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所表现出来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一般生产经营型企业,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也确实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比如在制度建设与执行方面以及对国有资产管理认识的科学性方面都相对以前具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型,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与新挑战,此种情况之下,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就不断的暴露出来,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得以有效履行的重要部门,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工作质量不仅关系着单位的自身发展,同时也极大的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在内部管理工作当中,国有资产管理又处于重中之重,本文重点谈谈如何有效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质量,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企业管理论文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1.资产配置不够科学。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各项业务的重要物质保障,单位内部的各个科室、部门及具体工作项目都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资产以便开展工作。虽然在国有资产及预算管理工作方面,从单位总体来说已经有许多工作方面的改进,但是具体到科室、部门、层级,仍然有很大的分配不公平、不科学的问题在里面。一些目前看来业务水平较高、业务数量较多的单位、部门能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占有相对较多的国有资产,而对于一些会在未来市场当中有所发展的部门、层级却因为惯性化的资产分配原则而失去了充足的资产保障而制约当前及未来发展。还有一些单位不顾自己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喜欢做表面文章,喜欢与其他同级部门进行攀比,盲目购置大量无法充分使用的资产,这样不仅增加了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成本支出,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无谓浪费。
2.管理队伍素质较低。虽然在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在基本财会知识及专业素质方面没有出现很大的问题,但是要具体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上,无法有效履行工作职责、无法发挥国有资产管理创新手段、不具备创新意识的工作人员却大有人在。大多数管理者只是简单机械的进行日常管理而不知道如何开动脑筋,让有限的资产发挥出更大的经济价值。而且许多单位的管理者也存在着重配置、轻管理的错误思想,从而更加影响到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质量,所以目前加强人员素质的有效提升非常重要。
3.制度建设有待加强。在重配置、轻管理的偏差认识以及普遍不高的管理队伍素质基础之上,想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就显得比较空泛了。因此也就出现了许多单位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力度不足、执行力不足问题。制度建设方面,不仅缺乏在国有资产具体管理工作上的制度建设,同时也缺乏对国有资产管理队伍及人员的约束制度建设,如在内部审计、外部监督制度建设不足比较明显。在没有制度保障以及较强的制度执行力保障的情况之下,想要切实提升国有资产管理质量谈何容易。
4.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管理手段落后主要是指信息化管理手段未能得到及时升级。信息化管理手段升级虽然表现为办公自动化设备的购置与使用,如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而在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也较为有效的普及了办公自动化硬件设备,但是这些都只属于硬件设备方面的提升,如果将硬件设备普及当做信息化管理手段升级的全部那么未免太多肤浅,当前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信息化升级存在的问题也多属于在管理软件定制与应用方面以及网络建设方面,不完全的信息化升级不仅无法有效提升管理实际水平,甚至还会因为添置设备却无法让设备发挥应有作用而增加额外的管理负担与成本支出。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质量的思考
1.加强资产合理化配置。对于国有资产的配置不能先入为主,市场变化发展以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转变都是非常迅速的,因此如果采用惯性思维来进行国有资产的配置工作必然无法适应单位的实际发展需要从而制约社会的全面发展。在资产配置方面,必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对于过去业务量大、人员编制较多的单位,虽然应该优先考虑其资产配置的充足性,但也要综合分析未来发展走向,从而确保资产配置不会出现浪费、过剩的问题。对于某县当前未能表现出较大资产需求量的部门与层级,也要在加大市场需求以及政府职能转型要义的分析工作力度基础之上,有前瞻性的进行资源配置具体规划,从而确保不会出现资产需求大于供给、无法有效开展具体工作的尴尬局面。
2.加强队伍素质提升。虽然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人员在基本的财会知识方面与以前相比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是财会工作与具体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内容上、观念上以及技术上的差距。为了有效提升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单位必须加强对工作队伍在这一方面具体技能、管理意识方面的有效提升,同时加强岗位考核与人员选拔,加强兼具企业管理知识、资产管理知识、国有资产管理创新意识以及真正掌握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引进力度,为单位培养一支素质过瘾的专业人才队伍。此外还要在具体工作当中开展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再学习、再培训工作,加强单位与单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交流学习,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与单位具体工作之间的契合性,提升具体管理人员的实务操作能力。
3.加强制度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要从具体管理制度建设、内外监督机制建设、人员管理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入手。在具体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强国有资产购置审批制度建设,要严格审批购置申请,严格控制无谓的浪费与消耗,提升资产购置部门管理责任人的工作责任感。其次要加强国有资产的档案管理制度,资产档案不仅要如实反映所购置资产的型号、规格、价格等基本数据,同时要跟踪记录资产的具体使用时间、周期、效果以及最后的报废、回收情况,要真正将一切国有资产都置于严格有效的管理范畴当中,提升具体管理质量。在内外监督机制建设方面,首先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人员选拔工作力度,要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与社会审计专门人才的合作与交流,一方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与单位具体工作的契合度,另一方面也利用专门人才的丰富审计经验提升具体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合理性。在人员管理方面,加强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建设,不仅要约束具体管理人员的行为规范与工作内容,还要对具体使用、占有国有资产的部门、单位负责人进行有效监管,对于重要资产还要与主要责任人签订终身责任书,从而激发其管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4.加强管理手段信息化升级。除了要全面普及办公自动化硬件设备之外,还要加强与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切实相关的办公自动化管理软件的定制与应用,从而真正提升信息化设备及软件的使用效率,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效率。于此同时还要加强单位内部的网络建设工作,提升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效率,为财务管理部门提供更为及时有效的财会信息,有效加强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方面的具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阿莉.浅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审计与经济.2012.9
[2]纪晓初.江苏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治理机制研究.江苏商业会计.2012.1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ongshangqiyeguanlilw/35872.html
下一篇:国际商务研究期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