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主办。办刊宗旨:传承人文,创新学术,启迪思想,服务教育。主要栏目:文学研究;语言学研究;政治理论研究;哲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化研究;教育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青岛发展研究。读者对象:国内外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高年级本科生、硕士、博士,社会科学类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以及图书馆、文献库相关人员。
杂志为以下数据库源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书生数字期刊。《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创刊,1987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刊号:CN37-1248/G4,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6-4133。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收录情况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思博网。
【栏目设置】
期刊名称: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ISSN:1006-4133
国内刊号CN:37-1248/G4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山东省青岛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青岛师专学报
现用刊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1982
主要栏目:语言文学研究、历史研究、哲学研究、教育与教学研究。
【投稿须知】
1.稿件内容依次包括: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英文题名、作者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或电子邮件地址。
2.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题。
3.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宜署作者真名;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多位作者名之间用逗号分隔,不同工作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及相应的工作单位前加注不同的数字序号。
4.作者简介:文章的主要作者在首页地脚位置标注作者简介。内容依次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
5.摘要:篇幅为200字以内,内容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用报道语式,不用序号,不分段。
6.关键词:选取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3—8个为关键词,用分号分隔。
7.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应在首页地脚注明基金项目的正式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8.注释(对论文内容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性说明)置于首页地脚,前面用圈码(如①②)标识;参考文献按正文中出现的次序集中列于全篇正文之后,序号用[1][2]等形式标识;同一文献被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识。文献类型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刊,Z—综合类文献。正文中的引文应标注相应的序号与文末所著录的参考文献相对应,并应在序号后加圆括号标注页码或章节篇名。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日期(版次).
(5)译著:[序号][原著名]原著者.文献题名[文献类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6)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件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
(7)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杂志目录】
2012年3期目录
1.集权化·民主化·专业化——李建勋教育行政学思想探析吴涛
2.美国“提前开端计划”的特征、经验及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张瑞瑞,钟欣颖
3.新课程改革以来农村中学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青岛地区为例栾贻爱,张峰峰,迟永宁,黄雪娇,高旸
4.生命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图画书阅读韩金霞
5.“拟态环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隋雪,杜盼,李欢欢,李雪铭
6.样例学习理论研究新进展林洪新,张黎
7.大学生领悟性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孤独感的**作用王恩界,李慧玲
8.李开先《闲居集》简论周潇
9.蒋士铨书院戏曲创作高潮形成的客观原因王春晓
10.游幕与清初士人心态及诗风演变——以康熙己未博学鸿儒科布衣处士士人群为考察对象高莲莲
11.在生命感性与社会理性之间——建国后孙犁病因及其小说《铁木前传》的心理探析张龙福
12.从接近性接受心理看《拉呱》节目的形式创新秦海英
13.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报应、地狱及忏悔观念的传播与影响李传军
14.从行会到同业公会:济南近代手工业行业组织的演变孟玲洲
15.论济宁城市文化的历史底蕴赵红雨
16.美国革命初期(1763—1775)效忠派与爱国者的政治文化之争王晓春
17.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然概念——兼评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杜建国
18.绝对普遍抑或相对普遍:科学知识普遍性探究谭小琴
19.神在圣与俗之间:理解宗教的一种社会学视角孙浩然
20.李渔生活审美之辩证审美观刘玉梅
上一篇:声学学报英文版期刊论文
下一篇: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