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商研究》的前身是《中南政法学院学报》。《中南政法学院学报》于1957年初创刊,由学报编辑委员会负责编辑、出版、发行。《中南政法学院学报》属学术理论刊物。至1958年出版3期后,因中南政法学院与其他院系合并为湖北大学,《中南政法学院学报》更名为《政法学习》。《政法学习》一直出版到湖北大学时期,后因湖北大学被撤销,《政法学习》遂停刊。 中南政法学院恢复建校之初,为了及时反映学院以法学为主的教学科研成果,培养学术人才,即着手抓了学术刊物的建设。1984年12月20日,院临时党委向司法部党组呈报《关于恢复出版《中南政法学院学报》的报告。经司法部报文化部批准,同意《中南政法学院学报》正式公开出版,刊期为季刊。经过紧张的筹备,1986年3月,《中南政法学院学报》出版复刊号。其办刊宗旨为:完整、准确地阐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及国家的法律、法规;探讨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特点,探究中国法律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当前改革中的一系列法律问题,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服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交流研究成果,活跃学术思想,发现和培养法学研究人才。复刊后的《中南政法学院学报》为季刊,96页,每季末月30日出版,设置的主要栏目有:法制与改革论坛、法学专论、法制系统科学研究、司法实践、案例分析与讨论、调查报告、教改研究、学生论文选、自学辅导、国外法学之窗等,先后由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棉花所印刷厂和湖北省新生印刷厂、中南民族学院印刷厂印刷。 根据中南政法学院申请,《中南政法学院学报》于1987年6月15日取得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中国国家中心分配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5234。1989年至1991年,中南政法学院曾三次向司法部报告,请求更改《中南政法学院学报》的刊名、刊期,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获批准;1992年11月18日,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精神,中南政法学院再次向司法部报告,请求将《中南政法学院学报》的刊名更改为《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将学报的刊期更改为双月刊,经司法部报国家新闻出版署审批,国家新闻出版署于1993年11月17日同意将《中南政法学院学报》更名为《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自1994年第2期起,《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正式以新刊名(并改季刊为双月刊)出版发行,逢单月15日出版,新编国内统一刊号为CN42-1370/D。由中南政法学院印刷厂印刷,主要设置以下栏目:市场经济与法专论、法学论坛、热点问题、法学争鸣、中青年法学家、外国法制借鉴、司法实践。1998年1月,《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改由中科院武汉分院科技印刷厂印刷。1999年1月,《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版面由96页增至128页。1999年7月,《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国内刊号改为CN42-5055/D。2000年5月,中南财经大学与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1年1月,《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更名为《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版面由128页增至144页。2002年5月,《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法学版)》国内刊号改为CN42-1370/D。2002年7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新出报刊[2002]653号文件的要求,《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正式更名为《法商研究》,其主办单位由中南政法学院变更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内刊号改为CN42-1664/D。2003年1月,《法商研究》取得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中国国家中心分配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2-0393。
1984年底,在中南政法学院科研处下设《中南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只有1人具体负责筹备学报复刊及复刊初期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及杂务。1986年秋季增至3人。经司法部同意,1989年3月,《中南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从科研处独立出来,正式成为系、处、所一级学术机构。1988年《中南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增至4人,1990年增至5人,1992年增至6人,1999年增至7人,因退休和工作调动等原因,1999年4~5月减为4人,1999秋增至5人。2017年,学校机构改革,《法商研究》编辑部撤销正处级建制,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一道并入社会科学研究院管理。
