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施工工艺要点、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
一、意义
利用可塑性材料——水泥混凝土来达到井盖与路面结构的结合;混凝土一次性浇筑,将井框整体包裹住从而形成整体。解决行车荷载、车轮的冲击力的影响,保证刚性的井圈加固结构与半刚性基层、柔性的面层结构之间的整体性。减少以至消除市政工程中井周沉陷•破损的质量通病,提高行车舒适度,提升城市道路形象。
二、施工工艺要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能够减小压力影响,混凝土采用C25即可,且与预埋钢筋结合紧密,形成整体,以避免反复荷载条件下的疲劳破坏;预埋钢筋能够抵抗水平推力的影响,同时要求严格控制井框与路面高差,高差越小则水平推力的影响就越小;根据施工经验,安装时井框略高于控制点(控制标准:0,+3mm),更容易获得良好效果;保证整体性要求严禁扰动井周围路面结构,加固结构与路面结构应结合紧密。根据沥青施工要求,井周围预留的沥青厚度应大于沥青上面层设计厚度1cm。
三、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基坑开挖→钢筋加工安装→井口内模支设→井盖安装→混凝土浇筑(钢筋预埋)→混凝土成活→检查验收
(一)施工准备
1.根据现场施工条件、路幅宽度、机械设备能力等,提前确定沥青摊铺方式及施工顺序。从而确定井盖安装高度的控制点及检查验收依据。
2.确定井盖质量能否符合质量要求,对井盖承重要求、吻合程度等进行进货检验。旧井框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更换;能够利用的,安装前必须将表面清理干净。
(二)操作过程
1.基坑开挖
基坑的形状根据设计确定,根据施工经验,基坑为圆形较好(圆形的混凝土结构无应力集中,不易造成混凝土的裂缝和破损);基坑尺寸一般为井外壁宽出25cm。圆形基坑开挖宜用风镐破除,破除范围小于基坑尺寸,并且不能扰动路面结构;基底井周部分采用低标号混凝土填实、找平。浇筑前应用水冲洗、湿润。
2.井口砌筑
应考虑井口高度与加固混凝土的关系,保证井口上直接安装钢筋骨架后,便于井盖安装、调整一次到位;井口直径与井框内径的关系,应保证直径尺寸一致,方便内模安装,可在第二皮砖上留探头砖,作为内模的底托。
3.钢筋加工、安装
骨架安装应与井口位置吻合,保证保护层厚度;骨架应牢固,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踩踏造成变形。基坑内因井上浮盖板较高而无法安装钢筋骨架的,可安装钢筋网片,井周围设加强钢筋。
4.内模安装、拆除
制作牢固、适用的圆形井口模板,应便于安装和拆除,保证井口尺寸及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经过工艺改进,目前已能够做到一次浇筑混凝土,内模一般为0.5mm铁皮制作,模内可采用放底模填砂,也可采用HDPE管作支撑。铁皮内模以井口和井框限制尺寸并起到稳固作用。
为保证内模稳固,井口砌筑时应提前考虑,底模可做成两半式且中间留拆除口,以便于拆模,底模边部缝隙塞密实。
5.井框固定
固定方法有悬吊和起垫两种,悬吊法是采用两根方木悬挂井框外侧,方木两端起垫调平。起垫法为采用强度较高的垫块在井框下起垫三个点,直接浇筑在混凝土中。固定时只安装井框,易于调整;井盖连成一体易造成井框偏移。悬吊施工较规范,不易调平,速度慢;起垫法操作简单,易于调平,施工速度快。井框、井盖应配套使用;井盖带转轴的,应将转轴焊死,防止转轴处沥青损坏。井盖的安装方向应综合考虑井盖上的字体方向、踏步安装方向、带轴井盖的开启方向、管线疏通及穿线方向等。
6.安装高程
井盖安装高程是最关键的控制点,井盖安装高程直接影响沥青上面层的整体平整度。井框高程应与路面高程、坡度一致,应根据沥青摊铺方式和宽度、立(平)沿石高度等确定。
沥青摊铺以平衡梁控制平整度的,井盖高程应在平衡梁范围内控制,沥青摊铺以滑靴控制平整度的,井盖高程应在熨平板范围内控制。
井盖安装高程宜略高于设计路面高程(控制标准为0,+3mm),靠近(可冲突)构筑物及摊铺边线的的要平齐。
