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高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图形图像课程改革的探索

发布时间:2014-03-03 15:52:02更新时间:2014-03-03 15:52:27 1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是以Photoshop软件为载体,主要讲述了软件的各项功能及操作,包括图形图像基础理论知识、创建与编辑图像选区、绘图工具及图像编辑、图层、路径、通道和蒙版的应用、滤镜的特殊效果、扫描和修饰图像等内容。

  【摘要】图形图像课程主要使用的软件是Photoshop,它是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针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更加重视技术的使用、强调制作环节而忽视广告理念的培养、思维的创意等的问题,本文提出创建校企合作的“模拟工作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为Photoshop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从而使工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企业输送更优质的人才。

  【关键词】模拟工作室,Photoshop,工学结合,教学做

  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图形图像技术的行业范围广泛,如广告公司、影楼、动画公司、印刷公司、媒体公司、事业单位等等,只要有图像存在,就必然需要该技术。图形图像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是IT领域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专业技术,宣传画、广告牌、产品或大型活动标志、商品展示与包装、图书和报刊版面、动画或卡通、数码照片与数字影视、网站页面、视频演示与多媒体展示等等都离不开。其应用的行业范围广泛,如下图所示,只要有图像存在,就必然需要图像处理技术。目前,我国对的图形图像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在百万人以上,人才缺口大,人才提升空间大。所以,学生如能灵活掌握,不但丰富其自身的专业结构,而且能增强职业适应性,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2.课程改革的背景

  2.1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目前,由于岗位的需求量较大及应用广泛,全国高职院校在艺术类、计算机相关专业、建筑类等多个专业都开设了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但是并没有详细的定制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其课程的设置内容及课程标准均类似。

  2.2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现今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仍以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按照教材章节的先后顺序,以依样画葫芦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不同工具的用途,虽然学生学完该门课程对所有工具的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是依然没有学会如何灵活运用各种工具来进行自主设计,甚至在需要创新制作时无从下手。虽然有些学生对软件操作熟练,但不能综合应用设计出自己的作品。团队合作意识不强。不积极思考,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沟通能力不强,除了课堂内容外很少学生钻研课外知识,没有充分挖掘学习的潜力。所以这种传统形式的教学模式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只具有模仿能力,而丧失了极为重要的创造能力,走出校园的学生并不被企业所认可。构建基于工作化过程为导向,依托校企合作工作室,采用企业真实项目案例,结合校外指导教师提供的资源,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CDIO教学体系,探究如何建立“三交叉”的教学构架,设计教学方法。

  3.教学改革的方法和途径

  3.1正确引导学生

  首先要让学生对该门课程感兴趣,只有变成学生自己具有求知欲,才能学好、学精这门课程。那么如何进行引导,老师可以在课前精心搜集很多涉及各行业的优秀作品,比如应用在照片处理、动漫制作、广告设计等方面的作品。在课堂上让学生们欣赏这些作品,并且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评价,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另外,一些课堂上使用的素材,例如照片处理方面的,不需要由老师提供,而是要求学生自己采集,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喜欢的,这样在编辑操作时就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在拥有浓厚的兴趣和十足的信心前提下,以后的教学就可以”趁热打铁”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图形图像处理涉及的知识面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多涉猎文学、绘画、摄影、印刷、广告、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

  3.2选取企业真实案例整合教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计算机技术是各个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图形图像技术亦是如此。选择单一的一本教材作为授课内容,并不能满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理念。由于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实践性、艺术性、就业导向性都非常强,必须过对企业岗位的调研,确定专业岗位需求,积极联系校外指导教师,和他们一起有针对性地设计出项目式的课程内容,通过真实的企业案例制作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就能模拟企业的环境,进行岗位的角色扮演,各自发挥其职,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增强学生就业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3.3改革考核形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并不再适用该门课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考核的形式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部分。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有大比例,这样的话,学生的注意力不再仅仅放在期末,而是从平时就需要努力认真的完成各个项目。在项目设计上,教师可以给出选题的范围,学生从中选择一个题目完成设计。按情况可以分组来完成,分组时可以随机组合,让学生锻炼合作能力。学生提交作业后,评定成绩由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三部分组成。学生互评中可以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把自己的设计思路、主要操作过程演示给大家看。在答辩中既可以评价作品的成绩,同时也是给其他同学上了一次综合实例课,锻炼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此外,还可以引入考证评价体系,要求学生参加Adobe公司的在线考试,即可获得AdobePhotoshopCS科目的中国产品专家证书(ACPE),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就业和择业。

  3.4依托校企合作的“模拟工作室”为学生承接社会服务项目

  模拟工作室给学生寻找广泛的实习机会,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了与广告实业界的沟通。通过与广告公司联手建立模拟工作室是双赢的策略。从教学来说,强化和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从广告行业来说,可以通过实习来选拔有能力的学生服务于现有广告公司,壮大公司实力。随着“模拟工作室”的展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一个个技能过硬、思维活跃、灵感勃发的广告设计能手不断涌现,这是高职学校从消耗性实习向生产性实习的一个转变。同时,通过工学结合,学生在课堂中有了“双重”身份,既是一名学生,又是学校“模拟工作室”的一名设计人员,创作的作品符合要求还能领到实习补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工作意识和自我认同感。另一方面,通过双向协作,广告公司也会加大对学校技术设备的投入和支持,高职学校的实训条件也可以得到明显改变。学校可以与实践基地签订协议,共同培养学生。到岗位实践,一是检测学生对存校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企业先进的设备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实训条件;三是能够让学生体验生产环境。学校可以通过“模拟工作室”的实践教学,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在教学阶段,可以由校外指导教师精心选取广告公司的真实交给学生来完成,学生采用分组并角色扮演的方法实现。每组一个广告案例,教师组织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案例中提供的要求,参加讨论,各抒己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新意识,对于好的构思给予肯定,并定期要求小组长进行作品的进度汇报。如果学生完成的作品被公司采纳,学生将获得奖金。利用“订单式”的培养模式,依托校企合作模式,结合多名资深的校外指导教师的辅导,为在校学生承接图形处理的社会项目,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

  4.结束语

  根据职业教育的要求和专业的特点,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实践活动(环节)的一边连接着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另一边连接着(未来的)工作(岗位技能)。因此,我们要加强实践操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选取项目(或内容),使它充分发挥应有的效果。切不可为了实践而实践,为了操作而操作。同时在实践操作中,应该努力渗透职业素养、团结合作能力、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吴进.基于图形图像处理与制作课程项目教学的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3.

  [2]韩立.以行业需求为依据、就业为导向,培养可持续发展高职人才——静态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教学改革.计算机教育,2010,04.

  [3]芮晨.浅析《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方法[J].教育论坛,2010,11.

  [4]何钧,叶青青,吴友娟.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学生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

  [5]童少娟.高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6.

  [6]段珊珊.对Photoshop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文汇,2011,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aodengjiaoyulw/32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