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广告论文

现代招贴设计中的空白表现

发布时间:2011-02-26 10:38:44更新时间:2021-03-11 14:02:26 1

  摘要:在招贴设计中,空白不仅仅是作为背景存在的,而是参与设计,巧妙利用空间分割,使物象之间大小、远近、疏密井然有序。把无关紧要的形象化繁为简,变零为整用空白取而代之,在这种元素与空白的扬弃过程中,我们更深刻的认识了事物,进而使得精心雕琢的形象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醒目。

  关键词:空白;招贴设计;意境;致用;表现

  空白是设计者有意在作品中形成的无字、无像的形式,但空白不是虚空,是有内容、有意义的,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设计手法。平面设计中的各种图形、文字元素出现在画面中,传达内在的含义,而空白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同样在设计中表现的是一门更深的境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招贴设计中,设计师们打破空白的局限,巧妙的运用其特点来彰显主体、揭示主题,“以白当黑”释义画面的“言外之意”。这种设计手法看似无形,实乃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以一种感性的手法形成有限寓无限的意境。

  空白的意境

  空白的意境在于没有实体的语言却在叙述难以穷尽的境界。设计中空白的表现与中国画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中国画中,白色画纸的白也属于色,画家极其重视“留白”,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意境。齐白石老先生画虾而不画水,画面留有大量的空白表现实体的水,但虾依然是在鲜活的游动。中国画的画面表现力没有因为空白而无力,反而此时无声胜有声,整个画面带给人们一种和谐与宁静之美,给人提供了驰骋想象的余地,作品的意境得到了升华。这种传统的意境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空白设计。意境空白使得主体形象与外在意境连成一片,从而挖掘了作品的深度和神韵,通过视觉范围的扩张获得感性的延伸,更大程度地体现招贴设计的无穷韵味。

  空白的致用

  什么的招贴是好的招贴设计,招贴设计的本质在于设计传达信息,诉求用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达到宣传的目的。现代招贴设计被大量的信息、繁杂的形式、多变的图形和浓艳的色彩所眼花缭乱,拥挤不堪的画面不仅产生了视觉疲劳而且容易造成心理压力、使人产生逆反心理,达不到设计传达信息的目的,更谈不上作品美的陶冶。

  从某些层面讲,空白的存在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设计里,空白不仅仅是作为背景存在,而是参与设计,巧妙利用空间分割,物象之间大小、远近、疏密井然有序。把无关紧要的形象化繁为简,变零为整用空白取而代之,在这种元素与空白的扬弃过程中,我们更深刻的认识了事物,进而使得精心雕琢的形象更加突出、主题更加醒目。

  空间引人遐想,虚实相生的处理手法潜移默化的引导着观者。设计中的空间就像文章中的省略符号一样,虽然没有过多的语言,却带来延绵的想象,意味无穷。一副招贴作品,不是简单的把所有的空间全部利用,把所有的信息罗列,认为留白就是浪费空间,而是有意识的留白,让主体形象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更加醒目的传达更多的信息,适当的空白给观者想象回味的余地,本来没有的东西带给人们无尽的联想,徜徉在想象的空间中,回味作品的感情熏陶。每当看到这种留有大量空白的招贴时,内心的好奇感会被激发,被作者巧妙的构思所打动吸引,不自主地去想象这是什么意思,表现了什么,引入另外一个画面以外的世界去联想,品味设计深层次的意义。

  空白满足观者心理的需要。感性诉求是艺术作品的灵魂,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情调、境界是衡量一幅作品最高的标准,能够使欣赏者心灵满足的作品往往是真正的艺术。在招贴设计中大胆地使用空白,能为设计带来超然脱俗、清新雅致的独特意境,从而具有释放心情的作用。现代社会中,人们已经被快节奏的生活、紧张的生存压力所累,忙碌之余是对释放的渴望,希望能够在宽阔的空间里呼吸,这时一幅纷杂凌乱的作品只能加重观者的压迫感。相比一幅轻松、透气的画面减少了观赏障碍,降低视觉疲劳,是更有吸引力的。观者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品味设计不仅是物质上的需求更是精神的追求。

