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电力论文

电力工程师高级职称论文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2013-12-30 15:32:11更新时间:2013-12-30 15:32:55 1

  我国电网体系不断的建设完善,智能电网的建设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智能变电站则是电网智能化实现的一个基础。所谓智能变电站是通过智能设备以及较为先进的通信设备、控制设备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一个高度集成化的一体系统及其信息化的平台,从而实现全站信息的数字化、信息通信平台的网络化、相关信息共享上的标准化等。

  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变电站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与之相匹配的电能计量终端也朝着集中式的方向发展。在智能变电站中电子互感器和数字电能表构成了电能计量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光电子技术的发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从非低压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及其智能变电站的相关问题入手,分析将该种非低压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应用于智能变电站中对于硬件的要求及其构建时软件的建设等。

  关键词:非低压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职能变电站

  一、智能变电站与非低压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

  当前变电站的电能计量多采用分布式的计量方式,这种计量模式在能够实现以计量间隔为依据来实现电能表的配置,并且具有清晰的结构,但是在应用中也会有网络的组织相对复杂,其使用和维护成本相对较高等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便得到了较好的利用空间,集中式的电能计量依托智能变电站提供的条件,使用其较为先进和稳定可靠的集成化信息平台,在降低电量计量终端成本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变电站电能的有效计量。该种计量方式的特点主要有:首先,智能变电站中的集中式计量终端是以以太网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接入。在智能变电站应用的是电子互感器,它负责将电气量信号进行一定的合并然后通过光纤网传输到电能计量终端,从而完成对于电能的采集和相关处理。这种接入方式对于电缆的需求量较大,但是可以完成整个变电站的电能采集及其传输等工作。此外,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的精度相对较高。它以数字光纤的形式实现信息的输入,从而避免了模拟采样等传统计量方式所带来的数据采集及其转化等的误差,同时先进数据处理方式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计算的精确度。最后,集中式的电能计量终端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换,提高其操作性,并且能够实现全站的信息交换和智能化计量。该种集中式计量能够以一台终端设备来完成全部的电能的计量工作,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的集约及其环保等方面的发展理念。这种集约的管理必然要求高度的信息化,使其在信息化网络的支持下实现平台的远程操作和维护,从而实现全站范围内的综合管理,使其智能化得到全面的体现。

  我们在看到智能变电站应用中的优势外也应看到其自身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数字信号以光纤传输,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办法实现与传统仪表的对接从而给数据误差的监测带来一定困难。电子互感器和电子计量表的应用不能实现向上的溯源,并且由于一些检定规程的缺失使其无法完成一些合理性的溯源检定工作,这在某些时候会制约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与数字接口电表直接相关,而这种数字计量表与既存的电能管理体系存在一些不符,给变电站的管理带来一些困难。因此,智能变电站中集约式计量终端的应用,应该从整体上入手,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同时将其弊端降到最低。

  二、非低压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硬件要求

  当前智能变电站的电能计量终端在其组网的结构上有光纤点的对点接入、组网及其混合的接入三种方式。在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的应用上,因为其灵活性的特点从而能够以不同的插件扩展来满足不同的需求。

  光纤点结对点接入的模式是通过一定的间隔合并单元来实现相关数字信号的输出,并且将这些信号对点接入到与之相连接的计量中断信息采集功能板上。该种接入模式,要求具备较为强大的接入性能和数据的合并处理能力,但不需要具备较高网络传输性能的交换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变电站建设的成本。集中式的电能计量设备具有功能板块设计的多样性,使得每一采集功能板都能够完成多路间隔信号的采集工作,并且可以依据现场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数据的灵活配置。这种采集到的数据能够通过后台的处理后进行传递和共享,从而实现智能变电站的需求,同时其多借口的方式也为其功能的发挥提供了便利。以光纤组网形式进行接入,是把那些间隔合并后的数字信号接到光纤以太网的交换机,并且完成一定的组网后再通过光缆传输到相应的信息采集功能板上。在这种模式下以一个功能采集板、一个计量主板和一个智能交换机来完成整个变电站的电能采集和计量的工作,实现了最少的设备投入和功能的集约化。而以光纤混合的模式实现接入是以电压等级或者是控制小室为基础进行分组,将同一个等级或者是控制小室的间隔合并后的单元信号予以输出到光纤交换机然后再接入到采集功能板上。三种接入方式均有自身的有点,并且都可以依据变电站的规模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实现配置的优化,将三者进行有效结合使其取长补短,实现变电站建设的优化。

