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财会论文

会计师论文范文总会计师的角色与医院财务战略的关系探讨

发布时间:2016-03-03 16:19:19更新时间:2016-03-03 16:21:34 1

  会计师是很多企事业单位都会有的一种职位,每个单位根据需求不同,会计师的数量也不相同。很多医院也会建立一些会计师制度来完善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本文是一篇会计师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总会计师的角色与医院财务战略的关系探讨。
  【摘 要】 本文在探讨公立医院建立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医院总会计师的职业角色定位以及医院财务战略的实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医院,总会计师,角色定位,财务战略

  一、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了确定总会计师的职权和地位,发挥总会计师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国务院于1990年12月31日,由李鹏总理颁布国务院令72号《总会计师条例》。建立总会计师制度,在政府层面上是为了促进企业规范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在企业层面上是为了完善企业领导体制,优化领导结构;强化经济管理,提高综合效益;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促进企业“管理专家”管理。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按照本条例规定执行,设置总会计师一职,由总会计师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具体组织本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保护国家财产制度。条例实施十多年,企业充分发挥了总会计师职能作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而从2012年起,新的《医院财务制度》也规定建立总会计师制度。

  1、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提出,要改革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对医院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加入WTO后,医疗服务市场逐步开放,医疗服务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医院面临着许多新的考验与挑战,医院需要总会计师这样高层次的经济管理人员应对改革。

  2、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是贯彻执行财经法规的体现

  财政部、卫生部2011年联合下发的《医院财务制度》规定:“三级医院须设置总会计师,其他医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设置。医院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医院的财务活动在医院负责人及总会计师领导下,由医院财务部门集中管理”。医院设置的总会计师将成为医院行政领导的成员,履行主管医院经济管理的行政职权,直接对院长负责,对医院管理目标负责,对会计法规负责。

  3、建立总会计师制度有利于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医院经济运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每一项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无不牵涉到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医院改革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医院设置总会计师,运用其专业知识,直接参与医院重大事项决策过程,在医院投资、筹资、资金营运、资金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能够切实掌控成本费用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和分析等财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现代医院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1、医院经营管理的决策参与者

  总会计师是单位行政领导成员,协助院长工作,直接对院长负责;负责组织领导医院财务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与监督、重大经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如投融资)、经济分析,参与经济决策的全过程;并具体组织本单位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根据国家《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划》等制定本单位的相关制度、业务流程、财会及收费工作岗位制度、岗位说明书等。

  2、规章制度的监督者

  总会计师既要参与医院发展规划与经营决策活动,按照既定的经营战略、经营方针来执行,使医疗服务活动全过程各个环节保持高效、良性运营,更好地提高医院综合效益,同时还要监督医院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杜绝各种违法乱纪事项的发生。

  3、战略规划的参与者

  战略规划需要医院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预测和把握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总会计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综合管理能力,高瞻远瞩地对医院目标及其实现途径作出总体谋划,确保战略规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4、信息系统的监控者

  新经济环境下,总会计师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信息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确保信息传递渠道的畅通,并通过信息化提高成本核算水平、内部控制能力、经济分析能力,实现高效管理和有效控制。总会计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进医院的信息化进程,实现管理信息化战略,切实提升医院竞争力。

  5、经济活动的协调者

  在经营管理中,总会计师不仅要参与战略制定,熟悉医院环境,了解医院资源和竞争优势的便利,做好与医院内部各个部门、员工的沟通,使既定的医院战略得以正确、通畅地执行,还要注意保持与政府、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为医院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6、绩效评价的主导者
会计师论文范文

  成本核算和绩效管理日益为医院管理者所重视,而业绩评价也是做好财务事后管理的保障,总会计师有责任、有义务为医院量身定做符合医院战略计划和未来发展的业绩评价体系,推进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不断进步。

  三、医院财务战略实施

  医院财务战略是“为适应医院总体的竞争战略而筹集必要的资本,并在组织内有效地管理与运用这些资本的方略”,它是医院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医院总会计师要组织实施医院财务战略规划:首先,以医院战略为依托、以资金为纽带,通过资金的合理筹集,统筹安排及有效流转,实现财务资源的高效配置,并以之引导医院总体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果,优化财务和整体业绩,推动医院目标的稳步实现。其次,在此基础上,要将财务战略融于医院总战略中,正确处理财务战略与医院总战略的关系,明确财务战略是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战略实施的有效支持,财务战略以资金形式将医院战略融为一体,并引导其他战略顺利实施。

  1、培育财务战略管理意识

  财务战略管理意识不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方法,而是一种观念。它的应用首先表现在塑造管理者的全局意识方面,它能帮助医院管理层决策者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和高瞻远瞩的眼光。战略管理意识要求医院必须遵循谋求竞争优势宗旨,围绕战略管理核心,处理好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医院整体利益与各科室局部利益、医院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以服务于战略管理需要。财务管理必须以责任权利相对等为原则来规范其组织体制和管理机制。财务战略的提出与实施离不开组织制度的保障。

  2、实施财务战略预算控制

  战略是目标与方向,政策是推进战略贯彻实施的行为规范与判断取向基准,战略预算控制则是将战略目标与政策规范落实为具体的行动方案,并使之实现的保障条件与基础。战略预算控制以医院战略规划、政策导向为依托,制定医院整体的经营管理目标,同时医院还要对各科室的财务资源及各项经济资源等作出一体化的统筹配置,确保财务战略预算的有效控制。

  3、制定财务政策

  财务政策是管理层基于战略发展结构规划与整体利益最大化目标,而对医院整体及各科室的财务管理活动所确立的基本行为规范与价值判断取向标准。它不仅指出了医院各层面理财行为必须沿循的目标轨迹,而且也限定了财务活动的有效领域、运作的基本方式、权责利关系的准则以及必须达到的财务质量标准与财务数量标准,是实现财务资源配置与使用的秩序性、高效率性,控制与督导医院整体财务战略得以遵循与贯彻实施的核心保障。

  综上所述,现代医院总会计师服务于医院发展的财务战略为:一是不但要有改革、开拓、创新的精神,而且要有经营意识、竞争意识、成本观念和效率观念,懂业务、善于管理、有魄力,要与时俱进、更新财务理念,要能适应医院现代化、国际化的需要,不断学习国内外的财务管理知识,将财务管理工作推到更高平台;二是要有全局视野,不仅会算账、做账,更要具备财务分析、财务管理知识,不只局限于本专业领域,更涉及到经济、贸易、管理、金融等各行各业;三是明确角色定位,参与、关注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协调好外部关系,要注重国际视野的培养、自身素质的完善、知识能力的提升、职业判断的训练和职业操守的提高,做到“内外兼修”。总之,要引领财务战略,支持总战略,与时俱进,努力创新,依法依规,推动医院事业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财务制度》的通知[Z].财社[2010]306号.

  [2] 张志芳.财务战略视角下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J].会计之友,2014(01).

  [3] 张志芳.浅析医院总会计师和财务处长的关系[J].卫生经济研究,2013(02).
  会计师论文发表期刊推荐《会计研究》(accounting research)  《会计研究》杂志创刊于1980年3月,是财政部主管、中国会计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确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期刊,是CSSCI来源期刊中惟一的会计类学术期刊,是学术界公认的会计学权威期刊。《会计研究》制定了严格的审稿用稿制度,建立了"三审终审制度"、"双向匿名审稿制度",确保审稿过程科学、严谨、客观、公正;同时,在保证用稿质量的前提下,注重发现和培育学术新人,鼓励拓展会计学新领域,鼓励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开展理论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caihuailw/56899.html