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所占比例已经远远超过43%,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其全国总能耗的三分之一。而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关注建筑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更是我国建筑师和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所必须做的就是要减小建筑能耗。本文通过对比中外建筑能耗的现状与区别,发现中国建筑方面的缺陷以及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建筑能耗,现状,对比,节能,政府政策
1.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虽然资源丰富,但我国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对资源的利用非常大。而且人均资源就相对贫乏。在中国目前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所占比例已超过43%。而中国建筑过分地追求建筑形式、装饰以及设施标准等,造成建筑能耗过高过大,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一些落后的高能耗生产工艺技术及工业设备等仍在使用,高能耗建筑也大量存在。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为发达国家3倍以上,因此节能势在必行。为此,我们不能一味的模仿国外的建筑,也不能盲目的追求建筑形式、装饰。而是要从根本上来解决建筑高能耗的问题。
2.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
2.1建筑能耗
建筑能耗的定义有两种:广义的建筑能耗是指从建筑材料的制造到建筑使用的过程中所消耗能耗。狭义的建筑能耗是指建筑的运行能耗,就是人们日常用能,他是建筑能耗中的主导部分。而在建筑能耗中,空调能耗又占有主要比例,约为2/3左右。建筑能耗与工业能耗、农业能耗及交通运输能耗共称为民生能耗,我国空调能耗占有总能耗的22%左右。
2.2中国建筑能耗特点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由于北方气候寒冷,所以北方在冬季会全期采取空调暖气采暖。而我国建筑能耗主要有北方城镇建筑采暖能耗,;城镇居民生活用电;农村居民生活用能;大型公共建筑用电和一般公共建筑用电等。而在其中,空调与采暖能耗占了超过一半的比重。
另一个特点是,我国是以煤炭做为主要的能源。而我国现在的煤炭利用率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这就间接导致建筑能耗的居高不下。
我国正处于快速的发展阶段,任何国家的快速发展阶段都不可避免的带来大量的建筑能耗。二十世纪初期,我国每年新建的建筑高达16亿~20亿m2,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并且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人均的房屋面积的增长,导致中国对房屋的需求量也在快速的增长,。同时由于中国的房屋建筑寿命特别的短,就造成了居高不下的建筑能耗。同时,中国的建筑大多是高能耗建筑,并没有采取什么节能措施,因此,中国的建筑能耗并没有出现降低迹象,反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更过高能耗家电的普遍推广,建筑能耗持续上升的现象。
2.3我国建筑能耗的问题与措施
2.3.1国民的节能意识的欠缺
一方面由于政府对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并没有深入到群众生活当中,大部分人对于我国目前能源的供求现状不了解,缺乏相关的节能知识。其次,大部分人认为节能环保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并没有达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地步,因此并没有把节能当做日常生活中的所应尽的义务。
2.3.2节能技术设备的落后
以取暖设备为例,欧美国家以及日本的居民住宅大多数是小型住宅楼,因此,取暖采用的是分散方式,包括燃气和燃油壁挂炉等,而我国有与人口众多,大多是以商品住宅楼聚集,因此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集中供暖系统,供暖设备的热源输入会有集中供暖热源损失,官网运输损失以及公寓楼内的供热损失,这些功能损失大约占采暖损耗的20%-40%。单考虑到北方是单季节供暖,因此采暖总能耗就相对小于同等气候下的欧美国家。
我国现有建筑技术相对比较落后,节能率又低,大多是常规的建筑节能产品,高科技的节能建筑材料开发应用范围较窄,并且造价成本增加,市场难以接受,这些都影响了建筑节能技术的扩展。
2.3.3政府相关政策的缺乏
一方面由于政府缺乏相关的鼓励政策,导致建筑商由于经济考虑,而不得不采用一些技术落后的设备,导致高的建筑能耗,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缺乏监管制度,整个建筑过程中处于无人监督的境况,从而时间能宣传只能流于形式,而没有实际的效应。
3.国外的建筑能耗
3.1政府相关机构
这里我们考虑的国家是欧美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作为比较。欧美国家比我国早发展半个世纪,因此,他们对建筑能耗的认识就比我们早,针对建筑能耗,欧美等发达国家专门设立了相应的建筑能耗评价机构。同时还有一些报刊机构对本国的建筑能耗数据及行了统计分析。此外,欧美国家大多设立了建筑节能标准,多数国家采用单独编制建筑节能标准的方式。
3.2技术设备与政策
由于欧美大多处于发达国家水平,经济技术以及资金的完备,使得欧美国家的建筑能耗远远小于中国。同时由于国家的相关政策的鼓励,大多数企业所采用的生产设备与居民的供暖家电设备都处于节能的环节中。例如美国推动建筑节能的政策,一是建筑物本身的热工性能,即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门窗的密闭性能和充分利用通风、太阳能、自然采光等措施来降低采暖和空调的能耗;二是提高建筑物内的能耗系统及设备的能源效率,包括采暖、空调系统、照明灯具、热水器、家用电器及办公设备等。
