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广播电视论文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

发布时间:2014-04-03 15:58:44更新时间:2014-04-03 15:59:23 1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季刊)是由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主办,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研究为主,兼含各类社会科学研究(亦适当顾及自然科学研究)的高校综合性学术刊物。刊欢迎远程教育系统、高等院校和社科界等各方面人士投稿,欢迎订阅。

  本刊设有远程开放教育、马列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论、文学、史学、哲学、法学、新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栏目。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远程开放教育、马列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论、文学、史学、哲学、法学、新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栏目。

  投稿须知

  期刊名称: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主办单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国际刊号ISSN:1008-6382

  国内刊号CN:50-1037/G4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重庆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历史沿革:重庆电大学刊

  现用刊名: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创刊时间:1989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一.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

  二、来稿应自出机杼,具有学术性、新颖性、真实性,观点正确,条理清楚,内容充实,言之成理,以6000字以内为宜。

  三、为使刊物的著录更加规范和统一,与国际接轨,本刊从2001年起,将采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标准》的著录格式。文稿应打印或用方格纸誊写(也可用WORD格式编排的软盘),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标点规范,简化字、数字、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文中各节序次采用一、(一)、1、(1)标注。来稿应具备“论文题目”、“作者署名”、“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等要素。引文务必核对准确。

  四、文章摘要应具备独立性、自含性,100—200字左右;关键词一般3—7个。

  五、作者简介的格式为: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称、研究方向。还应在文后列出作者单位、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

  六、文中参考文献应用[]择要列出标号(同一文献多次征引的标号不变,只在[]后用(P阿拉伯数字)标出页码,例如:[2](P122))。标准格式为:

  1.专著:作者.书名.卷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月、页码.

  2.期刊:作者.篇名.期刊名,年份,卷期号.

  3.报纸:作者.篇名.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七、作者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作技术性修改,如不同意修改,务请在稿件上声明。

  杂志目录

  2013年4期目录

  1.互融合相得益彰双模式促进发展——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高职教育双模式办学的实践探索刘建生,周志钢,卢跃生

  2.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政策法规年表建构与分析赵慧臣,竺依炜,刘革

  3.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新探吴恺

  4.高校二级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探析彭冲,魏小荃

  5.道德评价方式刍议伍志燕

  6.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王志

  7.论知情权的概念及法律特征周昕,向敏

  8.论实证主义法学与实证主义哲学的关系段卫利

  9.转型与变迁:农村市场化进程中基层农民政治观念的变革彭澎

  10.略论“QE3"之影响史海峰,郭瑞红

  11.在“生存”与“存在”的夹缝中——论王小波小说人物的困境及其救赎张川平

  12.人类与植物生态间性的文学阐释——评迈克尔·波伦生态散文《植物的欲望》郭茂全

  13.模因论视阈下《孙子兵法》的英译及其在英语世界的影响谢柯

  14.酒店行业英语语料库建设路径研究谢青松,彭丽

  本刊特稿·符号学研究专栏

  (3)抢话:叙述各主体争夺话语权的特殊方式赵毅衡

  (9)《失落的秘符》中的符号因素与叙述技巧李雨芹

  (12)当代音乐的伴随文本依赖——从“音乐发烧”现象出发何一杰

  (16)《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符号游戏郑哲

  (19)大跃进时期和转型期工人形象的嬗变——对两张照片的文化符号学分析贺薇

  (22)《霍华德庄园》中巴斯特形象的符号学分析陈蓉

  远程开放教育研究

  (26)开放大学:战略转型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若干问题思考李国渝

  (32)生态文化视角中的中国开放大学建设困境、体制设计与战略规划张亚斌

  (39)论构建中国开放大学的话语体系冉红

  (47)远程教育的存在基础——教育虚拟化表达朱肖川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uangbodianshilw/3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