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北路为徐州市主城区南北向的交通主干道,道路全线有近一半面积的路面弯沉值达不到设计要求,局部路面有沉陷及龟裂现象,行车舒适性差,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此次改造,根据实际情况大致分为3种:一是对原路面进行铣刨,加铺沥青砼面层;二是对严重破损路段进行基层翻新补强,重新铺筑沥青砼面层;三是对作为路基的水泥砼路面病害进行处理,进行白改黑施工。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控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
摘要:本文结合复兴北路改造工程施工实际,对城市道路改造过程中所涉及的基层处理、各结构层施工控制及相应附属设施质量控制等几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旨在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基层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根据设计并结合现场实际勘察,对原有路面基层分三种情况进行了处理:
一是对原路面破损不严重的路段,进行路面铣刨,在确保铣刨厚度的同时,要对铣刨后的残渣进行彻底清除,对于机械铣刨不到的部位要进行人工铲除,避免在新旧结构层之间留有夹层,减少新路面因推移而产生的破坏。
二是对于严重破损路段基层重新进行施工,挖除原有基层,重新进行基层补强,并做好与周围路段的衔接工作。由于不需要处理的旧路路基大都经历了多年的车荷载及自然沉降的作用,因此其沉降量已经很小,基本趋于稳定。因此在严重破损路段进行基层补强后就会存在新旧基层沉降不均衡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软基地区,这种现象出现的更加明显。而上述二者的沉降不均衡会造成以后衔接部位出现大量纵向裂缝,而这种裂缝会在外界因素作用下进一步的扩大,造成质量事故。因此为了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要加强对上述二者结合部分的处理。为了使上述二者结合处能够保持紧密,在处理之前,通常要将完好路段边坡挖成阶梯式的形状,然后进行分成填筑,使其能够密实。
三是对作为路基的水泥砼路面病害进行处理,首先采用弯沉检测来评价其承载能力。由于旧的路面大都经过了长时间的使用,因此可能有些路面会被压烂、断裂、掉角等,对于损坏严重的个别水泥砼板,必须将其彻底拆除。对于只有裂缝,破损不是很严重的路面,可以直接采用切割机沿裂缝切割,切割后要对裂缝进行清理并在所切缝隙中灌沥青玛蹄脂。灌缝施工尽量选择气温适宜的天气,以防高气温使玛蹄脂表面出现小气泡而影响施工质量。
二、严格做好各路面结构层的质量控制
在进入沥青路面铺筑阶段时,首先对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各项因素进行了深入细微的探讨和分析,重点做好“四度三部两缝”的控制。四度是指压实度、宽度、横坡度、平整度,三部是指新旧路上下结构层结合部、加宽地段和原旧路结合部、新铺筑路面各结构层的结合部,两缝是指施工过程中的横缝和纵缝。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加强材料质量与试验的控制
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施工质量和使用,尤其是就地采备粗、细集料。
对于粗集料其强度、磨光值、压碎值、磨耗值、粒径等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集料含泥量必须控制在允许值以下。确定料场前必须先进行各项指标试验,合格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采用。用于沥青砼面层的碎石,还应进行PH值测试,当采用酸性石料时,为提高石料与沥青之间粘结力,可掺入适量的水泥、石灰或剥落剂。
对于细集料应保证砂子粒级和清洁度,对于含泥砂子应进行清洗。对于同一料场的砂子,每天提供都得试验。不同料场的砂子,必须及时试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准使用。
2、集料级配与混合料试配
路面各结构层设计应符合相应的级配要求。应对每一档集料进行筛分试验,检测其粒径情况和进行各粒级掺配试验。实际级配应尽量位于规范中值,曲线适顺,偏高限或偏低限的级配应进行调整,直至满足级配曲线要求,并据此确定每一档粒级的材料掺配量。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路面表面特性和耐久性是关联的,其配比设计实际上就是各种性能之间的平衡或优化。沥青混合料设计应按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分三阶段进行,尽量兼顾气候条件和交通状况。通过这三个阶段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品种,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同时要保证路面结构水稳定性和耐久性,预防水破坏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也应将路面抗渗性能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控制。
3、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要精心组织安排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三个环节的人、机、料,使之连续作业。施工前应对各种施工机械进行调试,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①拌和:要确保各档材料进料计量的正确性、集料加热温度、拌和温度、出料温度的控制和拌和的均匀性。施工前要进行试拌,以确保拌和质量。
②运输和摊铺:摊铺时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必须做好运输过程中的保温措施。应采用有自动找平装置的两台摊铺机,梯形全幅式摊铺。摊铺机应连续不断地摊铺以减少接缝。分层摊铺时,每层表面必须保持整洁,若有污染,认真清理并洒布沥青。
③碾压:应严格掌握碾压(初碾和终碾)温度,碾压机械以轮胎压路机和钢轮压路机组合为宜,碾压次序为先钢轮,后轮胎,再钢轮。碾压时要掌握好速度,防止出现推挤裂缝。
④机具组合及其它:在机具设备组合上要相应匹配。在道路面层施工中,广泛应用双摊铺机和胶轮、钢轮压路机相结合的新工艺,有效解决了中缝不平顺、不密实、脱粒等道路质量通病,同时广泛应用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并在重点部位掺加纤维,改善了沥青混凝土高低温性能,增加了道路面层整体强度和韧性,延长了道路使用寿命。施工过程中对拌和、出料、摊铺、初碾、终碾温度的记录要详尽,对碾压完成后的密度检测要及时。凡不符要求的混合料均应废弃。对不符合密度和平整度的面层要返工重铺。
三、做好沿线其他附属工程的质量控制
为了使改造后的复兴路做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与优美,充分保证工程内部坚固外部美观,工程改造前,项目部人员深入现场,调查摸底。重点调查沿线排水情况,是否有排水不畅、淤塞现象,两侧路缘石需要调整的标高以及因路面抬高需要对原路面检查井的调整。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质量控制。
1、因路面抬高造成需要对原路面上的检查井进行起垫并加固。起垫加固的方法可采用砼加固法。为不影响沥青面层施工,检查井起垫加固宜在最后一层沥青砼摊铺前进行。首先将原检查井盖四周30~40厘米的区域人工破除30厘米深左右,清除渣土,按设计高度垫好井盖座,并向四周拉长线使之能与周围高程顺接一致,随后向井盖四周浇注砼,按规范振捣、养护等,保证稳固质量。
2、路缘石铺设过程中注重“四个精美”:路缘石与沿线各检查井处结合部位的精美、路缘石与路灯底座接触部位的精美、路缘石与各路口顺接的精美、路缘石自身的精美,充分保证线形顺直。
3、根据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平交路口通行能力,相应加大了路缘石转弯半径,做到衔接路面平顺和排水通畅。
四、结束语
时间是检验质量的最好标准,复兴路竣工至今已度过三个年头,路面依然保持完好。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与严密的技术措施,可有力地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而通过对像复兴路等已完工程中的施工探索与经验总结,也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使人们受益。
参考文献
1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JTJ034—200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3JTG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下一篇:情报理论与实践期刊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