  一般而言,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是由电源板、采集功能板及其计量主板等构成的。它所要完成的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整个变电站的相关新号的采集及其有效计量,而该种采集数据的共享平台则是该种计量终端应用于智能变电站时所应重点建设的部分。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通过前置数据服务器处理及其智能背板总线等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高效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在其硬件结构中,采集功能板作为前置的数据服务器来完成相关的数据信号的采集及其数据的处理和共享等工作,对于采集功能版采用较为先进的系统并设置多个接口,使其能够完成点对点的接入从而完成信号的输出,使共享平台能够发挥其作用。而计量班则是硬件中较为重要的核心单元,它负责站内有间隔的电能计量及其相关信号信息的远程传输工作,对于该种主板选用具有较高性能的处理器并嵌入实时操作系统,保证其能够满足信息传递的需求。对于智能背板而言,则是通过总线交换芯片并且通过对总线交换芯片及其低压差分信号控制线等的管理来保证共享平台运作的高效性。

  三、电能计量终端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的软件要求在智能变电站中,非低压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发挥的作用主要是对站内全部间隔电能的计量。它主要发挥的功能与传统的多功能电表存在一致性,主要完成对电压、电流等电能监测要素的实时测量,分时计量及其正反向的输入、输出等,能够完成分时计量正反向的功能最大需求及其他功能的需求;此外,该计量终端还有费率设置及其运行记录保存等功能。

  在我们智能变电站应用该种非低压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时应该通过一定的软件技术来使其作用得到发挥。首先提高终端的电能计量上的精确度。电能计量终端的精确度直接关系到数据采集的正确性及其分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在集中式终端应用时,应该使其在电子单元内完成相关信息的采集和数据处理,并且实现采样处理的同步化等,从而降低模式引入等带来的数据误差,更好的保证计量的精确度。此外,电能计量终端在软件设计时还应该使其具备防窃电的功能。通过对光纤通信状态的实时监测,使其运行状态在监控之下,从而能够及时发现窃电现象,并且设置警报装置,以警报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线路进行检测和维护,从而保证光纤的正常运作。为保证计量终端计量的精确性及其可靠性,还应该采用冗余切除等技术,以此来降低其故障率等,保证其正常运作。

  从软件上实现非低压集中式计量终端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还应该遵循相应的信息交换技术标准,使其能够高效运作。在建设时可以依据IEC-61850标准来实现对相关逻辑节点的规范等,提高计量终端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为保证机构上的清晰,则可以间隔的定义来对电能逻辑节点设备进行分隔,使其能够满足智能变电站的计量需求。该种服务标准的实现,通过集中式计量终端的周期性特点及其与网络的结合来将一些突发事件的信息等予以记录和上传,从而使该种标准得以实现。

  非低压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应用于智能变电站的软件结构上由前置数据处理服务器、主功能处理等组成,使其能够通过软件的操作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前置数据处理模块来完成相关交流数据额定采集及其采用数据的同步、相关数据的预处理以及防窃电功能的发挥等。它是在计量终端的采集功能板来实现的,是前置的服务处理部分,能够实现信息的发布和共享功能。主功能处理完成对电能的实时计量、对于一些电能异常状况进行监测计量,它作为一个核心的处理软件,是在计量主板上来发挥其作用。对于通信的处理主要负责完成远程传输和远程抄表工作,它具有较强的互操作性,能够实现与电能计量分析系统及其智能变电站系统的有效对接。软件结构中的数据共享处理部分是实现对实时监测数据处理服务的区域,并且将该区域的共享数据传输给主功能模块,实现处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并且实现信息的高效共享。此外,还可以通过辅助模块的建设来保证能够满足不同的智能变电站的需求,保证软件功能的完整性及其计量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唐成虹,胡国,张吉,贺敏.智能变电站新型高压集中式电能计量终端[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05).

  [2]姚建歆,施伟斌,江秀臣.变电站出线的分布式电能计量系统研究与应用[J].供用电,2009(06).

  [3]姜鲲,尚韬,陈兵,李燕斌.智能变电站电能计量系统配置方案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2(02)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dianlilw/27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