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文化风情的现代演绎——三江县中央国际小区
黄庆
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县,侗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三江中央国际小区位于三江县县城主干道—侗乡大道上,西北角为侗乡大道与三江的新城市建筑景观—风雨桥相交的丁字路口,地块为北面临街、南面靠山的近似矩形的用地,用地南北高差较大。
总平面图
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创造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
居住行为与人类文明的存在一样古老,农业文明时代,居住的家园是与自然不可分割的,现代的人们也需要社区环境的文化感受,需要一种不同于移植的外来文化,不是欧洲的恬静小镇,也不是江南的水乡风情,而是根植于本土的,具有地方特有的场所精神的文化,这种文化只能从所处区域去寻找和挖掘,这样地方场所上的一切才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如今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数字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节奏,那些曾经承载着家园的记忆的场景,围绕着鼓楼的广场,广场上的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生活在都市里已不复存在了,那种传统的受地点与时间制约而维系的家园结构似乎已逐渐被忽视。对于“居住”这一行为来说,“住”只是解决人生理的需要,而“居”则着眼于解决人的心理需要——对归属感、认同感、安全感的满足。对于这个项目我们没有过于专注户型设计,更多的把重心放在如何建立一个富有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生活社区。
在中国,“家”“院”一体的生活模式已传承很久,成为中国人“家”的第一特征,但在三江县这个少数民族地区并没有中式传统住宅那种院落及低层围合的方方正正的空间形态,并且方方正正的空间形态不易适合于高差较大,地形复杂的用地。所以,我们还是试图将本地特有的传统坡地建筑群体形态特点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强调将特有的台地建筑群落布局适应到落差较大的地形变化中,又可分期将项目建设层层推进。根据用地现状条件,将地块平行侗乡大道逐级分设四个台地,项目一期紧邻县城主干道侗乡大道,通过对县城现状及区域规划的充分研究,采取创新式的本地侗族特色主题文化风情商业街作为项目开发的主导,结合商业景观景观广场及步行街形成商业街组团一期,将商业服务设施放在开发的第一步;紧接为纯台地式的住宅景观组团二期,并利用垂直于商业步行街的中心休闲广场轴线,依照地势跌落布置各个住宅组团。景观广场、商业街构成个一条清晰的公共休闲景观纽带,各个组团则由这两条景观纽带连系在一起。建筑物都平行道路布置在各个台地上,建筑高度随地势递级升高,强化了北高南低的地貌特征,与地块相有机结合形成地方台地特色的城市景观。由每个台地住宅形成一个组团单位,以开放式的组团模式来构筑社区邻里空间,每个组团结合相对应的地形,在地面标高和景观配置上有别于外部空间。基本上每个台地布置一排建筑,两排建筑之间形成车行路,没有追求人车分流的交通设计,旨在有效地促进邻里交往的进行与传统回家感受的结合,形成完整的生活街道的理念。住宅组团强调空间的开放性管理上的半封闭,以利于各组团之间的相互渗透,让相邻的各组团形成连带关系,避免组团过于独立而造成邻里空间走向封闭。这样的开开性社区空间结构的建立将不同程度的实现邻时交往的多样化跟可行性。同时,组团式推进开发也是有效降低开发风险的一种手段,在满足开发机动性与灵活性的同时,以便小区的各个邻里空间保持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