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电力论文

变电站设备电力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2-04-16 11:40:42更新时间:2012-04-16 11:44:38 1

【摘要】:变电站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总会不断地伴随着各种各样缺陷的发生,有一次、二次设备的缺陷,也有辅助设施设备的缺陷,缺陷的发生和发展又必然会导致设备的损坏乃至事故的发生,给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从变电运行层面出发对如何提高变电设备缺陷的发现处理水平进行探讨。

  关键词:变电 缺陷 发现水平

  

  前言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现,一个巡维中心管辖的变电站越来越多,如何在有限的人力物力条件下,通过巡视、仪器测量、手动分析判断尽可能全面地发现设备缺陷,成为当前变电运行人员切实需要考虑的问题。

  按缺陷发现途径分类进行重点检查,及时发现缺陷

   通过实际经验的积累,我们发现缺陷通常是通过如下几种途径:后台监控系统及保护装置信号、一二次设备本体表象、辅助设备类报警(消防、防盗监控系统等)。其中后台监控系统及保护装置信号作为比较容易发现且效率较高的方式,是我们日常判断缺陷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一个基础前提就是需要运行人员熟悉设备原理、熟悉信号含义,这样才能对系统所发的信号进行正确的判断。比如“控制回路断线”信号的发出,由于装置的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是采用TWJ常闭接点和HWJ常闭接点串接后发出,无论通讯还是硬接点输出该信号,都应该加一个延时,因为断路器的分合过程中,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的断开和闭合并不是完全同步的,但是在某一500kV变电站就发现有多条220kV线路在断路器正常操作时发“控制回路断线”信号,现场检查无异常,这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厂家保护装置有无采取遥信防抖处理或者说防抖动时间是否足够,从而判断是由于二次回路确实有故障造成了缺陷还是厂家设计不合理。当一二次设备发生故障但是还没有严重到发出故障信号或跳闸时,我们就只能通过观察一二次设备本体表象进行缺陷判断,比如CT二次回路开路的发现,如果不是测量回路故障,往往比较难发现CT开路,我们只能通过现场检查设备,通过听CT本体有无噪声、发热、冒烟的情况,检查二次接线端子、线头有无打火、放电的情况来加以判断。

  按缺陷发现手段分类:

   我们日常巡视手段包括日常巡视、详查、夜巡红外测温、特巡天气特巡、节假日保供电特巡等,在上述巡视项目中合理安排巡视路线、巡视重点内容决定了我们能否及时发现缺陷。

   传统的巡视方式可以概括为大而全,就是在一个变电站的巡视过程中,按区域安排几个值班员进行全部设备的巡视,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走马观灯、浪费时间,造成漏巡现象。其实从长期的经验积累可以看出,往往核心设备(开关、CT)发生故障的概率要高得多,而一般设备(刀闸、避雷器等)发生缺陷得可能性要小,那么更好的巡视方式应该是有重点巡视路线、重点巡视内容。比如变电站220kV高压场地可以采取如下的巡视方式:在一天两巡的情况下,上午由甲某进行开关、CT、I母、II母刀闸的巡视,下午由乙某进行开关、CT、线路刀闸、CVT、避雷器的巡视。这样在规定的巡视次数中减少了巡视内容,对重点设备(开关、CT)进行了两次重点巡视,而刀闸、避雷器等设备进行了一次巡视,从而在保证巡视质量时更好安排巡视路线,提高了巡视效率。

   红外测温是近年得到全面应用的巡视设备,在夜巡、测温过程中发现设备内部缺陷功不可没,那么如何正确地使用好红外测温设备,更好地发现设备缺陷,我们应该做好如下两点:①合理安排巡视内容,测温设备最好负荷比较高,这样容易测出温度差,判断出故障设备;②对同一设备应进行不同角度的测温,现实发现同一刀闸动静触头连接处在不同角度测量可以出现几十度的温度偏差,可以判断此类设备的发热点比较小,需要多次判断才能发现缺陷。

  按时间段(春夏秋冬不同季节设备特点进行分类)发现不同缺陷

   不同时间段可能发生缺陷的设备有明显的差别,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安排巡视内容,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春季由于天气潮湿容易造成端子箱受潮、直流接地缺陷,这时候就应该加强开关机构箱、端子箱等设备的检查,留意加热器的运作情况,及时发现受潮、积水现象并处理;夏季多设备过热缺陷、注油注气设备缺陷,近两年多了控制室保护装置由于温度控制不到位保护插件烧毁的缺陷,夏季由于天气炎热、负荷攀升、雷雨天气影响容易发生设备紧急缺陷,应密切留意;秋季多污闪、雾闪缺陷,由于长时间无雨,部分变电站由于所处环境污秽等级高,容易发生污闪现象;冬季则易发生设备冰冻灾害。另外,特殊天气如台风、暴雨、冰雪天气也相应地容易造成设备接地、设备经受高电压、大电流冲击等现象,容易形成紧急缺陷。

  加强运行数据统计分析

   在日常周期维护中,我们应该做好设备数据的保存、分析工作,建立设备资料库、设备图片库,在设备表计有数值变化或者颜色变化时能够及时加以比对,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我们日常的蓄电池电压测量、避雷器泄漏电流及动作次数记录、油气设备的压力油位记录、高频通道的测量数据都会在数值变化时告诉我们这些设备是否有异常,比如说高频通道测试,正常时候测量收发电平都应该是接近的数值,但是如果某一天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或者通道测试失败,我们也不能直接判断通道故障,我们应该结合天气判断是否由于潮湿天气造成通道裕度下降,电平数值降低。建立设备缺陷管理库,内容应包括:设备类别和设备名称、缺陷描述、缺陷类别(继保、检修、自动化、通信等)、发现日期和发现人姓名、处理结果及遗留问题、消缺验收人员和消缺日期等,通过长时间的缺陷积累,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处那类设备发生缺陷的概率比较大,某种类型的缺陷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就容易发生缺陷,以利于我们对设备的管理。

  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素质、责任心、工作态度

   首先,应该加强变电部门及班组级别的培训,利用专题讲座、规程学习、技术考问等方式,逐步提高运行人员对于设备性能、结构、维护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避免缺陷摆在面前而不自知的情况发生,做到对缺陷的准确定位和定性。

   其次,应该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在拥有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后,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对发现缺陷的能力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提高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出发: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人人熟知设备分工,科学安排运行生产工作(依据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工作责任心进行分工),严格考核制度。以上几方面也正是变电站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决定了变电站全体人员的精神凝聚力和工作热情。

  结语

  缺陷的出现是必然的,但是缺陷的发展是我们可以加以预防和控制的,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按章办事,按计划强抓技术培训,强化运行人员基本技能,加强运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并提高工作热情,同时采取科学的方式高效率地发现缺陷以规避事故发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dianlilw/15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