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砖混结构住宅楼电气工程质量控制
王连成
摘要:针对多层砖混结构住宅楼电气分部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重点控制对象及相应的标准要求或措施。
关键词:多层砖混结构住宅楼;电气分部工程;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中小城市及城镇地区,多层砖混结构住宅楼工程仍是备受消费者青睐的住房主流形式。根据多年的施工及监理工作经验,在这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施工队伍质量意识及领悟验收规范水平不一,仍会出现一些质量方面的缺陷。有的反映在已经形成质量隐患,有的则会影响使用功能,满足不了设计要求和用户期望。
一、 地基与基础施工阶段:
控制点:避雷系统的接地、等电位联结和一些进户线入口的预留预埋等;扁钢联接带、人工接地体的规格、型号、焊接质量、搭接长度、间距、砖基础内敷设时焊接部位的防腐及走向、连接的贯通性、进出户线保护管的规格、壁厚和位置等。
常见问题:设计为利用基础钢筋做接地体,而在施工中却按人工接地体的做法的要求施工;设计及规范均要求为厚壁(埋地)钢管,实际用了PVC管或薄壁管;焊接质量差、防腐做法不规范等。
1、 防雷接地:
a、屋面上所有凸起的金属物体、管道、爬梯等,均应与避雷针或避雷网焊接成一体。b、避雷针、避雷带应位置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且防松零件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完整。c、接地体及避雷网连接应接焊焊接,接焊长度扁钢为宽度的两倍,三面焊;圆钢为直径的六倍,双面焊,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d、接地电阻测试应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参加,测试结果记入测试记录。e、注意区分设计中要求是利用自然接地体(建筑物金属体)还是人工接地体、设断接卡子箱还是测试点。
2、等电位联结:
a、建筑物等电位联结干线应从与接地装置有不小于2处直接连接的接地干线或总等电位箱引出,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等电位箱间的连接线形成环形网络,环形网络应就近与等电位联结干线或局部属等电位箱连接。支线间不应串联连接。b、等电位联结的可接近裸露导体或其他金属物体与支线连接应可靠,熔焊、钎焊或机械紧固应导通正常。
二、 主体施工阶段:
控制点:线缆保护管的连接、走向、防腐、转弯半径及弯扁度、局部剔槽敷设时的保护层厚度,预留预埋位置,箱盒孔洞的位置和标高,用柱筋做引下线时的柱筋标记、贯通、焊接质量,明配管、桥架、线槽的标高、走向、支点间距、接地等,管内穿线线缆的规格、型号、颜色、线盒内的导线连接等。
常见问题:随意留盒、隐蔽;工种之间配合不好,无法做到统一安排、相互避让,出现开关插座位置不合理、操作不便;PVC管敷设中、管进盒不规范、连接用胶不到位、个别砖墙部位预留横向管、成品保护不好等,箱与盒的位置与设计文件所示的位置要求有出入。
1、配管敷设及箱盒预埋:
a、金属导管必须接地或接零可靠;镀锌管不得熔焊跨接接地线,使用专用接地卡跨接;当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采用直径不小于4mm的铜芯软线)。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镀锌和壁厚小于等于2mm的钢导管不得套管熔焊连接。b、混凝土中的配管及管内除锈。c、引到室外或潮湿场所应加防水弯头。d、绝缘管管口平整光滑;管与管、管与盒/箱等器件采用插入法连接时,连接处结合面涂专用胶合剂,接口牢固密封;当设计无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绝缘导管,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e、多孔砖、空心砖、小砌块及轻体板内配管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或参照通用图集做法施工,严禁不做固定随意安装。f、箱、盒预埋件:随工程预埋、预留,位置及尺寸要符合图纸或规范规定的要求,箱盒与墙体、梁、柱、顶棚、顶饰面应平齐,箱体宽度大于30cm时,箱体顶部应做钢筋过梁或预制过梁。
2、管内穿线:
