚手眼。
4.对于粘结方式的要求
楼层在7层及7层以上时应采用满粘法施工,满粘面积不小于70%;7层以下宜采用满粘法施工;其他粘贴方式应保证粘贴面积不小于30%。
四、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建筑节能要求与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采用外墙外保温的需求正在日益迫切,外墙外保温市场必将迅速扩大,但由于外墙外保温技术还是一门新兴的施工技术,施工技术有的还不太成熟,因此我们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使这门技术成熟起来,可以更好的控制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通病,使人民的居住环境不断提高。
参考资料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黄振利刘钢外墙保温体系面层裂缝产生原因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