4.中外建筑能耗对比
4.1建筑能耗总体比较
由于中国的发展现状的限制,我国的建筑能耗总量比较大,但由于人口众多以及建筑的文化差异,使得人均的建筑能耗相对的小于同等条件气候的欧美国家。根据相关文献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能耗远大于发达国家,但建筑能耗比重小于发达国家,但建筑能耗总量大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基本处于缓慢稳定阶段,而我过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发展阶段,相对的工业能耗和建筑能耗都会比发达国家大,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工业能耗会相对的降低,而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就会慢慢的变大。
4.2建筑分项能耗比较
4.2.1住宅建筑能耗
中国的城镇住宅能耗总量已经接近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但由于人口的庞大,人均住宅远小于发达国家。中国住宅能耗主要有供暖能耗和供电能耗。供暖包括采暖和生活炊事热水等,根据我国的建筑能耗的特点,采暖能耗占了建筑能耗的大部分同时由于住宅建筑特色,以及采暖设备的原因,我国住宅采暖能耗比欧美的采暖能耗要大得多,但由于我国是部分地区采暖,以及单季节采暖,我国城镇采暖热损耗小于欧美国家。而我国非城镇地区由于经济的相对落后,以及供电设备的不完备,采暖设施大多的无法使用。使得我国的居民建筑采暖能耗人均小于欧美国家。
住宅供电方面,我国住宅单面积住宅用电量不到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这是由于人民的生活水平所限定的。在发达国家,人民对生活的舒适度追求较高,例如对室内温度的舒适感,对周围环境的舒适度的要求使得发达国家的供电消耗远远比我国大
4.2.2公用建筑能耗
中国的人均GDP较发达国家还比较低,但大型公共建筑电耗量已经接近于发达国家的公共建筑电耗的水平。
中外公共建筑能耗差别在于中国一般公共建筑一般采用自然通风,空调采用的是分体空调,局部空间局部时段空调,而一般由于楼层的层数限制,一般不采用电梯,照明则是优先使用自然采光,总结下来中国一般公用建筑的单位面积能耗为48kwh
。对于大型公共建筑,通风条件是外区自然风优先,内区机械通风,局部时段空调中央空调建筑体量大,内区需要全年供冷,采用电梯,照明采用的是内区电力照明,外区自然光优先。对于大型的建筑单位面积损耗为112kwh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公共建筑一般不采用外部开窗通风,一般使用的是机械通风,空调为全时段全空间的中央空调,采用电梯和电力照明供暖,则其单位面积能耗250kwh
。可以看出,我国总体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正是不同的建筑室内环境要求与营造模式的不同引起的近年来,我国的公共建筑越来越趋近于发大国家的建造模式,使得公共建筑能耗呈现持续增长趋势。
5.节能措施
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到重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对节能技术进行了充分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但必须要快马加鞭,尽快赶上。
5.1政策改革
首先政府要提出相关政策法规和节能标准。为促进建筑节能的顺利进行,很多发达国家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政策措施。例如日本、德国对利用太阳能建筑实行财政补助;美国采取了多样化的政策扶持举措。为调动市场的积极性,政府需需出台相关的政策,以此来鼓励引导市场,促进建筑节能发展。对于节能标准,我国与2001年已经颁布了相关标准,建议政府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颁布不同的采暖标准。
5.2设备技术理念的改变
技术与理念的改变必须要在一个层次上进行,不能盲目的依靠外国的技术与设备发展自己的经济。要从观念上改变,政府要推广节能设备与技术的,企业则要开展学习研发新型节能设备的活动。要通过意识上的改变来提高我国的研发能力,促进节能技术的发展。应组织相关团队来进行节能方面的研究工作。
5.3居民意识的改变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要想建设一个节能型社会,应让节能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习惯中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一个新兴产品的应用,不仅需要新的技术,企业和政府的推广,更需要一个市场。只有人们的认识达到了,才会从生活正的方方面面来体现节能环保的行动。这样先进的节能技术才会渗入到市场,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
给发达国家建筑节能技术与实践的比较,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的节能经验,来实现我国的建筑节能快速发展与提高。
参考文献
[1]符敬慧.浅谈我国能源现状与建筑节能[J].建材发展导向,2006,(4).
[2]崔新明,廖春波.国内外建筑节能的比较与经验[J].
[3]徐永铭.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发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3)
[4]郑文亨.国内外建筑节能现状及对比[J].制冷与空调,2008,(4).
上一篇:工业设计论文快速发表论文范文参考
下一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