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定性结构力学”在土木工程结构项目中应用
管玲凤
摘要:定性结构力学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理论和系统结构,在工程项目的开发与管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了解定性结构力学相关的内容以及相关的设计理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相关的分析和估算,对于工程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本文就从定性结构力学的相关知识出发,并结合土木工程的相关建设,进而探讨和论述了定性结构力学在其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 定性结构力学 土木工程 项目 应用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如何做好工程的建设,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社会和各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理论知识之一的“定性结构力学”也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学习,它的相关知识要点、知识要义在实践中发挥中重要的作用。定性结构力学包括“计算结构力学”定性结构力学,从定性分析、估算判断的基础上进而掌握结构力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
一、定性结构力学的相关知识
结构概念是人们对建筑结构的一般规律和最本质特征的认识,正确的结构概念使人们能深刻理解结构的受力特性,从而使设计更加完善。下面谈谈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1、基本受力状态。构件的基本受力状态可以分为拉、压、弯、剪、5种, 一般构件的受力状态都可分解为这几种基本受力状态,因此加深对这5种基本受力状态的理解和体会是非常重要的。轴心受拉是最简单的受力状态,不论构件截面形状如何,只要外力通过截面中心,截面上各点受力均匀,构件上任一点的材料强度都可以被充分利用,因此轴心受拉是最合理的受力状态、目前悬索、悬挂结构得到广泛应用,就是采用了轴心受拉的合理受力状态。轴心受压与轴心受拉相 比截面应力状态相同,只是拉压方向相反,截面上应力分布均匀,对于适合受压的材料也有很好的受力状态,例如石拱桥就充分利用了石材抗压的特点,结构经济合理。但受压构件较细长时会有稳定问题,偶然的附加偏心力会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甚至引起失稳。
弯和剪往往同时发生,截面上弯曲正应力在中和轴近很小,离中和轴最远处最大;截面上剪应力刚好相反,中和轴处剪应力最大,离中和轴最远处剪应力为零,因弯和剪对材料的利用不充分,但这种受力状态在工程中可避免,所以选用合理的截面形式就显得很重要。对于大跨度的梁,可以改用杆件处于拉、压状态的桁架,从而材料得以充分利用。当构件受扭时截面上的剪应力在边缘处最大, 在中处最小,同时扭转变形在边缘处很大,因此扭转是最不的受力状态,除了选用合理的截面形式外,更应注意结的合理布置,尽量减小构件的扭距,同时对扭转变形较的部位进行局部加强,提高抗扭能力。
二、定性结构力学在土木工程项目改造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阮澍铭,于玲玲. 工程应用结构力学[ 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200 4 .
[2] 程选生,陈卫.增层改造中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的确定[J].建设与设计,2004
[3] 程选生,杜永峰.钢筋混凝土转角楼梯的实用计算方法探讨[ J ] .结构工程师,2 0 0 5
[4] 柳炳康,吴胜兴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 M] .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 程选生.围护结构保温层经济厚度的确定[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