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泰州市辐射环境监督站2010年个人剂量监测资料,分析泰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置测现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
出了相关对策。结果显示,泰州市IV,V类密封放射源和II、 Ⅲ 类x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大部分在安全环境下工作,但存在人为故意受照及
监测覆盖率低等问题。
关键词:放射工作人员 个人计量监测 管理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Rl4 文献标识码:A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作为放射防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测数据可以客观评价放射工作场所防护水平,辐射工作管理水平,可以为放射病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保证接触放射性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在法律条文中明确规定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为此,利用泰州市辐射环境监督站2010年个人剂量监测资料,本文对2010年泰州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简要介绍与分析。
1 现状
1.1监测对象
泰州市42家放射源单位,共有256名放射工作人员,他们主要受Ⅳ、V类密封放射源和Ⅱ、Ⅲ类x射线照射 ,放射工作主要有医用x射线诊断、工业x射线探伤、工业x射线分析、密封放射源应用。
1.2监测方法
采用中核(北京)核仪器厂提供的热释光剂量计,包括的仪器设备有FJ-427A1型热释光剂量仪、FJ411B型热释光退火炉、JR一1155型LiF(Mg,Cu,P)热释光探测器、TLD-446型剂量盒、外径为170×21(mm)和70×90(mm)铅罐等,由泰州市辐射环境监督站负责剂量计的发放、回收并进行测定,按照GBZl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要求将剂量计佩戴于左胸前,监测周期为3个月。
1.3质量控制
热释光探测器的热释光元件使用前经240℃ ,恒温l0分钟退火处理,热释光剂量仪定期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检定,监测人员持证上岗,并积极参与省内比对与盲样考核。
1.4监测结果
本次调查涉及的42家单位均属密封放射源或x射线装置应用单位,其中Ⅱ类x射线装置均为工业探伤,Ⅲ类X射线装置为医疗诊疗单位和工业x射线分析。
表1 泰州市2010年各类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统计结果
受照来源 | 单位数(家) | 监测人数(人) | 分布人数 |
人均年剂量 (mSv) |
|||||
<lmSv | lmSv~5mSv | 5mSv~15mSv | 15mSv~50mSv | >50mSv | |||||
V类密封源 | 5 | 12 | 10 | 2 | 0 | 0 | 0 | 0.71 | |
Ⅳ类密封源 | 22 | 164 | 131 | 31 | 2 | 0 | 0 | 0.96 | |
Ⅲ类x射线 | 3 | 8 | 6 | 2 | 0 | 0 | 0 | 0.82 | |
Ⅱ类x射线 | 12 | 72 | 18 | 28 | 22 | 4 | 0 | 2.28 | |
总计 | 42 | 256 | 165 | 63 | 24 | 4 | 0 | 1.32※ |
注:※为256名放射工作人员平均年剂量。
从表l看出:(1)以上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平均是1.32mSv/a,略低于1995—1999年间全国人均年剂量水平;(2)64.5%的工作人员年剂量<1mSv,低于国家对公众年照射剂量限值l,且89.1%的工作人员年剂量<5mSV,说明大部分人是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3)从人均年剂量看,接触V类密封放射源和Ⅲ类X射线装置人员相对更为安全,由此可以看出,辐射相关管理部门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对Ⅳ类放射源,尤其是Ⅱ类X射线探伤的监督管理中来;(4)有4名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超过《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限值,后经调查查明4名放射工作人员均存在人为故意照射。
2 存在的问题
2.1监测覆盖率低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底,泰州市应用Ⅳ 、V类密封放射源和Ⅱ、Ⅲ 类X射线装置的单位数分别为38家、5家、58家和143家,而进行放射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的单位数分别为22家、5家、12家和3家,按参加监测的厂家数计算,监测覆盖率均不到50%,离卫生部要求到2000年监测率达到90%以上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2 被监测单位及个人重视不够
在日常监测中常有异常监测数据出现,如表1中的4名放射工作人员均存在人为故意照射;还有些对剂量计佩戴方法、注意事项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1)不按时交还剂量探测器,(2)将剂量计放在抽屉,挂在墙上,非专人佩戴;(3)强行打开剂量盒,致使剂量探测器掉地上,用手触摸探测器,甚至污染、损坏和丢失探测器。这些不仅给监
测工作带来麻烦,还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 对策
(1)加强对放射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纳入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均要求用人单位应负责安排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监测,为我们提供了剂量监测管理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加大政府投入,一是用于行政开支增加监督检查人员数量,争取做到监督检查全覆盖,不留死角。二是用于降低个人剂量监测费用,个人剂量监测费用适当由政府买单,这将大大提高个人剂量监测的覆盖率。
(2)加强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泰州市作为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应用大户,放射工作人员多,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本市定期组织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加强企业和放射工作人员对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认识。
4 结语
泰州市Ⅳ 、V类密封放射源和Ⅱ、Ⅲ类X射线装置工作人员大部分在安全环境下工作,接触V类密封放射源和Ⅲ类x射线装置人员相对更为安全,但存在人为故意受照及监测覆盖率低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
应加强对放射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强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加强个人剂量监测的监督与指导,努力提高我市个人剂量监测覆盖率,并确保监测数据客观、有效,确
保相关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下一篇:基于DOW指数法的油库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