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城市规划论文

测绘工程师论文写作范文参考

发布时间:2013-10-26 15:11:52更新时间:2013-10-26 15:13:52 1

  测绘工程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中国工程科学》是中国工程院创办并主管的学术期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两院院士宋健教授任编委会主任。
  摘要:本文从地籍测量内容出发,对地籍测量中的测量问题、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城市地籍,测量问题,技术措施

  引言:

  地籍测量工作是测量和调查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面积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的测绘工作,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正确、有效、合理利用土地的依据。由于地籍测量的成果要求必须真实、可靠,这样地籍测量检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城镇地籍测量问题

  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权属调查是在现场核实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土地用途等,并通过本宗地与相邻宗地使用者的现场指界,标定宗地界址,丈量宗地界址边长,绘制宗地草图和填写地籍调查表。在此基础上,依据权属调查资料开展地籍测量。地籍测量成果是土地登记的重要依据,是一项具有法律性质的测绘工作。

  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的开展地籍测量工作,对土地没有进行科学的管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土地问题没能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以至于存在许多严重问题。

  1.1土地的数量数据、质量标准问题

  人们时常说我国有960km2的土地,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土地包括陆地和沿海滩涂,960万km2只是陆地部分,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沿海滩涂。即使这样,这些数据也是解放前从小比例尺地图上概算出来的数据。其中耕地面积更不准确,据年报统计为14.9亿亩,而卫星测得为19亿亩,相差较大。而土地的质量只是进行了普查,其准确度及标准更是达不到土地管理的要求。

  1.2土地权属关系问题

  我国以前由于长期对土地的权属管理不够重视,地界不设永久性标志,征用土地手续不健全,地籍档案不完整,近年来虽然有所改善,但不是十分系统,致使土地权属关系紊乱,土地纠纷频繁发生。在民事纠纷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产权不清引起的。

  1.3破坏土地问题

  由于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全国人为的和自然的破坏和浪费土地的情况十分严重。据国家统计部门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平均年净减少耕地800万亩,人均耕地由原来的2.7亩,减少到1.38亩,全国有1/3的省份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出现了林地面积极少,森林覆盖率极低,耕地质量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严重等现象,全国各主要江河、湖泊由于城市的不规范建设都受到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1.4境界线问题

  我国省与省、县与县、村与村的境界线不明情况严重。据调查全国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66条边界线,只有一条属法定线,存在边界争议的54条。占83%;在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形图上,各省边界线的划法有59条不一致,在长52000多公里的边界线上有9500公里存在边界争议;县、村边界线争议更多。

  1.5要求与精度不同问题

  在开展地籍测量及管理工作的省市地区,还存在着要求与精度不一样的问题。有的地区注重于地籍图的测绘、有的注重于地籍权属调查、有的注重于土地等级的划分、有的注重于土地证件的发放,各个地区的要求也不一样,虽然国家制定了全国土地分类体系,但用的新、老标准不一样,这就很难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平衡性。

  在开展地籍测量的工作中,其测绘的精度也不一样,即同等条件下的城镇地区测绘的精度不同。这主要是各个地区出发点不同、测绘人员不同,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造成的。

  2城镇地籍测量问题对策

  2.1做好前期的地籍调查工作

  地籍调查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地籍测量的最终成果。地籍调查目的在于清楚地掌握土地的基本状况,并把它们反映到地籍调查表中和地籍图上,它首先服务于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利用规划等土地管理工作,进而满足土地的税收、城市规划、房产管理以及其他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需要,随着地籍信息化的逐步完善,还要满足社会公众对地籍资料的需求。为了搞好土地管理,必须掌握土地的最新信息。由于地籍的建立是政府行为,因此,地籍调查工作应由当地的政府进行组织,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开展地籍调查的市、县有必要成立以主管市(县)长为首的地籍调查、土地登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工作,研究处理地籍调查和土地登记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研究、确定、仲裁土地权属问题。领导小组必须责令调查辖区内各级国土部门和行政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地籍调查工作的实施,对辖区内的地籍调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组织协调及检查验收,使地籍调查工作的质量有管理上的保证。

  2.2监理工作应及时到位

  首先,要明确分工,各尽其职。对照监理合同的约定,理顺县局、监理和作业队三方的义务与权利关系,明晰监理内部组织的岗位职责和具体分工,确保各司其职,各尽其职。要求监理人员通过技术指导和过程检查,促进作业队的各项业务工作。其次,坚持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监理方法。严格执行监理程序,使作业的主要环节和工序始终处于受控的状态之下,有效地把握作业过程中的活动,适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每项监理工作都有定性、定量的衡量标准,杜绝随意性和主观性监理行为的发生。再次,注重把握监理作业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特性。在城镇地籍调查工作中,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是两大相辅相成的主体工程,各有其特殊性。权属调查要注重对有关确权政策的把握和调查程序的控制,对部分关键工序如界址调查、指界确认等要多实行旁站监理,杜绝先测图再调查等严重违反调查规范的行为发生。在地籍测量时,应多进行旁站监理。重点检查使用仪器的状态是否正常,有关仪器的使用是否规范以及操作是否符合规程规定的要求。审查测量作业成果时,应注重审查有关记录的真实性,审查平差软件及平差结果,符合规范规定时方可使用。

  2.3积极应用现代地籍测量技术,提高测量效率与准确性

  GPSRTK测量技术是建立在载波相位观测值基础上的实时动态定位系统,其对于平原地区的地籍测量有着极大的优势,其主要有基

  准站接收机、移动站及手机以及数据链组成。在具有已知坐标点架设基准站接收机,连续接受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移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公式接受基准站数据,最后通过OTF算法快速求解载波相位整周模糊度并通过相对定位模型获取所在点相对基准点的坐标和精度指标,以此进行地籍测量。GPSRTK技术不受天气、地形、通视等条件限制,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卫星影像技术的发展为地籍测绘摄影测量法带来更加准确、便捷的条件。其有别于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法,主要应用卫星精准影像技术获取目标图片并根据图片进行测量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测量效率,该方法需要在进行测量前,进行界址点的设定,以明显的标示确定各个界址点,以便于后期在卫星可视图上进行测量。该方法户外测量时间段,更多的是应用技术软件对图片进行分析,且卫星可视图能够便捷的提供测量所需图片,因此该方法对于大面积的测量以及城市地籍测量规划有着重要的应用。

  3结语

  地籍测量工作是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现代化地籍管理依据。地籍测量资料为分析、利用城镇现有土地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订科学的城镇土地利用计划提供数据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占利.地籍测量与管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雷依丽,覃红菊,覃耀健.论如何提高地籍测量的质量和水平[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

  作者简介:王勇,新疆库尔勒天拓勘察测绘院,助理工程师,2009年7月毕业于长安大学测绘工程本科专业,一直从事城市测量工作。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chengshiguihualw/22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