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建筑设计论文

浅析暖通系统设计的原则-职称论文发表网

发布时间:2011-05-25 08:43:14更新时间:2011-05-25 08:44:10 1

浅析暖通系统设计的原则
常惠芬
摘要:在我国总能耗中,建筑能耗占据了重要成分,约30%,而建筑能耗中的采暖能耗在一般情况下要占整个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约是其它国家的3倍。因此,对建筑节能尤其是暖通系统的设计已成为当务之急。本为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暖通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房屋建筑中暖通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应用。
关键词:暖通设计;暖通系统;建筑工程;基本原则;设计原则
我们建筑业应积极响应“低碳”这一号召,运用新材料采取新设计方法降低建筑能耗,尤其是暖通能耗。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分析房屋建筑中暖通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应用。
1、 我国暖通设计存在的问题
暖通系统的设计严重影响着房屋建筑中暖通系统的节能效果,但这个特点并未过多的受到设计人员的重视。大多数设计者都沿承以往“以业主为中心”观念,只求经济效益跟数量,盲目赶工期,完全忽视质量,并未对某些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地处理,且按其设计出的方案进行施工的工程一般都存在投资大、能耗大等特点,大大超出国家、地方等相关标准。而且,个别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工作时注意力不够认真仔细,个别地方并没有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如盥洗室、厕所、浴室及厨房等容易被忽视的地方未设散热器,使室内的温度很难达到规范要求。另外,还有建筑行业的设计单位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节能系统评价标准,且有些工程存在使用单一指标评价其节能效果的现象,然而,节能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且不断有新的技术方案涌现,因此,目前应积极设计一套可合理使用这些技术方案的科学评价体系。
2、 房屋建筑中暖通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对住宅建筑暖通系统进行节能设计时应遵循暖通设计的基本原则。
1.1节能原则
应仔细寻找温度、湿度、劳动强度、风速及平均辐射温度这五项影响热舒适指标的主要因素相互间的适宜比例,并对其进行巧妙组合以达到舒适和节能的协调。同时,为了在房间内形成舒适的微气候可通过房屋围护结构的导热性的利用来抵抗室外气候的不断变化而达成。另外,对于管路系统应尽可能地设计为简单结构,以减少管材消耗量及方便施工,最终节省初投资。
1.2兼顾整体与局部
一般情况下,实行集体供暖在保证各个房间的室内温度时还可降低采暖能耗,是房屋建筑暖通系统的首选方案,但实施该方案时应注意满足个人需求及控制的灵活性,不可强求全面统一,应保证各个房间的室内温度可独立调控,实现分户或分室热量分摊。
1.3满足声、光、色生活环境要求
在房屋建筑中,影响人体舒适的主要因素是舒适环境,同时生活环境中的声、光、色三个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如可让人们在心理上感觉到温暖的暖色调,其在满足人们心理温暖的基础上可助人们降低室内温度,从而避免能源的消耗。
1.4充分利用室内通风量
在房屋建筑的节能设计中应通过合理地组织室内进排风气流,增大室内通风量,消除空气中的细菌、浮游尘埃及臭味等有害人体的物质,解决控制的质量问题,从而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进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 房屋建筑中暖通设计的具体应用
3.1热水地板辐射供暖
随着房地产建筑业的不断发展,热水地板辐射供暖逐渐受到人们所喜爱并正广泛推行及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在设计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时应详细地计算理论问题,同时还应将运行费用、运行状况、施工安装、热舒适度及材料选择等相关因素考虑在内。地板辐射供暖具有调节性良好、蓄热能力大、节省居室面积和能源、环境舒适、运费低、隔音效果好等特点。调节性良好主要体现于住户在进行调节控制时,只要参照个人的生活需求就可实行分户计量。尽管地板辐射供暖具有多项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但其在理论计算和工程设计等方面还是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相关的设计规程和施工验收工作。
3.2电热供暖
电热供暖的实施需要根据各个地方的经济、文化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具体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具体情况及方法可根据以下几点:①距离集中热源较远的建筑物;②特殊供暖、局部供暖等各类不同场所的需要;③热能使用率较低的地方可通过热泵系统的采用而得到提高;④可通过蓄热技术、低谷电等相关建筑技术实现供暖。此外,电热供暖在保证技术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应具备相应的可控性及安全性。
3.3燃气供暖
天然气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燃料,是一种清洁能源,具有废弃物排放小、污染小等特点。但是,在使用天然气进行供暖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应按照长远发展的计划和目标使其与城市规模发展控制的总体标准相适应;②充分考虑不用地方的燃气供应条件和价格情况;③将使用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及检测手段考虑在内;④为降低烟气排放带来的负面影响应避免“一户一炉”、“烟气直排”等方式出现于面积较大的区域。
4、 结论
综上所述,人们的居住环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在节能环保的新时代下各个暖通系统工程的设计人员应提高自身对节能意识的理解,注重暖通质量,加强自身各方面的素质,熟悉并严格执行《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不断学习新技术,采用高科技的先进方法,保证供暖热源和系统能源效率达到标准,从而达到即保证室内温度又节能环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2005.07.01
2、林海燕,郎四维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应用技术导则 严寒和寒冷夏热冬冷地区,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3(08):145-149.
3、高养田.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设计技术发展(之三):全变速离心冷水机组装置设计与等临界性能原理(续2) [J].暖通空调.20105(6):152-155.
4、贾玲.浅谈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J].科技创业月刊.2010,3(9):235-23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jianzhushejilw/1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