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析民用建筑施工质量
袁誉平
摘 要: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民用建筑的建设总量已经进入世界靠前排名。质量问题成为民用建筑中的首要问题,其中混凝土楼板开裂问题长久的困扰着建筑工程界。本文对现存的混凝土浇灌问题从起因分析入手,并建设性提出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民用建筑质量 混凝土浇灌 楼板开裂 预防措施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受到众多环节的制约,其中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工程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应,竣工验收、保修服务等等。在众多环节中,建筑施工活动环节是关键环节。只有把好施工环节中的质量控制,才能控制中整个产品的质量。混凝土作为一种复合建筑材料,由于其组成材料的多样化以及各组成材料间的物理化学作用,致使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很多因素有关。混凝土抗压性能良好而抗拉性能很差,抗拉只有抗压轻度的1/8—1/20,且不与抗压强度成比例的增加,因而极易产生裂缝。在实际工程中,现浇混凝土总是受到各种约束,当混凝土在收缩工程中,若其内部产生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吗,就会产生收缩裂缝。尤其在夏天,混凝土浇筑后,水化热释放量大,混凝土在高温下,得不到及时浇水养护,而失水收缩,使混凝土干裂,最终导致楼板开裂。本文以我国多起混凝土楼板开裂的问题详述施工质量控制。
1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中的问题
1.1 原材料的控制
施工使用各种材料的质量和性能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原材料的使用上有两种渠道:自采和顾客提供。不论是那一种都要防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施工环节。
如果购买的水泥存放时间过长或受潮;沙石集料级配不好,空隙大,含含泥量大,杂物多,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外加施工中的不当处理。很容易出现各样安全隐患。因此,在购买原材料时要有出厂合格证,新鲜无结块,砂,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
1.2施工中材料的承载问题
现浇混凝土楼板开裂多分布于住宅建筑结构房屋外墙转转角所在的房间楼板上,一般为呈等腰三角形的45°斜裂缝,且裂缝基本上下贯通。呈明显的弯曲手拉裂缝的特征。
工程中这些多见的楼板裂缝是有荷载作用引起的。如受弯构建在受拉区的弯曲裂缝、弯剪裂缝等。试验表明,当混凝土受压,且荷载达到70%—90%时,混凝土本身的裂缝将迅速增多,在结构的某些受拉力较大的薄弱环节,这种微裂很容易扩展并串联全截面,从而较早的导致贯穿性裂缝。
1.3对材料不当的施工技术
目前,建筑企业的工人基本为农民工,他们的技术素质相对较差,从业经验少,施工行为往往无视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因此施工因素离散度大,可控性差。同期的建筑在同样地段、地基基本一致,同一个设计单位,同一家混凝土供应商,不同的施工队伍施工后,楼板出现裂缝的几率不同。钢管支撑的比木支撑的少,结构层施工周期长的比短的少,混凝土养护好的比养护差的少,施工文明程度高的比低的少,等等。
2 现浇混凝土施工中的相关控制措施
2.1 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施工中应加强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确保原材料的合理选购和运送存放的前提下,在施工中以是改善骨料级配,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二是在拌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注温度。三是热天浇筑混凝土应减少浇筑厚度,以利用浇筑层面散热。四十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五是寒冷季节施工时应采取保暖措施。
2.2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施工荷载不能超过设计荷载,当施工荷载较大时,楼板下应加设支撑,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模板支撑位置,要经过计算确定。底层模板支撑位置,要经过计算确定。底层,模板支撑在回填土上时,回填土必须夯打密实,避免回填土压缩变形或遇水沉降而影响现浇混凝土的质量。上、下楼 层的模板支撑设置要相对应,并设置足够的垫板,避免上层施工荷载对下层楼板产生不利影响。现浇板底膜拆除时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拆除现浇混凝土楼板的模板时,要充分考虑该楼层现浇混凝土板承受上层楼板及其他堆放物的影响。
3 对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分析民用建筑质量管理
3.1 工程参与各方的关系协调。
一个成功的建筑,绝不是哪个人单独一方的成就,是所有人共同创造了它,所以工程各方应多展开交流,正确认识彼此间的关系。施工方要严格案中案设计图纸施工,建立严格案按照监理手册执行,遇到特殊情况,一起讨论解决。形成合法,合理,公开,真正的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保障彼此长期的利益。
3.2 安全管理。
人员的安全,在某种意义上,比工程的安全更重一旦工地上发生安全问题,不但影响工程进度,同时也在施工人员的心灵上蒙上了一层阴影,严重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效率,除了安装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配发安全设备外,还应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根据具体施工环境,给予施工人员相应必备品。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保护的同时,还应做好对周围非工程人员的保护。设置栅栏,设定施工区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即便做好了这些防护措施,还应安排专人对施工周围巡查,及时排除因非工程人员不按要求走而造成安全事故的险情发生。
3.3 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工程质量,除了以上几点,对工程人员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很多施工单位一味只顾产值,忽略了对员工的培训。“磨刀不误砍柴工”,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对公司成本也是一种节约。
3.4 管理制度的执行
现在各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公司制度制定后得不到有效的执行,许多施工单位也面临这样的难题。公司管理制度的制定是综合考虑了诸多因素的结果,是以个单位甚至已个行业广大从业者智慧的结晶,有很高的含金量。但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就是对资源的浪费。管理制度的执行肯定是 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因此,管理制度的执行必须坚决,要使制度给人以真正的约束,让所有员工慢慢习惯自觉用制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某些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工程人员,应按过错程度,犯错次数,认错态度等综合考虑后给予惩罚,而且要严格执行,做到“杀鸡儆猴”的效果。
四 总结
民用建中工程的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醒目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工程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供应,竣工验收、保修服务等等。除了竣工验收,保修服务外,其余的因素可以说都是为施工做准备。因此,施工的质量是最终修筑成品的关键。为了明确质量责任,保证质量事故的可追溯性,坚持审核员和过程监控人员对现场的严重记录的真实性进行验证和确认。因建筑工程形式多种多样,对质量控制要求各有不同,质量控制要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还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做好上述的质量控制工作,就能达到国家的施工验收规范和房屋的质量验收标准,进而满足用户对房屋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丽巍.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M].北京:建筑工程出版社,2005.6.
[2]程远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5.
刊物快递收件地址:
袁誉平 ,13611982009 ,上海市宝山区盘古路777号8#楼409室,邮编:201900
下一篇:建筑工程质量保险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