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化工论文

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性能及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11-03-19 09:57:34更新时间:2025-01-15 11:32:20 1

  龚海宏

  身份证号:1404301981****4413

  摘要:建筑工程外墙面与自然环境直接接触,当天气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内部环境温度以及结构质量。在建筑外墙施工中,通过应用保温施工材料与技术,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并改善室内居住环境。在选择外墙保温材料的过程中应对其基本性能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建筑实际以及导热、防火、吸水等重点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在满足基本安全性、保暖性需求的基础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性能及选择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

  引言

  外墙保温施工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提高施工质量,能够有效保护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最大程度减少外部环境因素对建筑墙体的不良影响,进一步保障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同时完善建筑保温功能,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因此,施工人员应结合工程状况,分析工程建设要求,明确外墙保温施工技术要点,确保各项细节工作的有效性,提高房建工程外墙保温施工质量。

  1住宅建筑进行外墙保温的重要性

  现如今,很多住宅建筑都应用了外墙的保温技术。很多施工单位都会将保温材料直接应用在建筑物的外围墙体上,而不是使用保温板等。这种施工方式不仅能够对混凝土墙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能够确保建筑物在遭遇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外墙墙体及保温板不会出现强烈的变形甚至脱落等问题。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应优先选用质量轻且环保的保温材料,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在住宅建筑外墙增加保温层,能够保证建筑物内部的温度总体维持在一个较为平均的水平,在较为寒冷的季节,建筑物内部温度不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避免建筑外墙出现开裂、破损等情况。此外,由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距较大,对住宅建筑外墙进行保温施工能够改善室内的温度情况,达到节能目的。

  2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技术特征分析

  2.1适用范围广

  北方冬季环境温度较低,因此,在北方建筑施工中,需推广应用外墙保温技术,改善室内环境。另外,南方夏季温度较高,通过应用外墙保温施工,有利于发挥隔热作用。在砌体结构、剪力墙结构施工中,均可应用保温技术类型。

  2.2保湿功能强

  在建筑工程外墙施工中,通过应用保湿材料,可有效平衡建筑工程室内外冷热桥,充分发挥保湿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外墙以及内部墙面施工中,均可选择适宜的保温材料与技术。

  2.3保护主体结构

  在建筑工程外墙施工中,通过设置保温层能够有效减少自然环境温度、紫外线等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当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时,会造成建筑工程外围结构热胀冷缩,进而产生结构裂缝,而通过应用保温施工技术,可有效缓解环境温度变化对建筑结构内部应力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裂缝发生率。

  2.4改善室内环境

  通过开展外墙保温施工,有利于改善墙体结构保温性能以及耐热性能,减少室内环境中的热能损失。另外,当发生强降雨天气、降雪天气等时,可充分发挥墙体结构的耐湿性能,改善防潮效果,避免对室内空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性能及选择

  3.1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性能

  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包含以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XPS板)以及硬质聚氨酯泡沫板(PUR板)为代表的有机保温材料;以岩棉板、泡沫玻璃板、STP真空绝热板为代表的无机保温材料;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匀质改性防火保温板为代表的复合材料三大类型。

  3.2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选择

  3.2.1防火性能

  外墙防火材料等级包含A、B1、B2以及B3共4个级别,A级为不燃,即便在高温下也不会轻易燃烧,能够有效的阻止火势的蔓延。B1级为难燃,在高温下具有一定的耐火性。B2级为可燃,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会产生自燃现象。B3级为易燃,该种材料引发火灾的可能性非常大。我国在建筑房屋外墙保温材料选择上明确规定宜采用A级保温材料以避免火灾的发生;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需要通过设立防护层以提高房屋建筑当中的燃烧等级;不宜采用B2级,严禁采用B3级作为外墙保温材料。

  3.2.2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决定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效果的关键性指标,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越低保温效果越好,即便较小厚度也能满足保温需求。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选择中可根据热传导公式进行同等保温效果下保温层厚度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选出适合的外墙保温材料。

  3.2.3稳定性

  外墙保温材料的稳定性既包括化学稳定性也包括物理稳定性。其中,化学稳定性是指外墙保温材料处于强腐蚀性介质环境当中并不会与腐蚀性介质发生化学反应。目前建筑房屋外墙保温材料属于中性,其pH值在7~8。而物理稳定性包括其抗压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等,外墙保温材料被用于建筑最外围结构,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形,一旦材料发生变形,不仅容易从墙体脱落产生裂缝影响保温果,同样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和财产损失。

  3.2.4吸水率

  材料选择中需要对外墙保温材料的吸水率等指标进行确认,若保温材料吸水率过高,会因为吸入过多的水分而遇冷凝结成冰,进而降低保温效果。因此,外墙保温材料选择应尽量选择不吸水的保温材料或者防水型的保温材料,若选用了易吸水的保温材料则可以通过使用憎水剂以保证保温效果。

  3.2.5膨胀系数

  膨胀系数是指保温材料受热时所展现出的膨胀特性,该特性与材料的热稳定性存在密切的关联,若外墙保温材料的膨胀系数较大其在受热后会产生较大的内部应力进而破坏保温结构。反之,若外墙保温材料的膨胀系数较小其在受热后产生的内部应力有限对于保温结构的影响也十分有限。除此之外,在整个保温结构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应通过预留一定膨胀缝避免材料膨胀时破坏内部保温结构。

  3.2.6环保性能

  大多数传统有机外墙保温材料以石油衍生物为基本材料,不仅具备难降解性、难回收性,且一旦燃烧很容易产生有毒气体,所以,选择过程中应避免选择此类材料。另外,材料的吸声系数也是一个重要的环保性能指标,该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噪音的影响效果。

  3.2.7造价成本

  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造价成本既包括材料本身的成本同样也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支出。在材料本身成本上要保证其单位体积的价格与其功能相对应,通过综合地经济性评价进行判断。而在施工成本支出计算判断时,不仅要保证保温结构的合理性更要保证选用的材料具有安全简便的安装方法,而且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技术以及人力和设备的支出。

  结束语

  在政府大力提倡节能减排、实现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对于能耗较大的建筑行业,在工程施工中,需推广应用节能环保材料与技术,对此,在建筑外墙施工中,可推广应用外墙保温施工技术,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益,同时还可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拥有良好的蓄热能力,能够在提升房屋建筑舒适度的同时对其加以保护,并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不同类型的保温材料拥有不同的性能特征,在选择的过程中应综合其导热系数、稳定性、防火性能、环保性能以及造价成本等性能进行考虑。当然,材料的选择是基础,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选用也十分关键,只有材料和技术达成高度配合才能够充分发挥房屋建筑外墙保温的优势。

  参考文献

  [1]王改玲.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工艺[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12):80-81.

  [2]李传英.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要点[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0(12):86-87.

  [3]孔东红.建筑工程外墙保温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2):107-108.

  [4]康体,郭林博,陈江.高层住宅外墙保温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砖瓦,2020(10):99-100.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huagonglw/7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