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刊宗旨:
以科技创新为宗旨,反映我国电子显微学和新兴显微学的科研与生产成果;开展学术讨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我国的电子显微学和新兴显微学事业的发展作贡献,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面向读者:
《电子显微学报》面向电子显微学、扫描探针显微学和其他新兴显微学的理论研究、实验技术和方法、仪器研制生产及其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纳米科技、医学、金属、地质、化工、半导体等应用方面的科技工作者,是我国本学科唯一的基础研究和相关应用研究的学术期刊。
主要栏目:
1.“研究快报”:发表有关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和应用成果;
2.“学术论文”:刊登本学科的理论、应用和仪器的研究成果及实验技术方法;
3.“述评文章”:报道本学科的新动态、新进展和综合评论;
4.“简 讯”:通报有关显微学界的学术活动及书刊介绍等;
5.“实验报告”:刊登本学科实验室为日常检验工作中所做的有参考价值的分析报告。
收录数据库: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数据库CSCID)》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国家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版)》;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
《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类)》;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
美国《化学文摘》CA 、俄罗斯《文摘杂志》AJ 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数据库核心版(CSAD-C)》收录;
维普网全文收录。
获得荣誉:
本刊曾获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和北京科学期刊编辑学会颁发的“优秀期刊奖”;
连续获中国科协2000~2006 年度择优支持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的专项经费资助。2007年、2008、2009年再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
主要内容:
《电子显微学报》是我国唯一一份电子显微学和扫描探针显微学等其它新兴显微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学术期刊。
主要刊登电子显微学和其他新兴显微学[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微束分析仪器、扫描探针显微镜(含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的理论研究、仪器研制生产以及在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纳米科技、医学、金属学、地学、化学化工、环境科学、半导体材料等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方面的学术论文;仪器相关的理论、技术和实验方法的发展与改进;电子显微镜及其它仪器的使用、改进与维修经验的交流等。及时反映我国显微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面向的读者是从事上述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与大专院校师生等。
钱临照院士、郭可信院士、姚骏恩院士和张泽院士分别任第一、二、三、四、五、六届主编。第六届编辑委员会编委38 名,其中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外顾问编委8 名。论文以中、英文发表。
1996 年起《电子显微学报》同时发行印刷版和电子版,1998年成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万方数据网络中心的Chinainfo 首批上网的学术期刊《电子期刊》。《电子显微学报》1992 ~1993年名列“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第73名;1996 年按影响因子排序列中国科技期刊工程技术类刊物第三名;1994年起连续列入“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 名排行表”;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化学文摘》CA 收录,1998年在“CA被引频次最高的国际科技期刊一千名排行表” 中第587 名。2003 年《电子显微学报》影响因子提高到0.404 ,在全国1534种来源期刊中列第352 名;全国电子通讯类53 种来源期刊中列第6名;其被引频次在全国电子通讯类53 种来源期刊中列第15 名。德国编辑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光学(OPTIK)》连续登载本刊的论文题目。
主 编:陈江华
执行主编:韩晓东
副主编:高 宁、林金星、彭 勇、王建波
编 委:(按姓氏拼音排序)
(1)陈春林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陈德蕙 教授,军事医学科学院
(3)陈江华 教授,海南大学/湖南大学
(4)丁明孝 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甘雅玲 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
(6)高宁 教授,北京大学
(7)高鹏 教授,北京大学电镜中心
(8)谷猛 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
(9)官阳 主任医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10)韩东 研究员,国家纳米中心
(11)韩立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12)韩晓东 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13)贺新强 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4)何其华 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
(15)黄晓旭 教授,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6)贾金锋 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17)李伯勤 教授,山东大学医学院
(18)林金星 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刘攀 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
(20)马秀良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21)彭勇 教授,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2)单智伟 教授,西安交通大学
(23)隋森芳 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4)孙飞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25)孙立涛 教授,东南大学
(26)孙育杰教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7)苏东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8)沈庆涛 教授,南方科技大学
(29)田鹤 教授,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0)王建波 教授,武汉大学物理学院
(31)王强 教授,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
(33)王兵 教授,中国科技大学
(33)王立华 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
(34)王素霞 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35)王卫国 教授,福建理工大学
(36)吴秀玲 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7)辛仁龙 教授,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38)薛其坤 院士,南方科技大学
(39)徐先东 教授,湖南大学
(40)杨琳 高级工程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41)杨勇骥 教授,上海海军军医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42)叶恒强 院士,佛山季华实验室
(43)俞大鹏 院士,南方科技大学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44)余倩 教授,浙江大学电镜中心
(45)于荣 教授,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6)岳永海 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7)朱银莲 研究员,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48)朱静 院士,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49)祝建 教授,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50)邹本三 教授,燕山石化研究院
(51)张泽 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温合金研究所
(52)章新政 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53)张剑飞 副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
(54)张跃飞 教授,浙江大学材料学院
(55)张兴 教授,浙江大学冷冻电镜中心
(56)张仲凯 教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57)郑赫 教授,武汉大学电镜中心
(58)周武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七编 工业技术优质期刊推荐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 | 总被引次数 | 总下载次数 | 平均出版时滞 |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 3.246 | 2.022 | 42373 | 1486332 | 90.74019 |
新疆石油地质 | 3.371 | 3.098 | 18189 | 614704 | 208.54 |
矿业研究与开发 | 2.237 | 1.751 | 27333 | 988389 | 216.7777 |
电力自动化设备 | 5.198 | 3.861 | 99956 | 2791057 | 222.8501 |
低碳化学与化工 | 1.131 | 0.884 | 8611 | 655151 | 170.1703 |
铁道工程学报 | 1.605 | 1.207 | 30875 | 758078 | 210.7142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307 | 0.836 | 15115 | 525632 | 299.3 |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 3.746 | 2.043 | 23464 | 1091546 | 91.71929 |
消防科学与技术 | 1.020 | 0.771 | 33168 | 1393936 | 213.1391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 2.197 | 1.901 | 10306 | 352608 | 172.88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