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法理论文

行政与法期刊简介及目录

发布时间:2014-02-28 11:25:23更新时间:2014-02-28 11:26:09 1

  《行政与法》作为校(院)的窗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邓小平理论,坚持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把握正确的导向,贯彻、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管理水平和技能,研究探索行政管理与法律工作中相关问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实践性、权威性、可读性,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广大教师及科研人员提供展示科研成果的阵地。

  本刊以“坚持正确导向,追踪社会热点,探讨行政科学理论,关注法学研究”为办刊理念,把“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读者提供权威法律信息,为提高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技能和水平”作为办刊宗旨,集专家学者智慧,刊发学术精品。注重理论性、实践性、创新性;体现政策性、方向性、权威性;突出专业性、应用性、前瞻性。《行政与法》以讲究知识性、可读性为立足点,策划和设计了“公共行政、政府与法治、政府与经济、公务员论坛、公务员培训、公务员制度、探索与争鸣、行政法研究、法学论坛、司法实践、工作研究、领导科学、热点聚焦”等一系列有影响、有特色的栏目。

  【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连续二次被评选为吉林省一级期刊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公共行政、政府与法治、政府与经济、公务员管理、研究与探索、工作研究、法学天地、以案说法。

  期刊名称:行政与法

  主管单位:吉林省行政学院

  主办单位:吉林省行政学院

  国际刊号ISSN:1007-8207

  国内刊号CN:22-1235/D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行政与法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现用刊名:行政与法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最新目录】

  1乡镇政府治理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取向——基于农民政治参与的视角林兴初;1-6

  2提升地方政府应对网络突发事件能力的思考侯雷;7-10

  3重新审视韦伯的官僚制理论任崇彬;11-16

  4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的历程及启示赵京国;17-20

  5我国法律援助机构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朱昆;郭婕;21-25

  6拆迁冲突的化解:基于泰州市“阳光拆迁”实践的思考景云祥;张文捷;26-30

  7法治语境下网络谣言的政府规制梅旭成;31-36

  8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解读中国古代官僚制的经济基础——一项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厉进伟;37-41

  9松原市品牌农业建设的可行性分析和对策孟范晶;42-45

  10海南省农村养老模式的定位和构建胡明玉;叶英萍;46-50

  11儒、道传统文化对生态正义的推助杨赫姣;杨青山;51-54

  12网络公共事件舆论引导问题研究肖立新;55-58

  13我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探析孟祥宁;59-63

  14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语言问题研究朱成全;孙梁;64-69

  15法律方法论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刍议唐英;70-74

  16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理路赵亚杰;75-78

  17“克隆人”带来的生育权问题李冬;79-83

  18对新形势下提高军校学员学习力的思考宋晓维;王亚杰;84-88

  19危难救助者的行政补偿研究郑丽清;薛学杰;89-93

  20制定《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若干问题的思考崔爱鹏;94-98

  21论隐私权的宪法保护——以自媒体时代为分析背景仪喜峰;99-103

  22关于检察权司法职能的再思考孙韬;熊明;104-107

  2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协议法律性质的本相追问袁日新;108-115

  24中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思考与法律完善曹飞;刘正;116-119

  25论微博著作权及其保护杜明强;120-124

  26论公平责任一般条款及适用:对《侵权责任法》第24条的解读李挺;125-129

  1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三维视角解读——指向、均势与秩序魏崇辉;1-5

  2德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经验及启示郭祎;6-10

  3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困境解析王菲菲;11-14

  4我国城市社区居民政治参与比较研究——社区政治文化与政治参与之间关系的个案分析朱萌;15-20

  5优化特大型城市综合管理运行机制的启示——以上海市闵行“大联动”为例陈海松;21-25

  6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申锦莲;26-32

  7试论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周宇;33-35

  8奥肯“漏桶实验”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程雷;36-39

  9公共预算视角下“三公经费”监督管理问题研究张福新;40-44

  10浅析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内在联系——以全面实施永续发展战略为视角刘欣华;45-48

  11浅议基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应该处理的五对关系王晓芸;49-52

  12加强我国网络虚拟社会有效管理的若干思考衣小品;53-57

  13论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学理意蕴、价值基础与实践值域申海龙;58-61

  14推进军转培训工作的对策探析——以吉林省为例徐艳华;62-65

  15关于中国中产阶级定义的思考柳新元;赵竹茵;66-70

  16试论儒家德治思想基础、特征及其局限汪轩宇;71-75

  17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刘卓千;76-79

  18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初探赵冰;王群;80-84

  19论政府采购投诉人的范围张幸临;85-91

  20食品安全领域黑名单管理措施的可诉性分析王小霞;92-9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falilw/3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