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动画艺术设计论文

评职称论文范文高职艺术设计类大学生的管理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4-07-24 15:42:48更新时间:2014-07-24 15:43:21 1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目前高职艺术类学生正处于“文化课”较差、专业基础落后的尴尬局面,性格、心理都具有群体的特殊性特点。

  【摘要】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各地广泛开办,而艺术类专业成为大批文化课成绩较差的美术考生的最终选择。由于高职艺术生的个性化特点,在进行管理时具有更多需要注重的问题。本文对高职艺术生的特点及表现进行归纳,针对性提出管理方法及对策,以便对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评职称论文范文,高职,艺术类大学生,管理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专业教学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建设、人格修养,利用优化管理提升教育水平。那么,高职艺术类大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具有哪些表现?如何针对性进行管理和教育呢? 这正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高职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及表现

  2.1 高职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

  高职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高职”角度,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高考分数较普通本科学生低的考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文化课成绩差;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要掌握除专业知识外的组织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综合理论,知识架构杂乱缺乏系统性,而专业实践技能等属于隐性知识,亟待通过某种方式将其显化。

  从“艺术”角度:长期美术学习过程培养了艺术生活跃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同时艺术生内心具有高度自我意识,着装、气质都异于普通学生,常常将自己封闭到自己的世界里,缺少与外界沟通,导致大部分艺术生交际能力欠缺。

  从“大学生”角度:大学和高中学习方法的巨大反差,往往使学生无所适从、自我放纵,年轻、活力、热情、个性张扬是当代大学生的共有优点,而懒惰、盲目、任性、缺乏恒心也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缺点。

  从“90”后角度:知识面广、电脑操作能力强、智商较高是90后大学生的共同特点,由于他们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虚拟网络世界,对现实有自己的看法同时又不屑于某些社会现象,因此表现出自信而脆弱、敏感而自私,内心比较孤独,渴望被理解又不愿被看透,能力突出但功利意识过强等特点。

  2.2 高职艺术类大学生的表现

  高职院校艺术生具有同龄人的一般特点,也具有鲜明的群体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思想活跃,富有创造性 鲁迅先生说:“能憎能爱才能文。”艺术家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高中美术绘画的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艺术生异常丰富的情感,长期练习素描、速写、水彩等绘画作品,思维、审美及分析能力都会不断提高,因此高职艺术生是高校最活跃、最具创意的特殊群体。与其他专业相比,艺术生具有形象思维能力更强、情感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强等优势。

  注重自我,个性张扬 艺术生个自我意识较强,个性张扬,是高校校园中着装打扮、言谈举止较为另类的一群人,为了表现个性、展示才能,他们将尽可能的“打造”自身形象,已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可。正由于艺术生非常重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不被认可或被批评时更容易产生偏激、厌学等心理问题。

  缺少团队精神,集体观念差 艺术创作的独立性,要求艺术生耐得住寂寞,一幅作品经常要几小时甚至几天呆在画室,长此以往,他们将习惯安静的生活从而讨厌喧闹,喜欢个性而抵触集体活动,具体表现为缺乏全局意识,对集体活动缺乏热情,不能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自律性差,缺少学习主动性 理论结合实践才是最佳的艺术专业教学方式。文化成绩差、理论学习能力弱是高职艺术生的普遍特点,加上游戏、网聊等的诱惑,很难唤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厌学情绪较为常见。

  1. 提高高职艺术类大学生管理水平的方法及对策

  3.1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

  高职艺术类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能发掘并合理利用学生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将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强化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3.2 情感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所谓情感艺术,就是指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注入丰富的情感色彩,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而情不自禁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观点的一种技巧和方法。

  3.3 特色管理与专业教育并重

  对于高职艺术生应该采取特色管理制度,特色管理既要依靠教育,又要服务教育。由于艺术生的鲜明个性,不能采用普通的方法管制学生,应结合专业建立疏导为主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新形势下,高职艺术类学生的管理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和配合。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应在严格遵循学院相关制度的基础上,把握学生特点,因人施教,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创新管理方法和教育模式,坚持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杜爱民.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特点与应对策略[J].辽宁高职学报,2006,08.

  [2] 刘丹,许洪范.李伟.艺术类专业学生思想特点和教育管理对策分析[ 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4,03.

  [3] 李开沛.试析艺术类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及其培养[J]. 吉首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0,02.

  [4] 沐牧.我国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缺失现象及对策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8.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donghuayishushejilw/42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