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滑玉新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鉴于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多媒体应用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普遍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了更好地运用该技术,提高《机械制图》的授课效果。
关键词: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机械制图 教师职称评审,评职称,职称评审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课程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鉴于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多媒体应用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目前,《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中已经普遍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了更好地运用该技术,提高《机械制图》的授课效果,本文对课堂教学的授课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供同行参考。
一、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运用的效果对比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机械制图》课堂教学势在必行。但是,对如何应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多媒体技术应该全面应用,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机械制图》传统课堂教学是依靠教师口授,主要使用的教育手段是黑板、粉笔、教学挂图和模型。传统教学方法往往简单刻板,无法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授课效率不高。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就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必须先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必须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和传统的教学观念。多媒体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之一,是电化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措施。作为在教育事业中担任重要角色的教师,应具有多媒体教学意识,从现代的教育观念出发,科学地、客观地、系统地将现代经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用之于教学,并不断发展、创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并不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绝对取代,而是对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即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机械制图》教学过程的优化,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但是,该如何结合,如何优化,就各有各的做法了。
针对以上两种观点,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专项对比试验。试验的授课内容选用了劳动部出版的机械专业通用教材《机械制图》(第四版)第四章第二节“组合体视图的画法”,制作了这节课程的授课课件,分别用以上两个观点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授课时间均为两学时。第一种方法是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用形体分析法画组合体视图的要点及步骤,并通过口诀解说画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整个课堂几乎全部采用多媒体授课,没有任何板书。虽然这种现代化的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是67%的学生作业有错。分析原因是:课堂教学过分依赖课件,学生在课堂中主要是看、听,但《机械制图》是技能的培养,这一种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学完本次课内容后,只知其原理,但真正动手作图时,就会出现许多细节上的错误,因为学生没能在课堂上通过训练获得绘图的技能。第二种方法是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的方式,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性的分析,让学生在声、形、色的多媒体课件中把静态物体化为直观、动态,加深感性认识。然后,教师分解形体,学生绘制出视图,小组内相互检查,找出错误地方,并追溯其原因,再次与老师所画的视图进行对比检查,分析错误原因。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只有10%左右的学生作业有错。从本次对比试验的情况来看,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很好的认知效果,但是,《机械制图》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绘图技能,仅依靠多媒体技术进行授课,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还需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
二、《机械制图》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对比
为了更好地研究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特点,对两者进行了列表对比,分别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项目、传统教学的优势项目和需要的投入情况进行对比。从对比分析可见,多媒体技术在教学的直观性、传授知识的信息量等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机械制图》教学是以传授绘制机械图样为目的的课程,所以需要直观地表现各种实体与二维视图之间的表达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识图、读图和绘图的综合能力,需要加大信息量,因此,多媒体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有较大的优势。
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在师生沟通、师生情感和课堂交流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尤其是学生在学习绘制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多媒体虽然传授知识的速度很快,认知的效果很好,但是,对于中专、技校学生必须掌握的绘图技能方面的训练,远远不如传统教学方式。因此,应该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才能发挥各自的长处,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投入方面,多媒体需要较大的一次性的投入,但是,传统教学中的模型制作也需要较大的投入,而且模型的更新较慢、数量有限,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及时更新模型库,并且可以非常丰富,所以,从长远来讲,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总体成本较低
三、结合学生情况和课程特点的分析对比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创新能力,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要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情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众所周知:目前的技校生基本上都是经过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两轮筛选淘汰下来的,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例外,在招生中甚至取消了录取分数线。这些学生绝大多数基础差、底子薄,在初中阶段只接触过平面几何,没有经过立体几何的学习,缺乏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特别害怕纯理论的学习。同时由于一贯以来成绩较差,自信心也严重不足,一遇到困难就立即打退堂鼓,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学习过程中存在不足,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形成良好的的学习习惯。这些因素都制约着学生学好机械制图。此外,《机械制图》这一门课程是技工学校机械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有国家制图规范与标准、正投影原理与点、线、面投影、截交线与相贯线、基本体、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标准件与常用件、零件图与装配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和读图能力。
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分析,要让学生掌握图示和读图的技能,采用示范——模仿教学模式。如何能实现最优化课堂教学,这就需处理好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继承与创新问题。在黑板、粉笔、模型的传统教学中,往往会有枯燥、厌烦的情绪,而应用多媒体电脑制作的课件教学时,优美的彩色画面和漂亮、规范的字体,都可以唤起学生成效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使整个教学过程真正是“有声有色”了。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出空间形体,就不能给出学生的抽象思维以活动的余地,就可能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抑制或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不利于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空间想像力。传统教学是以模型为例,教师在黑板上画,同时要求学生在笔记上按给定的尺寸作图,师生同步进行。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对课堂教学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从第二个大点的对比,我们知道两种教学各有优劣,就需对这两者进行扬弃,采用如下图所示进行教学,这种新的课堂教学,在运用多媒体媒体参与课堂教学,可为教学传递、创设一条最佳通道。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兴趣;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能使学生主动接受信息,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了情感,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感召下,乐学、爱学。又能让学生在“摹仿、理论、练习”三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过程中获得示图和读图的技能。
四、结论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特点是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三维与二维转换的模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提供大量的直观模型,有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仅靠多媒体不利于学生掌握绘图技能,为此,在教学中必须保留一定的传统教学手段,对着实物模型,在黑板上绘制图形,并让学生有时间跟着绘制,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好机械制图的知识,并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爱民.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专业教学的认识[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 (12) :197-198
[2] 张仙伟. 浅谈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 (24) :280,282
[3] 闫彬. 技工学校《机械制图》教学体会[J]. 职业技术, 2009, (10) :32
[4] 牛红宾, 李晓华. 多种教学手段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信息, 2009, (32) :352
[5] 洪如. 浅谈高职高专《机械制图》教学改革探索[J]. 科技促进发展, 2009, (12) :286-287
[6] 代静亚, 童素霞.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比较研究[J]. 运城学院学报, 2009, (05) :104-105
[7] 苏静明, 吴造林. 多媒体教学在移动通信课程中的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34) :178-179
[8] 刘惠. “机械制图与CAD”的教学改革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 (21) :88-89
[9] 王淑华. 高等数学多媒体教学的探讨[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4) :106-108
[10] 冯文娟.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9, (00) :193-194
上一篇:高职院校水电管理信息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