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EICSCD北大核心
英文名称:Earth Science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国内刊号:42-1874/P
国际刊号:1000-2383
出版周期:月刊
复合影响因子:3.895
综合影响因子:3.339
期刊主编:王焰新
发行地:湖北省武汉市
地球科学杂志介绍

  《地球科学》(ISSN 1000-2383;CN42-1874/P,原刊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学学术理论期刊,月刊,2016年更名为《地球科学》,以反映地球科学领域最新的、高水平的基础地质、应用地质、资源与环境地质及地学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为主要任务,以促进国内外地学学术交流,繁荣我国地质教育、地质科技与地质找矿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目的。

  《地球科学》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地质学会T1期刊;被美国著名检索系统《EI》数据库100%收录,同时还被《Scopus》、《CA》、《PЖ》、《GeoRef》、《GeoBas》、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数据库收录;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0多项,1999-2005年荣获三届国家期刊奖,2013年、2017年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2018年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荣获首届、第三届和第四届“湖北出版政府奖”,多次荣获“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地球科学杂志网友点评
J&R
投稿过程不是特别顺利。暑假前5月开始投稿,但是一直处于under review的状态,可能一直都没找到合适的审稿人。后来想询问下稿件状态,但是找不到能联系的方式。直到9月状态变为了期刊编委审稿,但是状态更新的日期还是停留在5月。希望能一切顺利!期刊文章质量还是不错的,有一定认可度。但是审稿的流程有点揪心,状态更新不够及时。
2023-09-18 14:33
投稿后很快进入了编辑审稿,一个月内就收到了拒稿邮件,说我不符合该刊物的发表要求,这速度还是挺快的,说明我的水平还是不够吧,继续努力努力投下一篇吧!
2023-08-27 14:06
更多地球科学杂志点评
地球科学杂志编委会

  顾问编委

  成秋明邓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丁林方小敏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院

  郝芳胡瑞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

  金之钧翦知湣

  北京大学同济大学

  李家彪李献华

  自然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倪四道潘永信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彭建兵唐菊兴

  长安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沈树忠徐星

  南京大学云南大学

  肖文交张宏福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朱敏邹才能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主编

  王焰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yx.wang@cug.edu.cn

  执行主编

  陈中强蒋少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zhong.qiang.chen@cug.edu.cnshyjiang@cug.edu.cn

  副主编

  蒋恕李长冬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jiangsu@cug.edu.cnlichangdong@cug.edu.cn

  马瑞孙启良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rma@cug.edu.cnsunqiliang@cug.edu.cn

  王墩王伦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wangdun@cug.edu.cnwang@cug.edu.cn

  肖龙殷宗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longxiao@cug.edu.cnzjyin@nigpas.ac.cn

  赵新福宗克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xfzhao@cug.edu.cnzongkeqing@cug.edu.cn

  左仁广王淑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姚戈(常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yaoge@cug.edu.cn

  编委

  蔡建超曹淑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caijc@cup.edu.cn;caijc@cug.edu.cnshuyun.cao@cug.edu.cn

  陈仁旭储日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chenrx@ustc.edu.cnchur@apm.ac.cn

  高剑峰高晓英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gaojianfeng@mail.gyig.ac.cngaoying@ustc.edu.cn

  宫勋侯居峙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gongxun@cug.edu.cnhoujz@itpcas.ac.cn

  胡修棉胡兆初

  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huxm@nju.edu.cnzchu@vip.sina.com

  黄咸雨惠鹤九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南京大学

  xyhuang@cug.edu.cnhhui@nju.edu.cn

  蒋宏忱焦玉勇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Jiangh@cug.edu.cnyyjiao@cug.edu.cn

  荆林海孔彦龙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jinglh@aircas.ac.cnylkong@mail.iggcas.ac.cn

  李红谊李晓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lih@cugb.edu.cnlixc@mail.iggcas.ac.cn

  李艳林巍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liyan-pku@pku.edu.cnweilin@mail.iggcas.ac.cn

  刘静刘锦

  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燕山大学

  liu_zeng@tju.edu.cnjinliu@ysu.edu.cn

  刘全有刘文彬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liuqy@pku.edu.cn;qyouliu@sohu.comliuwb@igsnrr.ac.cn

  刘洋刘勇勤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兰州大学泛第三极环境中心,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yangliu@nssc.ac.cnyql@lzu.edu.cn

  刘勇胜罗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yshliu@cug.edu.cnmaoluo@nigpas.ac.cn

  马超秦礼萍

  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技大学

  machao@cdut.edu.cnlpqin@ustc.edu.cn

  邱振沈传波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qiuzhen316@163.comcbshen@cug.edu.cn

  宋玉财孙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song_yucai@aliyun.comphytoplankton@163.com

  孙亚东唐辉明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yadong.sun@cug.edu.cntanghm@cug.edu.cn

