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高等教育论文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改革

发布时间:2012-11-03 10:15:29更新时间:2012-11-03 10:16:50 1

摘要:针对于本科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传统的理论教学已经不在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如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独立学院的重要探讨方向。

关键词:人才 实践教学 应用型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Undergraduate Independent Colleges talen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the theory no longer able to meet the personnel training needs of the target, how to train applied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s.

Keywords: human resources practice teaching applied

本科教育类型多样化并追求教育类型的合理化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趋势。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已经成为众多独立学院的共识,而如何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却是各独立学院迫切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应用型本科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社会需要部门,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在此大背景下更要与时俱进,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一种有别于理论教学的特殊形式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德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比为1:1左右,学生在学习期间,实践教学时间不能低于两个学期。在美国,实践教学课程一般占到总课时的40%--60%,我国独立学院近年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毕竟发展历程并不长,许多学院教学体系仍十分不完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比较滞后,这无疑严重阻碍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有些独立学院虽然建立起了实训基地,但是由于实践基地的不完善等原因,使得实践基地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因此必须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应用型人才培养区别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几个特点:

1. 应用型人才是围绕着生产一线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在课程设置和建材建设等基本环节上,要强调基础和适用的原则,可以相对忽略对学科的前沿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与探索。

2. 应用型人才是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求为核心目标,在能力培养中要突出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不能只对理论高谈阔论,忽视最本质的要求。

3. 应用型人才更应该与一线的实际生产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实践环节,例如实践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穿有关专业的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需求是和社会经济紧密相联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一般是以技能型的劳动力为主,但当经济进入到工业化中期,对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就会与日俱增。我们就应当坚持“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学为纲”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先进技术,深入了解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努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当代的独立院校要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以打牢专业基础、适应学科发展最新动向和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专业基础平台,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围绕应用型人才来设置课程,将一些交叉学科重复的内容进行调整,避免造成学生的沉重负担。并且将一些纯理论性的陈旧的知识进行梳理,使之能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紧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实践教学还可以从一直以来的将教室作为第一课堂拓展出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包括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各类讲座、报告、竞技活动等。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探索建立专业拓展方向及专业拓展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必须参加第二课堂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并获得4个及以上学分才能取得学位证书,其目的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的发展,培养创新思维,加强知识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在教育理念方面,强调大众化教育和技术教育培养并重,培养工程创新设计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在培养方案里面,体现完整的工程设计和实验类课程体系,不同阶段各有侧重,设计、实验类课程贯穿教学全过程,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在产学研结合方面,争取利用校企共建、技术研发中心等各类实践基地,参加科研创新活动,接受行业专家指导,培养突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预期本学科的毕业生将取得以下进步: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将更加具有社会适应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将更具有主动学习能力和工程设计创新能力;产学研的密切结合,将更具有实战能力;国际化的培养环境,将更具有发展的前瞻性。

参考文献

[1]潘志勇·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4)

[2]刘国买·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中国大学教学,2009;(7):73~7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gaodengjiaoyulw/1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