  招贴设计因为有了空白的存在,空间的释放,黑与白整体结合才能创造有层次、有深度的艺术,才能彰显艺术存在的价值。

  空白的运用

  在整体版面中寻找空白。美国著名设计师维基•斯特鲁认为:“空白的运用表现了对构图的精妙理解”①。设计要求整体和谐而又富有美感的版式设计,而空白的艺术运用,使版面上下平衡、左右的均衡,彼此协调,产生美感和魅力会使观者愿意接触和接受。一幅好的招贴,应该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考虑,照顾版面大局,然后再充分运用平面构成的设计原理,在局部中求变化,在小变中出新、出彩,通过有限的版面表达丰富的内容。在版面设计中,巧用比例和空白,注重整体性,使版面空白处的退让与信息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靠“空白”的映衬,使精心塑造的主题形象突出,使朴素的版面拥有深远的意境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现代招贴视觉传达设计中,如果空白运用巧妙,对空白的形状作精心安排,空白处就会成为设计中最突出、最令人瞩目的部分。对于画面整体性的要求,招贴设计中的空白既要有独特的韵味,又要与主体呼应。空白如果没有呼应,人们就不能理解空白的含意,适得其反失去本身的意义,作品变得空洞乏味。设计者充分运用图形、文字加上留白的艺术处理和谐解决各元素之间的关系,使版面之间得到统一,保留了版面的稳重大方。而空白与文字、图片的强弱对比,又不失灵活生动。例如,“平面设计教父”福田繁雄,他的招贴设计作品《国际囚犯人权》版面的80%都大量运用空白,整个画面靠空白的连接整合,四个设计元素相互呼应组成人脸结构,版面清新明快、和谐统一,通过位置和摆放的变化统一中又不失创新。

  在比例中寻找空白。现代招贴设计中空白的比例、大小、位置直接影响作品的品味。究竟留多少空白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空白比例的参照是有意识、有目的的,不是随处留、随意留的,否则空白的魅力将大打折扣。有人分析:画面留白在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的效果最好,如果超过三分之二作品危险性就会增大,因为作品的成败将完全依赖于空白的适用与否。较大比例的空白,相对图形与文字所占的比例则相对小,但由于大面积空白的衬托,会使小面积的图形文字更显得焦点集中,使得招贴更加的大气而有韵味,广阔而流畅,作品将充满现代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通过黑白比例的处理,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位置反差、色彩反差,图形和文字高效的传达信息。如果较大比例的空白运用不当,这幅作品将直接宣判失败,所以大面积空白的使用要慎重。

  现代招贴是一种瞬间艺术,平均一幅招贴在人大脑中经过的时间只有2到3秒钟,这不仅要求招贴信息的完整,更加考验设计师版式上的安排合理。例如,在招贴主体形象周围留有大量的空白,空白不仅缓和了主与次的紧张感,突出了主体,而且把版面连接得清晰、舒展、悦目,对观众的阅读产生良好的引导作用。

  在内容中寻找空白。招贴设计中的空白不是真正的“无”,而是内容的“有”,通过对可见物的超越,蕴藉着一切和无限。招贴不是简单的图像处理,必须通过对传达信息的理解,营造图形与文字之间的关系组成画面。空白是营造画面的需求,是所表达内容的一部分。适当的空白补充可以准确表达画面中的思想内容,营造耐人寻味的氛围,产生一定的神秘感,创造一种意境。以其简单的“形”传达丰富的“意”,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画面中留有一定的空白,造成视觉想象的空间,使观者去思考想象“这是什么”、“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引导观者探究深层次的含义,进入另外一种境界里。

  空白就如戏剧中的哑场、不是没有语言,而是用身体语言传达的一种有想象的、情感的、故事性的更加吸引人的情节。观众在观看哑剧的时候不会因为没有声音而离席,会被这种无声胜有声的形式所打动,会把身体语言当作一种艺术内容来欣赏。在招贴设计中也是如此,有意识地留出以想象、回味的空间,虽然无字、无像但使观者看到画面上本来没有的东西,这样的空白才能给人以无尽的感觉,才能使观者以想象力去丰富它的空间。在学习招贴设计是看到的一幅关于MP3的设计,设计者成功地运用了以“虚”托“实”的手法,用一条简单的耳机线勾勒出MP3的外型和喇叭,而三分之二的面积是空白,我开始并不明白作者用意何在,后来才知道画面上的喇叭是在聆听空白,在这幅作品中空白不是简单的背景而是作者表达主题不可缺少的内容,它传达的信息是世间万物、是一种境界,很好的烘托出主体物的特性。因此,“空白”可能比“有”更具有塑造力和想象力,它召唤观者去补充画面中没有的内容、去联想内容之外的意境。

  结论

  招贴设计中的“空白”是一门简单又有诱惑力的设计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技巧。它以单纯的个性化视觉语言把设计创意概括化、新颖化,并以感性的方式向观者传达信息。毫不夸张的说,空白把招贴设计带入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空白,把艺术欣赏着引进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因此,在招贴设计乃至整个现代设计中我们绝对不能忽视空白的表现。

  注释:

  ①李芹:《空白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教育论文网,2007年03月。

  参考文献

  1.何洁:《广告与视觉传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2.朱琪颖:《海报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高飞:《空白与意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4月版。

  杨本忠:《论中国画的空白》,科教文汇,2007年04月版。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uanggaolw/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