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滨海铁路站场软土处理的设计思路
吴志军
摘要:在某滨海滩涂地区,铁路站场路基设计中,采用了高压旋喷桩+塑料排水板的复合软基处理方案,本文介绍了这两种软基处理方法结合解决深厚软土地基的机理、特征和作用,叙述了其在处理深厚软弱地基工程中的设计计算过程、设计思路。
关键词:深厚软土路基;高压旋喷桩;塑料排水板;工后沉降,稳定性
一、工程概况:
工地位于福州某铁路支线,铁路等级为国铁Ⅱ级,线路站场位于滨海滩涂地区,路基填方5~7m,软土厚度20~30m不等,地基处理宽度30~40m不等,处理长度约1.5km。由于铁路等级较低,在保证铁路安全稳定的同时还要考虑成本控制,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方案对比。
二、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1.地形地貌:滨海滩涂地貌,地形平坦,大部分已被围垦作为厂区。
2.地层物理力学参数:
(1)淤泥:流塑,γ=15.6kN/m3,σ0=40kPa,天然含水量w =76%,Es=1.73MPa;C=7.28kPa;φ=3.14度;固结快剪凝聚力Cu=5.48kPa;φu=15.19度,压缩模量Es=1.73,竖向固结系数CV=0.65cm2/ks,幅射向固结系数CV=1.3cm2/ks。
(2)粉质黏土:软塑,γ=18.8kN/m3,σ0=120kPa,Es=4.96MPa;C=15.4kPa;φ=33.71度固结快剪凝聚力Cu=21.41kPa;φu=38.19度,压缩模量Es=4.96。
(3)花岗岩全风化:硬塑,σ0=250kPa。
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较发育。本段地下水对砼具硫酸盐侵蚀,环境作用等级为H2。
4.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三、工程方案比选:
在计算前首先来说明一下为什么不采用搅拌桩:由于本项目中软土指标较差,特别是含水率较高,普遍高于70%,平均达到76%。按照当时铁路有关规程,“当地基土PH值小于4或天然含水率大于70%时不宜采用”的规定,根据大量经验,搅拌桩很难成桩,不宜采用。
对于高填方的铁路软土路基工程来说,设计上主要考虑路基的稳定及工后沉降问题。控制参数:1.允许工后沉降SY= .50m;2.稳定安全系数Fs=1.25;工期:120天。
下面对几种方案进行比选(本文的计算主要通过 “地路检算”软件)。
(一) 塑料排水板措施
塑料排水带加固地基原理就是缩短排水距离,使软土中的饱和水沿塑料排水带的纵向沟槽排出,从而加速土质的固结,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用塑料排水带加固地基的优点是成本较低,施工效率较高。缺点是:后期固结排水时间较长,沉降量大,抗剪强度差,无法解决路基的稳定问题。
先看一下本工点使用塑料排水板措施能否解决路基的稳定问题以及沉降问题,按间距1.2m三角形排列,处理深度25m来计算,固结度达到80%,工期120天,计算结果如下:
参考文献
[1].《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 10001-2005)
[2].《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范》(TB 10106-2010)
[3].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 刍议保障性住房户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