a、应在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各种箱盒必须安装就位,严禁先穿线后装箱盒;箱盒内部导线保证不受抹灰污染;线管内无积水及潮气,确保符合规范要求。b、管内穿线的数量:管内导线面积不大于管内截面40%,杜绝死线,管内不允许有接头和扭结,也不准将导线接头埋在箱后,接头应在箱盒中。c、导线分色:穿入管内干线可不分色,但管口至配电箱盘总开关一般干线回路及支路应按色标出,L1相为黄、L2相为绿、L3相为红,N为浅兰色,PE为黄绿双色。d、导线连接:铜芯线连接须用锡焊,焊锡饱满,先用绝缘防水胶带包缠均匀,再用黑胶带包缠。
三、 安装调试阶段:
控制点:配电箱、盒、开关、插座面板等的高度、方正性、密实性控制,箱盘内走线、器件布局的整齐、合理性,电气金属外皮的接地,插座、灯头接线位置的正确性,多股软线与器具连接的规范性,灯具安装的牢固性、成排线性,屋顶避雷带的焊接、支架间距、牢固性及断接卡子箱、等电位箱的连接等。
常见问题:配电箱、盘内端子压接不牢,布线混乱,器件位置布置不合理,连接件不匹配,图物不符、缺少标识或标识不清等,开关、插座位置不合理、高度控制不好、多联开关控制灯具次序不依由近到远的对应原则、面板不方正、不密实等,避雷带不直,支架间距过大、固定不牢,焊接质量不好,断接卡子箱内扁钢搭接错位、防松垫圈缺失等,断接卡子箱与测试点概念混淆、不按设计留置等,等电位连接线的规格、型号及作法不规范等。
1、开关、插座安装:
a、符合设计要求,不允许在门、管道、散热器后,距管道净距离符合规范要求。b、单相两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或上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面对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接地或接零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c、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开关采用同一系列的产品,通断位置一致,操作灵活,接触可靠;并列安装及同一室内开关安装高度一致,且控制有序不错位。
2、灯具安装:
a、灯具自重超过3kg要预埋吊钩或螺栓并做防腐处理;灯具固定要紧固可靠。固定用螺钉或螺栓不少于2个;当绝缘台直径在75mm及以下时,采用1个螺钉或螺栓固定。b、吊灯吊杆应垂直,双链吊灯,双链应平行,不能形成上或下“八”字,导线不是受力,线吊安装灯具导线在盒内做扣要规范。吊链日光灯两端高低差不大于5mm;成排灯具安装中心偏差不大于5mm。c、软线应浸锡盘圈后与灯具端子压接,同一单位工程中,吊线长度一致。d、吊顶内灯头线应用金属软管引到灯位,软管不能有锈蚀,防液覆盖层应完好无损,其长度不应超过1.2m;软管两端应用专用接头连接紧固。e、灯具距地面高度小于2.4m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或接零可靠,并应有专用接地螺栓,且有防松措施和接地标识。
3、低压配电箱:
a、箱、盘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区的导线截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2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b、箱、盘内开关动作灵活可靠,带有漏电保护的回路,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c、箱体开孔与导管管径适配,暗装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箱盘涂层完整无锈蚀(返锈)。d、箱盘内接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清楚、正确,系统图与箱内实物规格、型号、逻辑等要一致。
4、照明系统试运行:
a、电气照明器具安装完毕后先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可投入试运行。灯具回路控制与照明配电箱及回路的标识一致,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风扇的转向及调速开关应正常。b、试运行必须按设计容量全部灯具同时开启运行,以检查发热稳定性和安全性:公用建筑照明系统为24h,民用住宅照明系统为8h,且每2h记录运行状态1次,连续试运行时间内无故障,运行结果填检查表。
参考文献
1、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
2、DBJ14-032-2004,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工程施工工艺规程(安装篇),山东省建设厅2004年12月30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