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学院是中国惟一一所陶瓷高等学府,校名为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是全国首批31所具有自主招收艺术类本科生和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
学校坐落于江西东北部的千年瓷都——景德镇,有3个功能齐备、环境优雅、艺术氛围浓郁的校区,占地2000余亩,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6亿余元,馆藏图书122万册,电子图书 175 万册。
办学历史 学校的前身为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中国陶业学堂由河北、湖北、江苏、安徽、江西五省协款经清庭学部批准设立,校址在江西饶州(今鄱阳县),以“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之人才,以改良陶业”为办学宗旨。中国陶业学堂后经校名屡易、校址屡迁,血脉相承、传统相继,历经1927年省立陶业学校、1947年省立陶业专科学校的变迁,1958年组建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本科院校。1984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曾隶属于原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
办学特色 百余年来,学校始终以弘扬中华陶瓷文化、振兴中国陶瓷工业为使命,秉持“脑手并用、科艺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植根行业、服务地方、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方针,围绕“建设国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名校”目标,充分发挥基地办学优势,逐步形成了“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实践、在学科专业上注重艺工并重、在科学研究上注重行业需求、在艺术创作上注重创新引领”的办学特色,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与陶瓷艺术、陶瓷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专业覆盖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历史学、经济学、艺术学、哲学、法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学校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重点打造“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4个,本科专业40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品牌专业12个),省高水平学科2个,省“十二五”重点学科3个,“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2个。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84人,其中教授139人(二级教授23人)、副教授285人,专任教师硕博比88%、博士比21.6%,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75人。现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教育部高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井冈学者2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7人,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6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66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2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9人,省“井冈之星”青年科学家6人,省文化艺术学科带头人4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会员2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共28人。
人才培养 学校现已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日制在校学生1.9万余人(含独立学院5952人),其中研究生10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居于全省高校前列。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国家级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教学成果奖60多项、省级精品(优质)课程30余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10余项、省研究生创新项目20多项,《走进陶瓷艺术殿堂》系列课程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出版国家及省部级规划教材近10部。2011年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2013年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15项、省级项目25项;以我校学生为主构建的大学生创业基地——乐天陶社,成为全省首批创业示范基地;学生自主创业率在全省高校始终名列前茅。多年来,学生在国内外大赛中屡创佳绩,获得了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奖”的德国红点国际设计大奖、IF国际设计大奖、W3世界卫浴设计大奖等重大奖项。学校每年均有研究生考上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国内著名大学、院所的博士研究生。学校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实践能力强为行业熟知,成为支撑中华陶瓷文化发展和陶瓷工业科技进步的中坚力量。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陶瓷行业技术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形成了国家、省(部)、学校三位一体,行业、社会与学校互动的科研服务、文化研究与艺术设计创新平台体系。现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省部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多个,省级科研团队3个。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科技部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并获得“‘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称号。“高性能低膨胀陶瓷材料的研制及其应用”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近年来,学校积极牵头组建产学研联盟,与景德镇、高安、广东佛山、潮州、山东淄博、湖南醴陵等16个主要产瓷区开展了全面的产学研合作,近200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累计实现经济效益近百亿元。在陶瓷文化研究方面,学校率先提出“景德镇学”研究,在全国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近年来完成了《中华大典•艺术典•陶瓷艺术分典》、《中国古代陶瓷文献影印辑刊》(30卷)等一批国家、省部重大文化研究与出版工程项目。近三年来,学校新增国家级科研项目近7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发表论文4000多篇,进入2012中国大学ESI-TOP论文排行榜100强;出版学术著作40多部,授权发明专利40多项、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近百项;获得省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高校科技成果奖30多项。学校主办的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陶瓷》、《陶瓷学报》和《中国陶瓷工业》等学术期刊,享誉国内外陶瓷界。
中国月期刊网给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及教师提供了 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论文发表及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职称论文发表的平台,为各位师生提供论文发表、写作指导、文献参考,期刊征稿代理,职称,核心期刊,论文检测,Sci,医学,教育,科技论文发表等服务。
本站编辑部会不定期面向景德镇陶瓷学院招聘校内兼职编辑,有意向的师生可直接咨询在线编辑老师,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