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民主和多元化社会的发展,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个人角色意识和社会角色意识越来越突出,受众对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社会责任意识要求也很强烈。但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这种角色转换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最为典型的就是越位现象,本文分析了这种越位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核心论文网,主持人,角色转换,越位现象
主持人有三种角色分别是:个人角色、社会角色、媒介角色[1]。这三种角色一直处于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之中。随着大众文化的平民性和娱乐性对新闻事业的影响,个人角色和社会角色在矛盾的统一中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主持人向个人与社会角色的转换成为一种主流趋势。个人角色就是指主持人在节目主持中不受媒体和社会因素的制约,表现出极具自由独立个性化的角色扮演的模式,而社会角色就是指主持人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为中心,替公民去发言,在评论新闻事件站在百姓的立场去评论新闻[2]。这种话语方式的转换为主持人提供了个性发挥和主动创作的广阔空间。但是,作为政府喉舌的电视新闻节目,是不能完全把个人的情感和意志带入节目中的,在特殊的传播情境下,这种“越位”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主持人能否成功实现向个人、社会角色的转换,涉及到对新闻专业主义、价值道德观、话语权和情绪控制的选择。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转换中越位现象的动因
(一)政治素养与价值取向上的缺位
主持人的政治素养与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主持的节目能否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引导舆论,其言行关乎着媒体的外在形象。随着韩流和美国文化产品的入侵,当前许多综艺相亲节目主持人主持中,以娱乐和相亲为幌子,向青年观众展示着金钱爱情观、闪婚恋爱观、高消费享乐观等。这些都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社会良好的风气。许多主持人的价值取向缺少中立的原则,没有遵守客观、公正、价值中立、不偏不倚的尺度;没有根据事实做出评论,虚构事实、诽谤别人、揭露个人隐私;没有用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和评述新闻事件,错误地影响节目的质量和娱乐的导向。
2014年4月9日,湖北广电荆州电视台垄上频道《垄上行》主持人崔建宾,针对湖北贫困县官员说出的“政府是全县人民的面子”做出评论时。对这句话分析过于个人化,没有冷静思考。泛批政府官员比的不是政府服务水平的调高,比的是排场的结论性话语论断。显然是以偏概全。忘记了自身传播者身份而不是决策者身份。没有客观的、公正报道该事件,多次使用结论性话语去掩盖报道新闻事件。他们把个人观点当成主持人的职业观点,没有正确处理个人论断与客观报道的关系,没有正确使用好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话语权,正确引导舆论,努力传播知识。
(二)语言能力与文化内涵较低的倾向
语言的表达是主持人的一项基本业务技能。这种能力直接影响着知识的传播和理解并接受。特别是地方性电视民生新闻节目,泛口语化现象泛滥。这种方言版的形式虽然可以提高收视率,但是会影响主持人的自身发展,主持人可能会忽略了还需自觉地提高自身文化内涵修养,丰富知识、规整言语,仅凭方言的幽默形式,三言两语的随意点评,使一些社会问题流于表面。文化内涵与一个主持人的知识、道德、价值密切相关,许多记者型主持人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不择手段地策划假新闻,茶水发炎、假试报警、街头偷拍测量人道德标准。这些都是职业道德低下的表现。还有在一些重大事件和突发新闻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为了“表现”自我,在台风暴雨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