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工业设计论文

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工艺研究

发布时间:2012-12-28 09:24:10更新时间:2012-12-28 09:28:56 1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国内各大城市的交通流量不断加大,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市政公路项目的发展。本文就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施工工艺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方法;施工工艺

长期以来,在我国各大城市的道路建设、各等级公路的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材料凭借其简便的施工工艺、良好的化学特性、经济适用的价格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能够大幅提高路面系统的舒适性,并减少了噪音、灰尘、浮土等环境污染,但也极易受高温、严寒、降雨、风、空气湿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降低整体施工质量,车辙、裂缝、拥包、翻浆等病害现象的产生,直接破坏、降低了道路路面的平整度。对此,作为道路系统综合质量的重要指标、使用功能的基础保障,对于路面平整度的控制,应贯穿于路面施工的全过程。以下,本文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问题,就路面的摊铺、碾压、接缝等多个环节的施工工艺作简要的分析、探讨。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摊铺

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筑,首先需要严格审查、检验上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而对于下承层的宽度、高程、平整度,在仔细检验的基础上应做出认证,一旦发现病害、缺陷应及时采取处理。先行铺设一层混合料直至水平高度相同,再利用机械设备进行摊铺。摊铺的过程中,对于施工现场的运输车,应全面检测其混合料的温度,应能保证在150℃以上。对于摊铺机械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路面施工所使用的找平装置,在确认能够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同型号的摊铺机械,以多台机械同步运行的方式呈梯队作业,各摊铺机械的间隔距离设定在10m左右,机械两侧应留有5cm到10cm左右的重叠区域,摊铺速度设定在2m-6m/min,而进料速度应保持匀速、恒量。整个摊铺作业应连续不断的进行,严禁中途出现变速、停顿。对于上、下层的纵向缝,应保证其错开幅度在20cm以上,而横缝的错开幅度应能保证不低于100cm。在实际进行下面层的施工时,应综合利用钢丝绳与场地内的高程对具体的生产操作加以控制。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施工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碾压施工质量,对于路面的平整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混合料的施工质量与温度,在保证路面用料能够获得最大密实度的情况下进行压实作业,由摊铺机械打头、碾压机械紧随其后,以充分利用摊铺施工所留下的温度。对于直线路段的路面碾压,应从道路的两侧向内进行;对于坡度较高的路段,应从路面的中心向外、由低至高推进;对于碾压机械的运行,应始终处于直线行进状态,严禁突然改变行进速度、方向或急停。对于位置相邻的碾压作业面,应根据碾压转轮的宽度,以1:3或1:2的比例交互重叠。对于单一的碾压作业面,其规模长度结合路面摊铺的作业速度来决定。一般情况下,碾压段的实际长度在60m以内,倘若施工场地内的气温较低,则需要适当缩短碾压距离,对于两端的折返区域,严禁处于位置相同的断面上,通常采用的是阶梯形。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初压,一般采用的是功率、型号相对较小的双钢轮压路机,碾压机械的运行速度设定在2-3km/h,以“先静压、后震动”的方式进行具体生产操作,施工现场所有的碾压机械至少需要进行一遍压实作业。出压完毕后,应全面检查路面的平整度、路拱,严禁存有裂缝、推移现象,待确认其压实效果符合施工要求后,应立即进行复压作业。在此期间,应采用功率、型号较大的轮胎压路机进行施工,碾压机械的运行速度应控制在3km/h到5km/h之间,所有碾压机械的至少需要进行两遍压实作业,复压完毕后,作业面上方严禁留有明显轮迹。最后,即进入路面的终压阶段,综合使用重型双钢轮碾压机械、轻型双钢轮压路机,运行速度设定在4km/h到6km/h之间,终压完毕后,作业面的外表层应能保证颜色均匀一致、平整无痕。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碾压机械无法触及的区域,应以人工操作的方式,通过夯锤、热烙铁补充加以处理、压实。

三.施工接缝的处理工艺

(一)纵向接缝的处理工艺:

目前,国内多数沥青混凝土道路项目的施工建设、后期维护,均采用了热接缝技术进行纵向接缝的处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纵向接缝的规模、数量以及周边的环境条件,摊铺作业至少需要选用两台摊铺机械,而对于不同摊铺机械的运行功率、结构参数,应在投入使用前进行统一调整,以保持现场所有摊铺机械的生产效率、作业效果相同,对于位置相邻的两个作业面,其重叠区域的范围应控制在5cm到10cm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利用热接缝技术进行的碾压作业,应在全部错轮碾压完毕后进行,一般只需采用一台碾压机械就可完成纵向接缝范围20cm到30cm以内的碾压处理,以此消除全部施工痕迹。

(二)横向接缝的处理工艺:

横缝是影响平整度及行车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横缝以平接缝为佳,在接缝处起继续摊混合料前,用3m 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予以清除,切勿为了省料而切缝不到位,引起平整度不佳。横缝的碾压应使压路机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碾压的外侧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cm到20cm之间,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碾压后用3m 直尺检查平整度。杜绝与接缝垂直碾压,以防新旧层错位。碾压结束后,用轮胎压路机终压,但轮胎压路机碾压要注意温度不能太高。轮胎压路机终压除迹后即冷却后开放交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的生产操作。对此,在各类道路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有关的设计、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先学习、了解施工方案及图纸,严格依据我国有关标准、规范展开施工,以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控,规范施工行为与操作;以专业化、系统化的施工技术与工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从而进一步提高路面行车的舒适度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松,粟彬,丁世宁.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 经营管理者, 2010,(17) .

[2] 张学钢,王松波,李博.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过程控制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08) .

[3] 张爱芳,陈万鹏. 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及治理对策[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9,(11) .

[4] 刘春华, 郭喜有.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简要探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01) .

[5] 曲峰,李伟. 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J]. 吉林交通科技, 2006,(04) .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ongyeshejilw/19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