1986年3月《中南政法学院学报》复刊,由中南政法学院副院长罗玉珍教授兼任学报主编(1986.3-1987.6);1987年7月11日中南政法学院发文指定科研处长唐永禅教授兼任学报主编(1987.7-1988.12),萧伯符任专职副主编(1987.7-1989.3)。1989年3月正式成立中南政法学院学报编辑部,任命了主编、副主编,中南政法学院副院长丁焕春同志兼任学报主编(1989.3-1992.12),萧伯符同志(1989.3-1993.9)、刘普生同志(1989.3-1993.10)为副主编;1993年10月又任命了编辑部主任、副主任和副主编。1993年后,先后由副院长覃有土同志(1993.1-1993.12)、吴汉东同志(1994.1-1997.12)兼任主编,方世荣同志为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93.10-1995.12),刘普生同志为编辑部副主任(1993.10-2002.5)、副主编(1993.10-1997.12)。1995年12月,又任命谢振国同志为编辑部副主任(1995.12-1999.4)。1998年,中南政法学院又任命了学报主编、副主编,方世荣同志任主编(1998.1-2000.9),童之伟同志(1998.1-2000.9)、刘普生同志(1998.1-2000.9)任副主编。2000年11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任命童之伟同志为主编(2000.11-2002.3)、刘普生同志为副主编(2000.11-2002.3)。2002年5月,学校任命副校长覃有土同志兼任主编、刘普生同志任常务副主编、编辑部主任;2004年5月,学校任命李希慧同志任常务副主编;2012年5月,学校任命副书记齐文远同志兼任主编,2013年1月,学校任命温世扬同志任常务副主编;2018年12月,学校任命副校长姚莉同志兼任主编。
《法商研究》编辑部现有在编人员7人,兼职2人。其中教授3人,编审3人,副编审2人,编务1人。编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以来,《法商研究》一直是其来源期刊。最近几年,《法商研究》先后被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和中国法学会信息部评定为中国权威学术期刊和中国法学核心科研评价来源期刊(CLSCI)。其中,《法商研究》在CSSCI来源期刊(2017-2018)法学中排名第4,在中文核心期刊(2015-2017)法学类中排名第5,在RCCSE(2015—2016)法学类期刊中排名第2(A+)。由于较高的办刊质量,近几年来《法商研究》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荣誉奖励。主要包括:2006年荣获湖北省“优秀社科学报”称号;2006年和2008年连续两次荣获“湖北省优秀期刊奖”称号;2010年荣获湖北省“人文社科优秀精品期刊”称号且排名第1;2012年我刊“热点问题”栏目荣获“第八届湖北期刊特色栏目奖”2013年获“第二届湖北出版政府奖”和“湖北十大名刊”;2014年在连续4次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的基础上,被评为“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2015年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的“全国百强报刊”殊荣,并再次入选“湖北十大名刊”(排名第二)。
主 编:姚 莉
主编助理:谭冰霖
编辑部主任:何艳
责任编辑:何艳 谭冰霖 王虹霞
编辑委员会
主 任:姚莉
副主任:
田国宝
委 员:(按姓氏笔画)
方世荣 刘仁山 齐文远 徐涤宇
杨宗辉 陈景良 张德淼 田国宝
姚莉 曹新明 胡向阳 雷兴虎
蔡虹 樊启荣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优质期刊推荐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 | 总被引次数 | 总下载次数 | 平均出版时滞 |
---|---|---|---|---|---|
公共行政评论 | 5.496 | 3.850 | 22668 | 1476291 | N/A |
学术月刊 | 2.987 | 2.077 | 37578 | 2431099 | N/A |
人民论坛 | 2.201 | 1.079 | 160976 | 12553919 | N/A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889 | 1.037 | 9424 | 973397 | 143.6788 |
天津社会科学 | 2.190 | 1.310 | 16805 | 1337090 | 1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 10.192 | 5.152 | 70700 | 3152761 | 277.1195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2.747 | 1.678 | 49213 | 3763382 | 19.80769 |
中国宗教 | 0.220 | 0.073 | 4025 | 1066281 | N/A |
党的文献 | 1.300 | 0.559 | 11569 | 1338316 | N/A |
党政研究 | 2.807 | 1.170 | 11459 | 1093629 | 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