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核心期刊《水电能源科学》,《水电能源科学》(WaterResourcesandPower)创刊于1983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国测水电技术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版,水利水电类核心期刊排名第6)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为华中科技大学D类期刊之一。
摘要:本文根据目前的电力市场现状,通过从思想上树立新观念,新的营销理念,做好资源潜力调查、市场分析,从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等方面论证了目前电力市场的新形势、新挑战下的电力市场营销工作重要性。
关键词:电力,新市场,营销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力供应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供用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要来越高,这些都促使着电力事业迅速发展,电网不断扩大。“电力法”的公布和贯彻执行,更要求电力企业能够提供安全、经济、可靠、和高质量的电力能源。这一系列发展的同时,电力市场也从被动运作逐步被推上了必需主动营销的层面。
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份额逐步在增长,如果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我们营销的策略,开拓电力市场不但可能,而是势在必行的趋势方向。首先,大中型工业企业仍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在我国,工业企业用电比重占30%以上,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用电比重占80%,他们的用电变化,直接会影响到整个用电市场。其次,商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是一个有力的增长点,城乡居民用电近年来虽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居民用电水平还比较低。再者,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可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加强负荷预测;低谷电力的开发很有潜力,如果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刺激和引导措施,开发低谷用电项目,如蓄冷、蓄热等环保项目,对改善电网的运行状况,提高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最后,农村用电依然是长远的用电市场,随着国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刺激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加快,农村生活用电等用电需求将会逐步转变为持续的用电增长,这也是一个长期的广阔市场。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优先发展的行业。市场,是企业生存的空间,发展的条件和竞争的阵地。近年来电力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国性电力买方市场的宏观环境已经形成,其特点也逐步形成,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电力发展的对加速,供需矛盾相对出现比较频繁,一些地区表现出暂时过剩的状态,而相对另一些地区出现了电不够用的情况,这就出现了供需相对不平衡的问题。还有,天然气、煤气、液化气、燃油等可替代能源对电力市场的竞争也逐日的白热化,电力非进则退,电网运营的困难,购售电的成本的增加,电费回收形式的严峻,巨额欠费已经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加之我们部分员工对电力供需形势所发生的变化缺乏清醒的认识,市场观念,服务意识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这一系列的因素直接影响了经营市场的现状。
求生存、求发展,是任何一个企业的本能,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发展战略,电力企业的发展战略,是电力营销活动的方向,中心、重点、发展模式及资源的调配,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前途。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建立于不断发展,曾经作为垄断行业的电力企业被推入了市场的洪流,研究电力市场,把握电力市场、制定电力市场营销战略已经成电力企业工作的核心重点。
对于目前的电力市场现状,要求电力企业首先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树立新的营销观念,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政企不分,我们习惯用行政手段管理电力的生产和销售,缺乏市场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现在电力市场完全进入市场经济,电能作为一种商品,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怎样的推销电、怎样推销更多更好的电,在各种新能源不断涌现的现在,我们应该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真正树立市场观念,要有不断创新的观念,推陈出新,参与市场竞争。了解客户需求,市场的需求,甚至要看到未来的市场需求,建立新的营销理念,新的市场观念。其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完善工作流程,充分运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及早制订不同负荷水平下的有序用电方案,完善预警发布机制;根据需要适时启动有序用电方案,消除各种供电弊端,最大程度上做到供电量与用电量的最佳配合。坚持有保有限。在电力保障过程中,要保障重要用户的用电需求;努力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和能耗低、污染少优势产业的用电需要;继续利用“倒逼”机制,压减不合理用电需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再次,做好资源潜力调查、市场分析,拓宽资金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开展项目预评估、后评估,确保实施效果,比对新型可替代能源的优劣,进一步认识自己,做到扬长避短,生产出质量更优质的电能。在电力规划、电源项目安排等工作中,必须高度关注新能源发电对电源建设规模及电力供需平衡的影响,在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的同时,促进电力适度超前发展,认真研究制定并积极实施满足电力可靠供应要求的电源电网规划方案和建设安排。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推进电价等市场化手段调节电力供需平衡。实施如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以及峰谷电价等措施,促使用户通过广泛应用节电技术或产业技术升级来节能节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及时发布电力供需信息,引导社会正确面对缺电矛盾,共同应对和实施有序用电,营造良好供电、保电环境。最后,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电网企业客户服务热线、展示厅,有关网站和杂志等渠道加强宣传,这对于企业外树品牌,内塑形象,提高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作为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提高,对于电力行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企业持续的繁荣兴盛的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一支拥有先进技术和较高知识素养的人才队伍,其中科技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人才的进步,所以不断提高电力企业职工的素质,已经是所有电力企业急需解决的任务。因此需要我们做好强化培训需求侧分析工作,培训计划及总结工作到位,针对电力运行调节、电网营销人员开展专项培训、轮训;激励职工自觉提升自我价值的“镀金”行为;通过电网营销队伍组织用户交流经验;技术比武形式更好的交流营销经验,为市场开拓提供更多的储备。
电力企业目前面临着新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更好的发展电力市场,其中的基础不仅要求提高电力工业的效率和效益,更多是要为广大的电力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优质服务的、廉价的电力。在得到利益的同时也要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供应侧有许多潜力可挖,同样需求侧也存在很大的潜力。电力市场的正向发展会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不仅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地目的,而且进一步实现能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想要营造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电力市场。我们只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强化市场营销管理,带动和刺激电力消费的增长,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理想是一个壮大了的电力市场。
上一篇:电力论文电力系统维护方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