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混施工检测方向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05-30 16:03:43更新时间:2013-05-30 16:05:47 1

  本文选自国家级期刊《建筑知识》,《建筑知识》是由建筑师、工程师的学术团体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建设部主管的一本科普期刊,创刊于1981年,现拥有读者近4万。他们遍及全国的各个设计院、建筑师、工程师、材料商、房地产开发公司、装饰公司、大专院校的学生和各大企业的基建部门。创刊二十多年来,以其严谨的工作作风,博得了广大读者的欣赏与信赖。国内统一刊号:CN11-1243/TU,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2-8544)。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建筑知识》杂志社刊登范围涉及建筑理论与设计、建筑结构、规划设计、建筑节能、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工程质量与管理、建设经济、建筑工程施工、工程技术公路桥梁、建筑遗产等。

  摘要:作为强制性验收检测的内容之一,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应用。对于既有建筑质量检测、结构评估检测、新建结构验收检测等不同检测目的,对检测的检测部位、抽样数量、结果评定、现场检测技术、测试精度等问题,各个地区有很大的差异。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技术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在2002年正式颁布实施,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成为规范中强制性验收检测的内容之一。因此,在全国各地该项检测业务大面积地推广应用起来。但是,对于既有建筑质量检测、结构评估检测、新建结构验收检测等不同检测目的,对钢筋检测的检测部位、抽样数量、结果评定、现场检测技术、测试精度等问题,各个地区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1.检测的设备和原理

  在国内市场,常见的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仪器主要有三种,结构探测雷达、国产钢筋检测仪和进口钢筋检测仪。三种仪器进行钢筋检测均是利用电磁原理。即利用信号发射装置产生一定频率的交变电磁场,激发混凝土内钢筋产生感生电流,钢筋内的感生电流又激发出二次交变电磁场,被接收装置接收和识别,根据接收到的二次交变电磁场的强弱,确定钢筋的钢筋直径、深度和位置。

  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口设备占市场的主导地位。2000年左右,国内研究单位纷纷推出了国产化钢筋检测仪。目前,国产钢筋仪在我国检测领域的应用非常普及,已经成为检测单位的必备工具之一。

  混凝土结构探测雷达近几年也开始在结构钢筋检测中使用,国内也有不少单位在开发和研究专用的检测雷达设备。但是由于受检测方法的限制,结构探测雷达的测试精度较低,限制了雷达在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领域的应用。而在结构混凝土缺陷检测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选择检测部位

  各类标准中均提到,检测部位应由建设单位、监理、施工等各方根据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共同选定。很多情况下,这些单位并不指定检测部位,检测单位就不太好进行工作。因此,检测人员就需要有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选取对结构安全影响比较大的部位进行检测。

  3.确定抽样比例

  对于单位工程,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抽样比例,是检测人员面临的棘手问题。如果对既有工程的评估检测和质量检测,没有明确规定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的数量,我们可以参考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中关于样本容量的相关规定

  对于新建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检测,现行的有国家规范,和一些地方标准,对抽样的数量规定大同小异。

  4.现场检测技术

  现场检测技术能直接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的精度。因此,在检测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4.1提高测试精度的几个方法

  要提高测试精度,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a.探头复位。测试过程中,探头上会有一些剩磁存在,影响测试。此时要将探头举到空气中进行复位操作,提高测试精度。检测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电磁原理决定了任何钢筋仪都存在这类问题。;

  b.预设钢筋直径。预设值接近混凝土内钢筋真实值时,测试精度高,测试误差小;

  c.选择合适的档位。超过60mm的保护层厚度用深层测试档;在60mm以内的保护层厚度,用浅层测试档;

  d.避开无关钢筋干扰。测纵向钢筋之前,要先扫描横向钢筋,在相邻的两根横向钢筋之间布置测线。扫描梁类构件时还要避开分布筋、斜向钢筋、拉接筋等干扰。

  4.2测试前的准备

  设备的检查和计量:在标准块上进行计量检定周期内的设备的检查,确定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电池电量检查:大部分设备使用的是5号碱性电池6节,新电池电压约9.0V,当电池电压低于5.0V时,应及时更换;

