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城市环境和谐的观念薄弱,很少进行底部开放空间的设计。90 年代后, 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各城市中高层建筑数量和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开始注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设计师也开始考虑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设计。高层建筑底部开放空间这种能与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设计模式在我国有了较大发展。
二、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现代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设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两者尚未实现协调发展 1、高层建筑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汇集点和出发点,是人流、车流、物流的集散点。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使得现代城市中拥挤不堪的交通状况日益严重。城市高密度发展所引发的交通矛盾已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而狭隘单一的高层建筑底部空间的设计便是造成这些 问题的主要原因。
2、 很多相邻的高层建筑之间缺乏必要的空间连续性,缺乏底部开放空间的设计。这便造成了这些高层建筑之间仅以城市街道相连,城市公共空间无法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交通负荷。
3、 很多高层建筑对绿化的设计不够重视,高层建筑中几乎没有植物覆盖, 绿化率很低。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日渐增多,其绿化水平对整个城市绿化率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对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所造成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大量的缺乏底部开放空间和绿地设计的高层建筑将进一步加速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
4、 气流碰到高层建筑,会形成风流从各个方向穿过建筑物。在建筑底部这种风流越发明显,除影响到附近的低层建筑外,还会使大楼出入口处产生强大风流,使附近的人感到不适。
5、 很多高层建筑只注意突出个性,以外部造型的新、奇、特来吸引眼球,而忽略了与周围环境以及城市整体风格的统一。奇特而毫无美感的底部空间设计,会使整个城市纷繁无序,建筑物与它的周围环境也失去了协调性,使人缺乏亲近感。
三、高层建筑底部共享空间的设计理念
城市的设计正朝着系统化、立体化、开放化和人性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高层建筑能在较小的空间范围里实现多种功能,多元综合建筑应运而生。它必然会成为当代以致未来城市
空间结构的发展主流。高层建筑底部公共空间的功能也必然要求多样化、复合化。设计底部开放空间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促进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必将成为底部空间设计的发展趋势。
1、“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建筑是人们的生活空间的载体,这就要求建筑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作为设计的基本尺度,设计师必须了解人们对建筑的感受,不能离开这种感受而空谈建筑构图和空间艺术。随着建筑设计理念的进步,近来许多高层建筑设计了底部开放空间,体现了人文关怀。人们可以在底部开放空间中活动与休息,有利于人们进行情感交流,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设计师利用各种构图方法和
装饰手法对底部开放空间进行了美化,令人感到舒适和亲切。例如在底部开放空间设置植物和水体,丰富底部空间的内容,增加了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联系,给使用者带来了愉悦。
2、与自然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现代
社会的人们长期居住在钢筋水泥的建筑物中,对于回归自然的渴望变得越发强烈。因此,在现代城市中创造自然空间很有必要。在高层建筑中, 底部开放空间与地面直接接触,人与自然的距离最为接近,具有创造接近自然环境的空间的有利条件。在进行高层建筑底部开放空间设计时,最重要的是要把建筑与自然环境两者相互融合。
3、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的理念
建筑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其空间环境也会对整个城市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高层建筑是现代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它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尤为重大。目前很多优秀的设计师在设计中已经开始注重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高层建筑不能仅被动的置身于城市之中,必须主动的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对城市环境起到美化作用,成为城市环境中积极有效的部分。高层建筑底部开放空间与城市空间直接联系,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其与整个城市空间的协调性; 同时, 周围建筑和自然环境对高层建筑底部开放空间的要求也反映了城市空间对高层建筑的要求,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得到了有机结合。
四、结束语
总之,合理设计高层建筑底部开放空间可以有效地解决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日益增所带来的人流集散和交通堵塞问题。同时也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建筑形式,丰富建筑设计的内容;从城市环境角度看,高层建筑底部开放空间既与其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密切联系,又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相互协调融合,对于创造富有地方特色、人性化、舒适美观的城市环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外,高层建筑底部开放空间还提供了人与人之间休闲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建立和谐美好的人文居住环境。
参考
文献:
【1】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1.
【2】 埃德蒙 •N • 培根.城市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