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术前沿

中科院院士:94%中国科研SCI论文发表国外期刊,仅5.88%在国内期刊发表

发布时间:2024-11-18 14:27:47更新时间:2024-11-18 14:27:47 1

  在2024上海科技与期刊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张杰指出:“2023年,我国科研人员共发表SCI(科学引文索引)论文73.96万篇,其中只有4.35万篇发表在国内期刊,占比5.88%,其余94.12%的论文都发表在国外期刊上。”。

中国科研SCI论文发表国外期刊

  开幕式上,上海市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分子植物》和《植物通讯》执行主编崔晓峰发布了《上海英文科技期刊发展报告》。报告显示,美国、英国、荷兰的SCI期刊数量排名全球前三,分别为5923、4625、1383本,中国大陆的SCI期刊数量为514本,与美英两国差距明显,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1957年创办的引文数据库,”崔晓峰解释,“它后来发展为科技文献检索与引文分析平台,其核心合集包含SCIE(科学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A&HCI(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ESCI(新兴期刊引文索引)四大期刊索引。”

  如何在SCI期刊的数量和质量上,缩小与欧美国家的差距?2018年11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019年6月,中国科协等7部门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当年度资助285个项目;2024年9月,中国科协等7部门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二期。

  据介绍,上海现有英文科技期刊约60本,其中SCI期刊33本、Q1区(影响因子排名前25%的区域)期刊35本,在全国各省区市中处于领先水平。

  崔晓峰表示,上海英文科技期刊发展近况有三个特点。一是35本Q1区期刊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海洋工程与科学》《先进纤维材料》《电化学能源评论》3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在所在学科排名全球第一,《分子植物》《运动与健康科学》《核技术》3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在所在学科排名全球前三。

  二是已形成若干优势学科期刊群。在生命科学领域,以《细胞研究》《分子植物》为代表;在材料科学领域,以《纳微快报》《先进纤维材料》为代表;在光学与物理领域,以《先进光子学》《核技术》为代表。

  三是新兴交叉和前沿学科领域期刊涌现。《计算材料学》《计算生命科学》《芯片》《超导》《集成电路与系统》《量子前沿》《Med-X》等交叉和前沿领域期刊初放光彩,或处于创刊阶段。

  这一数据反映出在科技期刊这一关乎国际科技竞争“话语权”的领域,我国与美国、英国等欧美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张杰院士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这不仅与科研人员的个人追求有关,还涉及到学术评价机制、科研资源的配置等多方面的问题:

  许多国内科研人员在学术评定、职称考评时,往往面临着期刊影响因子的压力,导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国际高影响力的期刊发表论文。

  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论文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曝光率和引用率,进而促进研究人员的职业发展。然而,过于依赖国际期刊也可能导致国内科研环境的恶性竞争。在追逐数量和影响力的过程中,中国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与研究深度可能受到影响。

  张杰院士指出,提升国内期刊的学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提高科研人员的自信心和归属感,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在国内外期刊上进行平衡的发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frontier/79456.html

学术前沿
并非周杰伦的16首歌曲登上了中科院1区期刊,原因竟是........

并非周杰伦的 16 首歌曲登上了中科院 1 区期刊,而是 2025 年元旦, 《Zoological Research: 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杂志发表了一篇西双版纳植物园蜘蛛分类研究论文, 其中包含园蛛科 6 个新属 16 个新种,16 个新种的名字全部来自周杰伦的歌曲,分别是:安静艾

发布时间:2025-01-03
普京都人工智能点北京烤鸭了,发论文的你还在等什么?赶早不赶晚!

普京与人工智能点北京烤鸭事件 据俄新社等报道,12 月 11 日,普京在莫斯科出席国际人工智能会议时,参观了 俄版 ChatGPT GigaChat 的展台,在得知其可帮助翻译菜单后,试用该功能点了道 北京烤鸭。 此事件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如在跨文化交流、国际

发布时间:2024-12-13
2025年热门硕博论文选题来啦!中国科学院与科睿唯安联合举办《2024研究前沿》报告,中国稳居第二

2024年11月27日- 中国科学院与科睿唯安今天联合发布《2024研究前沿》报告,遴选和展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11大学科领域中的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今年是双方连续第11年携手发布《研究前沿》系列报告。 报告显示, 今年的报告遴选出125个研究前沿,包括110个热点前沿和1

发布时间: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