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建筑电气安装中配电箱的常见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建筑电气安装中配电箱的常见通病分析及防治措施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建筑 电气 安装 配电箱 通病 防治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pay attention to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distribution box of the common failing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building electric installation of the common faults common distribution box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 building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common distribution box control and prevention
引言
随着建筑施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工程中常见质量的通病应给予足够的重识。做到事前控制,对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是很有必要的。
1、穿线导管及电线敷设
1.1常见质量通病
1)导线敷设时不按设计图纸配线,导线颜色不按标准配置。
2)导线连接用劣质压接帽或不焊接,不用橡胶绝缘带包扎。3)电线管进箱盒不顺直,钢管管口有毛刺,不光滑无护口,吊顶内电气配管不规则,不固定,不到位。4)金属软管及波纹塑料管敷设长度超过规范规定,接线盒不加盖或用劣质品。5)钢管暗配管及管内穿线通常表现在钢管弯曲半径不合要求、接头方法不正确、导线绝缘层损坏、导线联结不合格等。6)暗敷管路保护层小于15 m,有的个别外露。7)明配管不牢不平整。
1.2防治措施
1)严格控制配管及各种线盒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严格控制导线的品种、质量、绝缘电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技术标准规定。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产品,不得使用和安装。
2)管内敷设的绝缘导线,其额定电压不应低于500 V。导线敷设时要严格按设计图纸配线,不得私自更改。
3)配线管道的直径、弯曲数量、弯曲半径以及接线盒的布置,均应保证能向管内穿线及换线,而不损伤导线绝缘层。管子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穴和裂缝现象,暗配时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
4)锯管时应做到切口垂直、不破裂、管口应锉平、刮光,使管口无毛刺且平整光滑,若出现马蹄口,应重新切断。
5)由于钢管丝扣连接的部位不同,管段套丝长度也各不相同。用在与接线盒配电箱联结处的套丝长度,不宜小于管外径的1.5倍;用与管与管相连接部位时的套丝长度,不得小于管接头长的1/2加2扣~4扣,需倒丝连接时,连接管的一端套丝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加2扣~4扣。
6)因操作不慎而使钢管护口遗漏或脱落者,应及时补齐,护口与直径不符者应及时更换。
7)钢管与钢管,钢管与盒(箱)采用丝扣连接时,为了使管路系统接地(接零)线良好、可靠,在管接头的两端及管与盒(箱)连接处,要用相应圆钢或扁钢焊接好接地跨接线,使整个管路可靠地连成一个导电的整体,以防止导线绝缘损伤,而使管子带电造成事故。
8)管内穿线应在建筑物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穿线前应将电线保护管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
9)管内导线不应有接头和扭结,此种现象在检查时不易发现,由于在穿线时长度不足而产生。施工人员应及时换线重穿,否则引起后患。接头应设在接线盒内,严禁穿入绝缘已损坏并缠包了绝缘线的导线。管内穿线一般不超过8根,不同电压等级和不同电度表的导线不应穿入同一线管内。
10)除敷设在混凝土内的管外壁均应进行防腐和刷油,敷设在混凝土内的管内壁也要进行处理。如使用镀锌钢管时,凡镀锌层破坏处均做防腐处理。
11)暗配管保护层小于15 mm,有的个别外露,主要是开槽敷管的深度不足,应按有关要求预埋管或开槽,预埋管位置要准。
12)明配管不牢不平整,应按规程要求,将固定点按要求固定,固定点应牢固,配管时应先画线,用粉线袋在线路敷设的位置弹线,安线敷管,以保证配管横平竖直。
2、配电箱安装
2.1常见质量通病
1)安装高度不符合规范规定,位置不合理。2)配电箱垂直度、水平度超标准。3)箱内导线不按设计图纸接线,箱内开关及漏电保护器不按设计配置。4)接地线(PE)和零线(N)压接不规范、多根导线压在一起,不牢固接触不好。5)配电箱N线和PE线端子(汇流排)拥挤,操作不方便。6)配电箱用电气焊乱割孔,不用专用工具开孔,箱内回路无标志牌,箱体不与PE 线联结。7)箱体距地高度不一致,箱门开启不灵活。8)配电箱表面油漆破坏、脱落。
2.2防治措施
1)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配电箱。
2)对配电箱垂直度、水平度超标准,应严格工序检查。应在安装时就找正、找平,免得有误差。
3)认真学习规范标准,接地(PE)线和零线(N)是安全保护的重要措施,如接地(PE)线和零线(N)多,可增设汇流排,将接地(PE)线或零线(N)压在汇流排上;多股线应加接线端子,压接时应加平垫和弹簧垫,螺栓应压接牢固。
4)配电箱N线和PE 线端子,在订货时应考虑操作方便,并应考虑配线间距,满足规范要求。
5)配电箱应安装在干燥、无灰尘、明亮、不易受损、受振以及便于查表、检查维修的场所。配电箱安装高度下沿距地一般为1500mm。
6)配电箱的进管(线)孔应为压制孔,进线管应从规格适当的孔中引进,并顺直排列整齐,一孔一管,进管的长度应带好锁紧螺母后剩2扣~4扣,带牢护帽。严禁用气焊和电焊割孔,应用开孔器开孔或扩孔后再用锉刀锉圆。
7)配电箱预埋或预留孔均应在其上方设置过梁,以免箱体受压变形。
8)配电箱选择活面板的产品,待抹灰完成后再安装。箱门安装方法应合理,使之能开启180°。一定要加强图纸会审,在不合乎要求的位置上,不能安装配电箱。
9)箱体必须与保护接零(接地)线联结牢固、可靠。
10)搬运时要分清责任。
3、电源进线总配电箱的等电位联结问题
目前,铁路建筑电气设计中,普遍对电源进线总配电箱的等电位联结未作要求或交待不清。据国内外电气事故统计,低压系统短路在多为相线碰壳、金属管道结构和在地的接地故障,而这些设备外壳、管道、金属结构带对地故障电压沿电气线路及各种金属管道窜入的危险故障电压易导致人身电击和电气火灾事故。笔者认为,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必须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及《等电位联结安装》(97SD567)做好电源进线的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的作用在于降低建筑物内问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问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绎电气线路的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它应通过进线配电箱近旁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接地母排)将下列导电部分互相连通:
(1)进线配电箱的PE(PEN)母排;
(2)公用设施的金属管道,如: 上、下水、热力、煤气管道等:
(3)如果可能,包括建筑物金属结构;
(4)如果做人工接地,也包括其接地极引线。因此,在《等电位联结安装》(97SD567)中明确规定“建筑物每一‘电源进线都应做总等电位联结,各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应互相连通。同时,应注意总等电位联结线的截研要求:最小值为6mm 铜线、热镀锌Φl0圆钢或25×4扁钢,一般不小于进线PE (PEN)的一半。进户电源实施总等电位联结后,可防止TN系统电源线路中PE或PEN线传导引入故障电压导致电击事故,同时可减少电位差、电弧、电火花的发生机率,是避免接地故障引起的电气火灾事故及人身电击事故的有效措施,其效果胜过单纯的接地保护。下图为TN—C—S系统。
图1 TN—C—S系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中配电箱的安装直接关系到电气使用安全,设计是前提,在工程实施中,必须从配电箱设备源头抓起,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管理工作,才能有效防治不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JGJ/T 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国计划出版.1993.
[2]TB10420—2003/J290.2004.铁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国铁道出版社
[3]DBJ 13—22—99.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操作规程.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建设委员会.1999
上一篇:浅谈住宅供电设计
下一篇:浅谈铁路电力远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