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中防水措施研究

发布时间:2011-09-03 10:27:48更新时间:2011-09-03 10:28:16 1

建筑中防水措施研究
刘永岗

摘要:在建筑实施建设中,建筑防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建筑防水存在问题,不但影响整体的工程质量,也会增加工程的总决算,给国家及住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实施合理的建筑防水措施十分必要,是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和使用寿命的基础要求。下面,本文就对建筑中的防水措施进行研究,以为建筑防水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建筑;原因;防水措施;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建筑业规模日益扩大。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水技术得到了不断提高与改进,一些新型的防水材料、防水技术亦不断涌现。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房屋建筑渗漏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地解决,渗漏现象比较普遍,不仅影响了房屋建筑的结构安全、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也成为用户与建设单位之间许多冲突纠纷的起因。建筑中有效防水措施的研究十分必要,以使得建筑防水环节科学、有效的进行,而这即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重点内容。
一、当前建筑防水效果不佳的原因
(一)材料环节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防水材料发展迅速,种类繁多,至今已有包括防水涂料、密封材料等在内的100余种,此外,防水材料大多是出产于一些乡镇企业,这些企业往往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技术指导,生产的产品往往质量低劣,工艺落后,加之工程监管不严,抽样复检无人负责,亦为劣质防水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提供了机会。
(二)设计环节
在指导思想上,一些设计人员对建筑防水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过分关注与建筑的结构和构造设计,而对工程设计中的防水措施则不加考虑,只是简单地在设计图上做程序式的标注,难以依据建筑性质和防水结构特点去确定防水材料和防水工作的具体做法。此外,设计部门对新型防水材料缺乏了解,极易造成选材不合理、节点设置不周、设置层次不当等问题。
(三)施工环节
当前,在防水工程施工中,专业的施工队伍缺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施工操作、质量管理、常规检查等难以依据标准合理地开展,特别是在对待节点位置的处理上,因粗心等原因为建筑渗漏埋线了隐患。刚性防水层与檐沟、天沟的交接处应预留凹槽,然后用密封膏进行封严。变形缝与刚性防水层的两侧墙体交接处应当预留30mm的风衣,然后用密封材料填充这些缝隙。在泛水处应当涂刷防水层或者辅设卷材,防水层与伸出屋面的管道交接处也要预留缝隙再用密封材料进行填充。
(四)使用维护环节
对待已经竣工且投入使用的建筑,缺乏管理维护意识,基本没有任何维护措施,人为因素导致的防水层损坏、屋面长期积水、保护层脱离等问题较为常见,加之建筑结构变形、环境介质腐蚀等原因,造成了建筑防水层防水功能的降低。
二、建筑中防水措施分析
(一)防水材料相关措施
处于对防水工程质量的考虑,各种防水材料均需在技术性能上达到标准要求,只有以这些要求和标准为前提,才可在建筑防水工程中发挥良效。建筑防水建设中,所用防水材料必须经建设主管部门制定监测单位检验,通过检验之后,方可进入材料市场。当发现已有劣质材料流进施工现场后,坚决制止其应用到建筑防水工程中去。
(二)防水设计相关措施
为了使得建筑设计人员能够切合实际地进行屋面防水设计,应针对工程的差异性提出不同的细部构造和设计要点。建筑设计人员还应参照防水等级设防要求,依据地区自然条件、工程要求等对防水构造进行设计,重要的不稳应附有详细图解。此外,对于保温隔热系统、屋面排水系统的确定应通过精细的计算,而不是单纯凭借经验,或用二毡三油四个字概括就草草了事。
(三)施工质量相关措施
在防水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通过图纸会审形式,对于施工图中的相关技术要求和细部结构加以掌握,并以编制完成的防水工程技术措施或施工方案为依据来开展施工。总之,在建筑防水工程施工中,应确保材料、设计、施工及管理维护等各个环节的合理进行,从而为房屋建筑自身质量和使用年限的延长提供保障。
比如落水管口处等地方要符合下面几点要求。第一,要考虑水落口防水时增加的 附加层来确定水落口的埋设标高并加大柔性密封层的厚度。第二,水落管口周围直径500mm,坡度要大于5%并涂刷厚度不小于2mm防水涂料。第三,刚性防水层与女儿墙、山墙的交接处要预留30mm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填充。所以要在女儿墙四周水平方面紧靠外边的垂直立面方向贴一周外墙条砖,然后往内做防坡以避免女儿墙时间过长边上可能出现的开裂现象。比较常用的做法是用100#水泥标砖砌筑180mm高的砖墩。
(四)施工管理与维护相关措施
加强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的技术监督与管理,建立建筑防水质量保障体系,按照规范内相关规定严格开展施工。此外,还应积极要求和协助施工单位开展对房屋建筑的专人管理,建立防水相关的管理维护制度,对建筑防水工程进行定期的清扫检查,并就管理工作内容作出一般性的规定,从而确保建筑防水工程后续的管理与维护措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总论
建筑中防水措施的实施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把质量关,使防水措施的相关环节都合理的开展,从而确保建筑防水工程的有效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防水材料、技术亦将不断完善,建筑防水工程前景十分看好。
参考文献
[1]徐崇磊.对房屋建筑工程防水措施的几点建议[J].建筑工程.2010(2)
[2]翟国庆.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措施[J].工程科技.2010年22期
[3]薛廷贺,王耀磊.浅谈建筑防水施工方法及要点[J].工程技术.2010年16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1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