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是建筑师对某种特定含义的表达,最简单的表现方式就是从建筑的设计形式入手,可以说建筑的造型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筑师思想和意图的直接抒发。本文以建筑设计中的形式与功能之我见能。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形式;建筑功能
形式与功能是建筑设计中最常见的基础要素,《时代建筑》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就将形式与功能就诠释为建筑设计成功关键的矢量关系。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给建筑的实际施工提供了更加完善的平台,无论是现代主义,还是高技派,都打破了传统建筑的形式与功能。可以说现代建筑设计的核心正是形式与功能的探讨,二者对建筑的最终设计定稿有着最广泛的影响。
一、基础概述
1.建筑设计
所谓的建筑设计,通常是指建筑物施工建设前,建筑师设计人员通过对建筑任务、施工问题、使用问题等与建筑物建设相关问题,做好通盘预设解决方案,以文件与图纸的等形式进行呈现。建筑设计的过程是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建筑空间与设计者思想表现形式的碰撞;是塑造多种建筑可能的寻找。现代建筑设计早已颠覆传统的方法,设计表现形式、设计方法、辅助设计、设计思考都有快速发展。
2.建筑形式
美学中对形式的定义,通常是指针对特定的审美对象,凭借对其整体的实体真实的感觉反应,以及审美对象内容美的存在表现。任何事物都具有其特有的形式,同时形式和内容又是相对的两个概念,从内容的组织形式、表现方法、组合方法等等,都将形式和内容联系起来。往往一个内容会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对建筑形式的追求是设计师的天性,正是又有多元化形式的建筑不断的被设计出来,建筑因为以其形式的不同存在于现实之中。
3.建筑功能
建筑的本质是为建筑使用者提供其所需要的功能,由于建筑建造的时间、地点、社会、文化等各有不同,其所富含的功能含义就更加的综合复杂。常见的建筑功能分析方法主要有平面功能和竖向功能两种方法。建筑功能由于其复杂性,往往各个功能之间有具有复杂的矛盾,针对不同的建筑功能进行分析,可将建筑功能中的主要矛盾作为设计出发点。成功建筑设计总是涵盖方方面面的的因素,自然建筑的功能同样是需要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考量的。
二.建筑设计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1.形式与功能的建筑运动
十九世纪后期,现代建筑运动的倡导者,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沙利文提出“Form Follow Function”这个观点正是功能论者的标志的口号“形式追随功能”。这一口号的提出带有极强的时代特点,由于1871年芝加哥当地发生的城市大火,导致城市大部分建筑被毁于火灾之中。虽然,两种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狭义性,但是不可否认这两种提法都将建筑设计中形式与功能提到了一定高度,在很大一段时期,建筑设计过程中,都将形式与功能作做更多的比较分析,形式与功能是复杂的关系的结合体,其彼此相互影响。
2.形式与功能的矛盾
从人们开始注意到形式与功能的这两者的不同开始,二者之间的矛盾就从来没有消失过。著名的Cyril Sweett负责人Hugh Mulcahey就针对房产形式和功能之间的矛盾提出过时髦的曲线建筑由于空间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下降了,在一定程度上却提升了装饰的价格。从其观点中,可以分析出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功能追随形式”的倡导者,但另一个角度上,他也将形式与功能之间的矛盾描述的显而易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需要将建筑的形式与功能进行有效调和,才能建造出收使用者欢迎发建筑。
3.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著名的建筑学家玛库斯·维特鲁威斯·波里奥提出建筑的“三位一体”基础学说。他将建筑的适用、坚固、美观作为其“三位一体”的基本要素。以现代建筑学的角度出发,对其观点进行丰富,适用和坚固无疑更偏向当今建筑设计中的功能理论;美观这一个要素更偏向当今建筑设计中形式理论。从玛库斯的时代到现代,虽然建筑理论侧重各有不同,但是建筑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性,却没有改变过。以我国国家体育场为例,“鸟巢”是典型的形式与功能达到统一的经典设计。从设计到施工,“鸟巢”以人为本,在细节中倡导人文关怀,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施工过程,都将形式和功能进行了经典的诠释。评定现代建筑的优秀标准的因素,形式与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
三.研究建筑设计形式与功能的意义
进入新时期以来,从建筑设计的发展角度出发,研究建筑设计的形式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方面,建筑设计形式与功能风土人文的诠释。建设设计的形式与功能在是建筑所在地区的社会和风土人文的准确反应。由于不同地区的要对维度、气候、地形、生活方式等客观条件进行分析,建筑设计形式与功能更多的能反应出当地的风土人情。以我国华北地区建筑的代表“四合院”为例,四合院最初是一家一户的独院封闭院子,这是早期“四合院”生活的反应。解放初期,由于某些地区住房紧张,“四合院”也告别了最初一家一户的形式,变成了一院多户。上个世纪末期开始,大部分“四合院”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崭新的楼房。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四合院”开始淡出人们生活的同时,以北京“南锣鼓巷”为代表四合院胡同文化也开始兴起。“四合院”作为风土人文变化的是最经典范例,可以说它在最大的程度上反应者建筑设计形式与功能的变迁,这种诠释正是建筑设计中不可规避的问题。
另一方面,建筑设计形式与功能是时代精神的诠释。建筑设计的形式和功能不同于施工技术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形式与功能更多的是特定时代的精神的诠释。以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通过其对形式与功能的全新诠释,对中世纪基督教的控制和束缚进行反抗和抨击,从视觉上就给人自由清晰的时代脚步。建筑形式与功能会跟随着时代推进而发生很大的变化,以我国民国时期哈尔滨建筑为例,这个时期的哈尔滨建筑风格中更多带有俄国风格,建筑的形式与功能更多是围绕生活在哈尔滨的俄国人建造的。以苏菲亚教堂为代表的俄国建筑群,反应了特定历史时期建筑的形式和功能。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建筑形式与功能更在保有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多的趋于国际化,特别是在大型城市的建筑中更为明显。以上海“新天地”改造工程为例,在保有传统外貌的同时,建筑内部从形式与功能都完成了国际化蜕变。上海“新天地”是我国当代建筑设计形式与功能完美统一的代表作。
综上所述,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建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多元化趋势,随着人们对建筑本身的认识程度不断提升。将建筑设计中形式和功能做完美统一,创作出更多适应时展的民族建筑,作为建筑的设计者,设计出适用于新时期我国人们需要的是建筑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周迪,易学尧.建筑形式与文化及非文化因素的关系[J].中外建筑.2010(05)
[2]苏宏志,陈永昌,杨健.系统科学视野下建筑的适应性设计解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04)
[3]耳东陈.密斯·凡德罗建筑与形式的创造无关[J].房地产导刊.2009(11)
[4]郑炘.建筑形式的意谓问题[J].艺术百家.2009(04)
[5]苑军.论建筑形式与功能的关系[J].装饰.2007(01)
[6]覃林毅.浅谈建筑功能与形式的辨证关系[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