  田军王博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tianjun@tongji.edu.cnbowang@nigpas.ac.cn

  王大志王力哲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dzwang@xmu.edu.cnlizhe.wang@gmail.com

  王璐王全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Wanglu@cug.edu.cnwangqr@cug.edu.cn

  王绍强王文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sqwang@igsnrr.ac.cnenleiw@163.com

  文章吴昌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安大学

  wenz@cug.edu.cnwucz@chd.edu.cn

  吴吉春肖智勇

  南京大学中山大学

  jcwu@nju.edu.cnxiaozhiyong@mail.sysu.edu.cn

  许领许振浩

  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

  xuling82@xjtu.edu.cnzhenhao_xu@sdu.edu.cn

  杨智殷长春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大学

  yangzhi2009@petrochina.com.cnyinchangchun@jlu.edu.cn

  尹继元余琛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长安大学

  yinjiyuan1983@163.comchen.yu@chd.edu.cn

  袁松虎岳跃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yuansonghu622@cug.edu.cnymyue@isa.ac.cn

  翟德高张少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dgzhai@cugb.edu.cnSbzhang@ustc.edu.cn

  张文张兴亮

  吉林大学西北大学

  zhang_wen@jlu.edu.cnxlzhang69@126.com

  张仲石赵军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Zhongshi.zhang@cug.edu.cnjhzhao@cug.edu.cn

  郑义朱光有

  中山大学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zhengy43@mail.sysu.edu.cnzhuguangyou@yangtzeu.edu.cn

  朱红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htzhu@cug.edu.cn

第四编 自然科学期刊推荐
R&J
第四编 自然科学优质期刊推荐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总被引次数 总下载次数 平均出版时滞
工程数学学报 0.598 0.409 3459 172790 796.2625
固体力学学报 1.303 0.734 7227 342395 102.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3.619 2.738 41625 1505428 287.1987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1.315 22387 881655 306.4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346 0.878 7818 467912 302.9347
生物技术通报 1.996 1.335 40062 2529818 152.7138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1.630 1.087 9948 464585 359.5447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1.495 0.995 9966 451923 227.9333
热带海洋学报 1.386 1.070 6406 319384 80.79816
海洋学研究 0.633 0.506 2804 142027 230.5454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最近有作者想要优质的ssci材料顶刊,其实ssci作为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主要侧重于收录社科类的,如涉及经济、法律、管
心理学方面投SSCI期刊也是较为合适的,毕竟是顺应其收录方向的,但要说容易与否这就要根据作者以及期刊的各方面综合
发表药物研究方向论文时在选择期刊上,其可选择性也是尤为广泛的,就如国际知名核心期刊sci就备受亲睐。因此这里整
相对来说在8分左右的sci期刊大都是非常优秀的刊物了,所以好发与否还是要根据作者自身实际情况来看的,毕竟所处领域
地质学领域被SCI所收录的期刊是不在少数的,但要说顶级期刊的话,那么更多的是在SCI一区中,当然作为高质量且具有高
所谓Graphic Abstract即图文摘要,是论文主要研究结果的简明形象化概要,以清晰简洁的方式展示研究工作最主要的信息。目
地球科学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天然电场选频物探法在煤矿水文地质中的应用
  摘要:天然电场选频物探法是利用大地电磁场为工作场源,以地下岩矿石电阻率差异为基础,在地面上测量大地电磁场产生的几个(或几十个)不同频率的电场分量的变化规律来研究地下地电的电性变化,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一种交流电
浅谈天津滨海新区软土地质
浅谈天津滨海新区软土地质 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 作者:苏强 【摘要】本文针对天津市滨海新区软土地质的特点,结合两年来在此地区的施工经验。分析总结了在不同情况下进行市政管道施工的方法,为类似地质条件下进行市政管道施工提
地质工程师论文论地质工程复杂地质体三维建模
  [摘要]地质工程复杂地质体中的各种地质信息都可以看作是三维空间中的函数,利用各种野外实测资料分别建立相应的曲面拟合函数,进而利用计算机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达到直观地表达地质信息在工程岩土体中的分布规律、提高对于地
农业环境论文山洪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对策
  某县为山洪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多年来,所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十年中的死亡人数达到数千人,可见其灾害性强。相关政府部门组织了相应的监控设备,并组织消除山洪灾害的安全隐患。最近一次山洪灾害发生之前,由于监控数据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及重要性
摘 要:本文结合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及地下水的腐蚀性,说明了岩土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内容及重要性。 关键词:工程勘察 水文地质 地质勘察 引言 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和施工中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又常被忽略的
山区工程地质勘察新应用模式技巧
  对于在山区工程地质管理建设或是在地质勘察改革,这些方面是当前地质工程师对于勘察应用和今后工程建设管理中都会第一考虑到的问题,以下这些就是有关山区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一些介绍。   摘要:现今,电子及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