井盖安装高程必须准确无误,出现不合格,必须返工;因此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后多次进行复核,确保一次成功。
7.混凝土浇筑、预埋钢筋安装
加固应采用C25的水泥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抹压平整。因为混凝土为一次性浇筑,预埋螺栓改为预埋钢筋,钢筋按要求埋入井框预留孔或井框周围。钢筋型号和数量应根据道路等级确定。
8.成活(表面、内部)
混凝土浇筑要求抹压密实,混凝土终凝后,应将混凝土表面浮浆清除并拉毛,同时将井框、周围路面清理干净。清理时保证混凝土表面与井框高差大于设计路面厚度1-2cm。内模拆除后,及时将加固混凝土与砖砌井口部分抹面。
混凝土表面处理过程分:浇筑时进行揉压密实,初凝后进行抹面压光,终凝后清除浮浆、处理井框周围。
9.检查验收
采用“十字”线检测井盖安装高度,记录误差值,单井相对方向的差值应控制在5mm以内。按进度进行自检,确定不合格需返工的井盖,记录数据作为沥青摊铺时的参考依据。按工作台班留置混凝土抗压试件,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时进行沥青上面层摊铺。
10.整改
不合格的坚决全部返工,重新加固,不允许井周局部处理。
11.清理
井框内及周围应清理干净,保证井框与沥青结合紧密。
四、质量标准
(一)质量控制要点
1.井口、加固井圈、井框必须吻合。
2.开挖、清除井口位置的面层、基层材料时不得扰动周围路面结构。
3.必须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时,宜采用早强、速凝混凝土;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并与道路结构结合紧密。
4.预埋钢筋不得少于8根;无法安装预埋钢筋的,必须采用其它方式加固井框,如膨胀螺栓或钢筋网。
5.在安装井盖前,应仔细核对井盖的类型、尺寸和构造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检查有无损坏、裂纹等现象。
6.井框、井盖和附件安装必须牢固、平稳,位置正确。应保证完整无损、方便开启、碾压无噪音。
(二)外观检查项目
1.预埋件安装正确牢固,井框与井口位置吻合。
2.混凝土振捣密实,表面平整,无石子外露及露筋现象;混凝土与切割面或开凿面结合紧密;井口平整、光洁,与井壁垂直;养护及时,无裂纹。
3.井框与沥青相接平顺,结合紧密。
4.检查井内清理干净,无建筑垃圾等杂物。
(三)实测实量项目
对井口尺寸(直径),雨、污水检查井井口尺寸按70控制,专业管线检查井宜按井内框实际尺寸。井框与路面高差应在路面完成后检测,允许偏差为5mm。混凝土按要求留取试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五、成品保护
1.基坑开挖阶段
必须将检查井位置标识准确,严禁开挖过程中扰动或破坏周围路面结构。开挖时,井口进行覆盖,应避免杂物落入井内。挖出的混合料与土分开,及时清运,不得落地,基坑开挖完成后现场清理应彻底,可用水将井周围冲洗干净。
2.混凝土浇筑阶段
井口覆盖,禁止落入井内混凝土;基坑周围覆盖,避免水泥浆污染路面。
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人工下料,严禁扰动钢筋骨架及内模。
3.道路放行阶段
如井盖安装完成暂不施工沥青上面层,应将井框周围与路面高差部分采用细石混凝土或沥青顺坡,保证车辆及行人安全。
4.沥青面层施工阶段
喷洒沥青结合油之前,应将井盖覆盖严密,防止污染;沥青摊铺前,可在井盖刷涂柴油,避免沥青粘结在井盖上。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井盖安装质量的关键是过程控制和结构整体性。在济南市的济微路、历山路、北园大街等市政道路工程中进行了应用推广,与以前的工程相比,减少了维修费用,同时避免了道路维修时对交通和市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