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初中历史论文全文3篇

初中历史论文全文3篇

最后更新时间:2025-02-22 04:02:52 检索: chu zhong li shi lun wen quan wen3 pian

初中历史 第1篇

一、学生对历史开卷考试存在的错误认识

第一,重视资料轻轻课本。近年来,重庆历史中考,要考六本书和重庆历史,政史合堂,时间是90分钟,中考涉及的内容真不少,由于有的学生平时没有认真学习历史课,这会让学生望书生畏,让学生失去了靠好的自信,转而产生了对资料的依赖。把课后复习的时间花在资料上,练习资料上的题,梦想资料上也许会有一模一样的题目,会有现成的答案,而很少去翻课本,这是舍本逐末的。

第二,抄得多就考得好。因历史考试可带课本和历史地图册,许多学生为充分利用好“开卷”,大多不相信自己,生怕漏要点失分,便将自己感觉正确的东西尽可能多地搬到试卷上,他们大多不经思考就将查阅到的所谓的正确答案生硬地往试卷上套,导致所查阅的内容与题目结合不紧,或答非所问,既浪费时间,又做了无用功。

第三,见考题就翻书。为确保答案的正确,很多同学做试卷时喜欢见题就翻书,由于平时不烧香,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基本的历史知识没有去记忆,一个简单的选择题,就要翻半天书,才能找出一道题的答案,更不用说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题了。同时,也感到时间不够用,大多不经思考就将查阅到的所谓的正确答案生硬地往试卷上套,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第四,开卷不用记忆。开卷考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基本知识点不需进行记忆的想法,大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开卷了就万事大吉,都相信自己的抄功。事实上,历史学科中考考题灵活,注重联系实际,历史学科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每次考试都是以知识的记忆、理解为基础的,开卷不用记忆的想法是不对的。

二、教师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学生认识上的误区,结合这几年历史开卷考试情况,我觉得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端正学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点

开卷考试仍旧需要记忆。开卷考试时,思考空空如也,抄书无从下手,这是在考场常见的情景,主要是学生对历史考试很少作记忆准备的结果。学生没有必需的知识储备,对课文内容和基本知识点很陌生,考试时影响答题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只有学生有了历史知识熟练的记忆,正确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在历史考试时取得满意的成绩。

2.课本比资料更为重要

课本是学生参加历史中考的依据,上课时把笔记记在历史书上,不要记在笔记本上,学生重温起来感觉不是那么陌生,而有的历史资料是不适应重庆中考的,不是根据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史教材编写的,更重要的是资料上一般不会有和试卷上一模一样的题目,查不到答案还浪费了时间。3、做好应试技巧的训练。解题时要整体把握试题,给毕业班学生训练,近3年的重庆中考历史真题,考试过程中要求学生应该精心审题,先易后难,并注意书写,做完后反复检查,历史开卷考试注重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解答材料题和探究题时一定要思路清晰。

作者:龚正冰

初中历史 第2篇

一、多媒体手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要点

1.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创建初中历史学习平台

成立自主学习团队,拓展学习空间。网络平台上的一些相关历史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如果可以将这些海量的资源来“搬”到我们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上,不仅可以为学生节省时间,还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带领学生体验历史的“惊醒动魄”,感叹前人“抛头颅洒热血”的勇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前要多收集、勤整理,将所下载的资料进行分类,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去做这些“工作”,提高历史知识的综合性评价效果。除了学习平台之外,可以创建QQ群,或者是通过QQ空间、微博等来组织学生自由探讨,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记忆。

2.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强化学生对初中历史事件的学习

引发学生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对于突破教学难点来说,非常有帮助。受初中历史教材的局限性的影响,即便教材上已经备上了一些图片或者是文字说明,但是,仅靠教师的讲解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些历史上的细枝末节如果可以“生灵活现”,才能够理解得更为深刻,对学生的记忆都十分有益。多媒体手段能够将历史内容中的一些虚拟化的部分变为真实可见的视频,通过PPT可以化繁为简,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3.通过多媒体手段来进行初中历史教学

一定要避免教师过分地灌输,合理利用多媒体,当然也不能全部由多媒体来代替教师的作用。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被多媒体完全削弱了,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师则成了课堂上的摆设,这也是万万不可以的。

4.通过多媒体手段将学生过去的“接受者”角色转为“探索者”和“主导者”

大部分教师在多媒体手段的引用中,大多都只将教学停留在“欣赏”和“听觉”表面上,不能够从根本上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关注教学内容。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意识只会游离在教学之外,更多关注视频的内容,而不是历史教学内容,成为多媒体课堂的“旁观者”,多媒体手段在初中课堂的使用也就成了“哗众取宠”。这样的教学,更加难以实现教学的最初目标。所以,教师在选择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和运用中,一定要多多考虑课堂效果,做到游刃有余。一定要极力避免盲目地运用多媒体,反而导致教学效果降低的情况。

二、结语

总之,虽然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其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转变理念出发,树立人本思想,将多媒体的趣味性、形象性展示到学生面前,激发终身学习的欲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张金平 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第二中学

初中历史 第3篇

一、教学优势分析

1.强化知识理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课堂的历史知识讲解,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历史知识。而历史知识很多又是十分枯燥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将学生带入一种情境之中,既有利于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2.利于学生主动性学习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授学生历史知识,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将情境教学法引入历史课堂,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学中严肃的课堂氛围,以一种幽默化的语言方式展开教学,既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更能够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主动性学习。

二、具体教学实践

1.构建和谐课堂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想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众多教学优势,就必须首先构建和谐的历史学习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能够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在这样的一种课堂环境下,教师才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也能保证学生对历史学习有足够的动力,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成绩。因此,在情境教学法的①实践中,构建和谐课堂是十分关键的。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注重培养与学生的良好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学生一起探讨历史的学习。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之于学生的作用只是从旁引导。这样,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广泛的参与历史知识的学习与讨论,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也能为历史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强化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要想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深入挖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好奇是人的天②性,更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势必会对一些知识或是一些历史事件升起好奇之心,在好奇心的指引之下更深一步的学习历史。因此,教师引入情境教学法进行历史教学时,应该充分挖掘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也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具体实施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多媒体手段以一种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历史事件,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历史图片中体会历史的魅力所在。此外,对于一些历史事件,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短篇视频,在课堂上向学生播放,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加深入的感受,才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现实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历史教学课堂中的运用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此,教师在情境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实现现实情境的创设。心理学研究显示,人们会更加关心那些与自己有着紧密联③系的事物。这种结论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现实情境,通过历史知识与学生现实情况的紧密结合,能让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产生亲密的感受,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牢固的掌握历史知识。例如,教师每当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纪念馆等具有浓厚历史氛围的地方,让学生产生对历史的更多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本文以情境教学法为基础,首先概括了其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各种优势,然后就教师如何进一步深化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出发,从构建和谐课堂、强化学习兴趣、创设现实情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提供有效教学参考。在初中的各大学科中,历史学科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历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厚重感,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对历史的理解也有一定难度,这也表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点是不一致的。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提升历史的教学效率,教师有必要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深入研究情境教学法实践,以期能够更大程度的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作者:段勇 单位:江苏省金湖县枫叶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