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谈赵朴初故居修复过程中的整体提升技术应用

发布时间:2012-06-01 13:53:13更新时间:2012-06-01 14:03:38 1

世太史第暨赵朴初故居座落在安徽省安庆市天台里街,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000平方米,是安徽省安庆市保存较好、面积最大的一组明清年代古建筑群,是安徽省及安庆市的一块文化瑰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保护好这块文化遗产,大家献计献策,涌现了很多动人故事。但赵朴初故居修复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却鲜为人知。笔者有幸参与了赵朴初故居修复的全过程,现将赵朴初故居在修复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创新“整体提升技术应用”归纳整理并做以下叙述。

一、世太史第暨赵朴初故居概况

赵朴初故居古建筑群系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轴线排列,东轴线四进,西轴线三进,共七进。每进两侧由厢房或回廊贯通。东一进、东二进,东三进、东四进,西一进、西二进之间设起采光和承接四面檐水作用的天井。后花园由六角亭、荷花池、假山、碑廊、园艺等组成,面积982平方米,似一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古建筑群西北部。世太史第(赵朴初故居)建筑风格融北方古建的恢宏、粗犷及徽州古建的细腻、精致于一体,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附赵朴初故居底层总平面图)

安庆市政府、安徽省文物局对该建筑群的保护非常关注,拨专款进行维修。经公开招标,该工程由安徽省安庆市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中标承建。

由于该建筑群建设年代已久,周边道路的不断翻修已造成整个建筑群除西三进外(该进的地势比其他高),其它六进建筑的室内地坪标高均低于周边路面的标高。安庆雨量充沛,大雨时间稍长即可造成整个建筑群室内进水,不利于古建筑的保护。针对现状,赵朴初故居修复工程设计图纸中明确规定,整个建筑群除西三进外的其它各进建筑原地整体提升450mm。以绝后患。

二、本工程构架基本概况

本工程为明、清木构架结构(东四进为两层),即作为承重结构的穿斗抬梁式构架;整体大部分完好,无明显歪闪。由于建设历史较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修复前经测绘发现屋面损坏较为严重,梁、枋少数有裂断现象,一些承重柱底部因潮湿腐烂,少量柱不同程度被白蚁蛀空,部分柱、枋、梁有明显下沉等。经测算,构架体系待屋面、楼面卸荷后,明间柱承受力约1.5T,其它次间柱受力为1.2T左右。

三、构架提升的方案选择

中国的古建筑大都是砖木结构,通常是采用落架维修方式——将需维修的建筑整个拆除,修复被损坏的构件,然后遵循“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形式”的原则就地复原。

本工程是采用传统的落架维修方案还是采用其他更为科学的施工方案?工程项目部根据现场不开阔、施工工期紧、保护原构架结构,建筑群需抬升500mm高的现实,经多次技术论证和方案比较,最终选用整体提升的方案。

四、构架整体提升系统技术设计

结合本工程构架受力情况,整体提升系统以每进(栋)为单元体,采取以构架柱为受力点的整体提升法(含每进主楼及东西两边厢房)。

整体提升工作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做好提升前各项准备工作

a.清除屋面和楼面荷载,下瓦清除杂物;拆除隔墙及构架四周相联接物体,使构架形成单独物体。

b.详细检查屋面及梁、枋、柱、榫、铆等缺损情况,制定修复方案,采用先墩接修复,验收合格后,再进行提升架体的绑扎。

c.设立构架之间水平拉杆及剪刀撑,使构架形成整体。

d.采用液压千斤顶做为提升机具,千斤顶定位后,按序编号,并用高压软管与油泵连接形成整个提升系统。

e.备齐构架提升后基础施工各种材料及半成品,以便抓紧时间进行基础施工。为尽量缩短

构架在临时固定点上的时间,保证尽快落架归位。

f.做好提升前的各项技术交底工作,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整体提升系统安装

在柱的下中部用双排钢管夹紧柱的两边,用钢扣件固定。在双排管下面铺二根横管,管上面设硬质垫木块(300㎜×200㎜×100㎜)。垫块上面用120㎜×120㎜木柱撑,沿柱的纵向加固与柱身联接,通过木顶撑托顶梁枋,使之整体受力。在双排横钢管下面,千斤顶上面用150㎜×150㎜钢板放置在千斤顶上口(扩大受力范围)千斤顶放在原老基础上,用550㎜×200㎜×100㎜硬质垫木沿长形基础放置,扩大千斤顶的受力范围。千斤顶分别采用8T和5T起升量,分30个点提升。考虑到整个构架提升后应做临时支撑固定构件,同样采用钢管件顶撑,固定的支撑同样应放在老土层受力较好处,以防下沉变形。

东四进为2 层建筑,是本工程中施工的最难点。以下附图就是以东四进为例的提升系统设计图

3.整体提升

整个提升采用分多次提,每次提60—100㎜的方法,每次提起后用硬质垫木或石料在柱底部垫牢,分次提,分次垫,外加临时固定支撑固定。整个构架提升到设计标高时,做临时加固处理,检查整个构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基础圈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时,铺好柱垫石,柱垫石用C20碎石混凝土铺垫,柱垫石表面应平稳,做到横平竖直,在测定设计标高和水平线后,再逐步落架归位,经业主方、监理方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整体提升方案由公司总工程师和监理公司总监审批,经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论证并批准后实施。

由于该工程采用了整体提升技术,在合同工期非常紧的条件下仍提前完成了该工程,工程质量达省优标准。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整体提升系统技术价值

在古建维修工程中采用整体提升系统技术与传统的落架维修工艺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1.节省工期。传统落架维修必须将建筑物拆除并将损坏的构件修复后再就地恢复重建,其工期比新建建筑还要长。显然采用整体提升技术,工程工期要快得多。

2.经济效益提高。工期的缩短经济效益必然提高;另外,减少很多拆、建的过程与环节也相应提高了经济效益。

3.对工程质量有所保证。落架维修对拆下来的构件必须分门别类的登记造册,合理堆放,然后按原式样恢复,极容易出错;在拆的过程中难保构件不受损伤,质量难以保证。采用整体提升技术,上述的难点、缺点基本都能克服。

4.该技术并不复杂,不需要大型设备和复杂的工具。对于木结构、特别是古建维修工程非常实用且经济实惠。

六、结束语

实践证明,整体提升技术应用在古建维修上是科学合理且经济实惠的,该技术经拓展不但可以使建筑物抬升而且可以平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1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