  构件表面的处理:构件表面应平整、无污物、清洁,无装饰层或抹灰层;

  避开干扰:钢筋仪利用的是电磁波原理,检测时应避开强交变电磁场(如电焊机、电机等)及测点周边较大金属结构,比如预埋金属件等;

  资料的收集:设计钢筋直径、钢筋保护层厚度、预埋件的位置、钢筋分布及间距等。

  4.3测线的布置

  确定被测受力钢筋的排列方向(走向),然后垂直受力钢筋的走向布置一条测线,沿测线对受力钢筋进行连续扫描,确定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位置,每条测线上不少于6根受力钢筋要接受扫描(梁底面受力钢筋要全部扫描)。为了避开平行于测线的钢筋的影响,提高测试精度,要先用钢筋仪扫描出这些钢筋的位置,然后在相邻的两根钢筋间布置测线。

  4.4信号指示方式的比较

  国内市场上的钢筋仪大部分都有多种信号指示方式,趋势条、信号值、声音提示、斜线距离、最小值等。

  趋势条反映的是探头接近钢筋的程度,由近及远离开钢筋时,趋势条逐渐变短;由远及近接近钢筋时,趋势条逐渐延长,到钢筋正上方时达到最大。趋势条图像化指示探头到钢筋的相对距离变化,比较直观,但测试不准确,灵敏度差。

  信号值指的是钢筋仪接收到的钢筋内感生电流激发的二次电磁场的大小,对钢筋的反应最灵敏。当探头由远及近向钢筋移动时,信号值逐渐变大,到钢筋正上方时达到最大值,此时读取保护层厚度值最准确。特别是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信号弱时,观察信号值测试比较准确。

  声音提示:当探头由远及近到达钢筋轴线正上方后,此时信号值最大,趋势条最长,斜线距离最短。钢筋仪蜂鸣一声,提示操作人员注意,可能探头到达了钢筋正上方。这项提示仅是一个警示作用,不能作为精确测试的主要依据。而且,当钢筋保护层较厚,或钢筋比较密,干扰信号多时,钢筋仪会产生误报警声音。操作者更要引起足够重视,不能仅凭声音就判断保护层厚度和钢筋位置,也不能据此判断设备有问题。而要结合趋势条和信号值综合分析。

  5.检测结果的评定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属于计数抽样检测,判定单位工程是否合格依靠的是计算有多少个点合格,多少个点不合格的一种检测方法。

  对于单点是否合格,《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1-82-2005)和《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等标准判定基本相同,即柱、梁类构件允许偏差-7mm,+10mm;对板、墙类构件允许偏差-5mm,+8mm;且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不得超过允许偏差的1.5倍。

  对于单位工程的合格性判定也基本相同。

  对于非验收性检测,如既有工程的鉴定检测和工程质量的一般检测等,合格性评定可以参考《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50344-2004)中表3.3.14规定。表中对一次抽样及二次抽样中合格点数和不合格点数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6.需要研究的问题

  a.探测深度有待增加。现有设备最大探测深度约180mm,可以探测到φ25以上的钢筋。但是对于直径小的钢筋,最大探测深度约60mm~100mm,无法满足工程检测的需求;尤其是一些混凝土表面抹灰层较厚的老的建筑工程,探测钢筋有一定的难度。

  c.设备有待继续改进。如图像化显示钢筋分布,钢筋搭接长度检测、多层钢筋的测试技术等问题。现在有些设备虽然可以扫描钢筋网格,但并不是钢筋分布的示意图,而不是真实图像。也有一些设备,可以扫描钢筋图像,但是测试精度低,价格昂贵。

  总之,作为结构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是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应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对于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要积极处理,认真对待,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

  参考文献

  刘广均,张钢;砌体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梁益;陆新征;缪志伟;叶列平;结构的连续倒塌:规范介绍和比较[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郭伟,刘兴远,张力,王跃文,孙亮;无腹筋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剪特性的神经网络模型初探[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4年01期

  何林,肖承波,吴体;某工程加层部分的安全性鉴定[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2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