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工业设计论文

物理测试杂志

发布时间:2014-04-18 16:31:52更新时间:2014-04-18 16:32:32 1

  物理测试钢铁研究总院主办,是国家科委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技术刊物,主要面向生产企业试验室、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质检等部门的科技人员,试验人员和管理人员,为广大物理测试工作者提高业务水平,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提供条件。是以服务为主的行业,在新材料研制成果鉴定、产品检测、进出口材料检验等工作中是关键和不可缺少的。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新材料领域科技开发空前迅速的变化,本刊也适时调整了办刊宗旨:本刊要加速物理测试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应用推广;要更及时全面的反映国际科技前沿的发展动态;要促进物理测试技术的交流与仪器设备的贸易。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杂志被《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收录。

  【栏目设置】

  综合论述、试验研究、分析测试、研究应用、测试技术、失效分析、工作交流、学习园地

  【投稿须知】

  期刊名称:物理测试

  主办单位: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ISSN:1001-0777

  国内刊号CN:11-2119/O4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现用刊名:物理测试

  (一)基本要求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文题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作者与单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摘要和关键词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标题层次一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计量单位、数字、符号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参考文献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序号.作者.文题网址(至子--栏目).上传年月。

  【杂志范例】

  1.S31042奥氏体耐热钢高温蒸汽氧化行为王斌,刘正东,程世长,刘春明,王敬忠,包汉生

  2.GH2787合金热处理制度工艺赵成志,李凤艳,刘宁,吴贵林,杨亮

  3.Al含量对K418合金的TCP相析出规律的影响王璞,罗俊义,刘宗利

  4.显微组织对低合金钢耐蚀性的影响邵军

  5.Ni当量对00Cr13Co9Ni5Mo5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冲击韧性的影响罗静,陈雪慧,张彪

  6.C70S6胀断连杆挤压螺纹质量的检测评价参数刘家满,王书庆,郭洪山,王志宇,金喆,王旭

  7.视频引伸计的误差源解析张敬敏,王春华,周巍松,陈武,李远征,李江涛

  8.火车车轮超声检测水浸法与接触法的对比试验桂兴亮,肖峰,陈昌华,钱健清

  9.金属材料高温维氏硬度的测量牛瞳,罗静

物理测试

  10.车轴内部缺陷不同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李艳琴,石兴,赵磊,金锋,刘喜双,高国强

  11.45钢空气压缩机曲轴断裂原因分析黄飞,朱兴江,甘正斌,彭文翔,卢丹

  12.齿轮件端面孔洞原因分析蒋佩华,姚志江,许宗凡,王慧

  13.列车车轮超声波自动探伤机研制傅晔,王晓娜,杜学钢,高成旺

  14.全淬透钢轴承套圈失效分析及讨论曹景炜,王飞,李涛,马永强

  15.基于神经网络的AGC系统在棒材连轧中的应用崔桂梅,冯小东,李伟明

  16.高碳钢索氏体盘条金相组织的分类与形态王克杰,刘海英

  17.CrWMn钢切纸刀网状碳化物的分析章晓静,刘国方,马永庆

  18.30CrMnSiNi2A钢电渣点偏形成过程及控制方式探讨赵成志,王海江,庞学东,孙勇

  19.超低碳钢冷轧薄板拉伸性能的影响因素杜丽影,邱保文,李荣锋,刘冬

  20.TC17不同摩擦焊接工艺的冲击性能张颖,韦廷立,孙奇,祝文卉,刘佳涛,帅炎林

  21.均匀大应变棒材轧制新型孔型设计及成形模拟李学通,曹蕾,王敏婷,杜凤山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ongyeshejilw/3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