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西北工业学校),始建于1979年,原隶属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后划归甘肃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2009年4月划归甘肃省教育厅管理。1992年被能源部授予“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学校”的称号,1992、1995年被甘肃省人事厅、省教委、省计委评为“毕业生分配先进学校”。2001年经甘肃省高校设置评审委员会评审(全票通过)、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改制为——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的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位于中国历史文明古城——甘肃省天水市,毗邻文明中外的麦积山石窟。处于规划中的天水市新城区中心。学院始建于1979年,是甘肃省最早成立的高职院校之一。学院占地32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27333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2万余册。学院教学、实习、运动、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校园布局合理、花木繁茂、碧草如茵、环境优美。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壮大,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科学的办学体系,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强劲的发展潜力。现设有地质学院、测绘学院、建筑学院、化工学院、电信学院、艺术学院、经管学院、旅游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九个二级学院。共设置32个高职招生专业和50多个专业方向,专业设置呈现出“以工科为主,文、经、管类兼顾,协调发展”的建设格局。其中区域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水文与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岩土工程技术、钻探技术、工业分析与检验、工程测量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已发展为特色优势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45人(含外聘教师254人), 其中教授、副教授(研究员、高级实验师)63人,讲师(工程师)104人,“双师型”教师182人。学院面向全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在校生近9000人,至今已为国家培养了13000多名中、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院从实际出发,结合我院办学特点,树立“科研服务意识”。自升高职以来,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文256篇,完成省、校级科研项目60项,出版著作(教材)32部。学院现设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研究生教育、成人本科教育、成人专科教育以及各种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成立了工程勘察所、工程测绘研究所、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点、劳动部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会计电算化培训考试点和天水旅游培训中心等,在教学上实行“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现代技能”的一体化模式,推行“一凭多证”制度(即学生完成学业后,除取得毕业文凭外,还可考取相关专业的执业资格证书),以提高并强化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学院在十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与西北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统计学院、甘肃工业大学高等院校联合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架起了“学习——就业——深造”的人才立交桥;并同全国十八个省市建立了稳定的人才供需关系,和四川长虹集团、广东TCL集团、德赛集团、深圳创维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开展“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为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该院应届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稳居90%以上。
在3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学校秉承核工业系统的创业之火炬,激扬“勤教、笃学、奉献、创新”之精神,形成了“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学院正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积极拓宽学生就业领域,实现我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努力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所“行业著名,地方闻名,国内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的推动下,在西部大开发的热潮中,我院必将成为西部高校群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月期刊咨询网给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及教师提供了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发表及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的平台,为各位师生提供论文发表、写作指导、文献参考,期刊征稿代理,职称,核心期刊,论文检测,Sci,医学,教育,科技论文发表等服务。
上一篇: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下一篇: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